欢迎大家关注所念,每日为你呈现有温度的历史,文章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哦
“甘罗十二作宰相,周瑜七岁调令兵”
,关于秦朝有名的“神童”甘罗,大家想必是都不陌生。
按现在的社会发展看,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也就刚刚小学毕业,而人家神童甘罗却已经从众多谋士中脱颖而出,
兵不血刃就得到了燕国的十一座城和赵国的五座城
,直接做了秦国的上卿。
年少成名,足智多谋
,照这样的剧本发展下去,甘罗肯定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在史书中记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历史上的甘罗自十二岁拜相之后,便再也没有了相关记载,其去向成了千古谜团
。
那么,甘罗的去向到底如何呢?
一般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摸王太后的脚被赐死
据说甘罗在十二岁被秦王嬴政封为上卿之后,很受嬴政的喜爱,经常留在宫中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
而年少聪慧的甘罗看不惯王太后的为人,有一次嬴政和王太后闲来无事在后宫花园中下棋,嬴政让甘罗在一边作陪,正巧王太后的一颗棋子掉到了桌子底下。
甘罗去帮忙捡棋子时,少年心性的甘罗没有考虑后果,狠狠的拧了一下王太后的脚,以此宣泄对她的不满,这下可闯了大祸,王太后气急败坏的要求嬴政将甘罗就地斩首,以儆效尤。
嬴政因爱惜甘罗的才华,有意为甘罗开脱,便对王太后说甘罗并非故意为之。哪知甘罗不知天高地厚,直接说我就是故意的,然后痛陈自己对王太后为人的诸多不满。
最终在王太后的强烈要求下,甘罗被斩首。
此种说法属实有些站不住脚,甘罗作为秦朝左丞相甘茂之孙,名门之后,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做出这种僭越之事。况且甘罗少年聪慧,不至于为了发泄一下不满就自己找死。
第二种:被上天召回,无疾而终
这种说法带着一些神话色彩,记载于《东周列国志》:说是甘罗完成了在人间的使命,被上天召唤,要求他回归天庭。
燕国太子丹在秦,闻秦之背燕而与赵,如坐针毡,欲逃归,又恐不得出关,乃求与甘罗为友,欲资其谋,为归燕计。忽一夕,甘罗梦紫衣吏持天符来,言:“奉上帝命,召归天上。”遂无疾而卒。高才不寿,惜哉!太子丹遂留於秦矣。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由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所写的小说,很明显这位老哥也并不清楚真实的甘罗是怎么死的,于是安排了一个这种模棱两可的神话结局给甘罗。
真实的甘罗去向
那么甘罗到底去向如何了呢?其实,透过史书我们不难发现,甘罗的爷爷甘茂在秦武王死后,不受新君重用并被同僚排挤,一气之下逃到了齐国,直到死去。
甘罗在爷爷甘茂死后,背上行囊回到了秦国,投到当时权倾朝野的吕不韦门下做了门客,并在吕不韦的举荐下通过外交手段拿下了燕国和赵国一共十六座城池,官拜秦国上卿(地位相当于丞相,并不是真的丞相)。
由此看出,甘罗与吕不韦过从甚密,可以说是吕不韦一派。而秦王嬴政未亲政之时,已经对吕不韦的独断专横有诸多不满,一旦掌握了实权,势必要清洗原来朝中属于吕不韦的势力
。
这样看来,甘罗十二岁官拜上卿之后,便从此在史书中销声匿迹,就有了答案:其大概率是受到吕不韦的牵连,被嬴政“安排”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所念讲历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