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太后为什么能够忍下汉臣的“东南互保”?
创始人
2025-08-02 08:02:24
0

义和团运动最开始清朝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开始是为了反抗满洲的压迫统治而兴起的,口号是“反清复明”。后来随着外国列强统治者的侵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义和团口号也就演变成了“扶清灭洋”。随着,帝国主义对于国人压迫日盛,义和团对于洋人的反抗也是愈演愈烈。

面对义和团的不断发展,清廷自然而然的分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是主剿派,以荣禄为代表,一个是主抚派,以载漪为代表。经过不断地争吵,终于主抚派赢得了慈禧太后的赞同。

实话说,清廷之所以要抚义和团,并不是说要为民请命,为了反抗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而支持的。而是有清廷自己的小心思,义和团打得过洋人,就能把洋人赶跑;义和团打不过洋人,洋人可以帮助清廷消除内乱。

在当时的满清贵族来看,怎么着都是赚的。但是实话说,不管怎么样,所有的结果都得国家来买单,受伤害的永远是底层的老百姓。

1900年夏天对于满清的统治者来说似乎非常特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向十一个国家同时宣战。“十一个国家”啊!就连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也没有这个胆量,也仅仅单挑了六个国家,还是自己兄弟。现在人,可能实在不清楚当时慈禧太后在发布诏令的时候具体的想法和表情。但是对于清醒的清廷官员来说,这绝对是非常的狂野且危险的。这便是“庚子之变”。

当时的盛宣怀,就开始联络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督抚,提出了“联络一气,以保疆土”的策略,“东南互保”由此开始。

清廷和十一国开战的结果可想而知,老佛爷终于扛不住了,于是开始发电报给各省督抚要求“勤王救驾”,这个时候盛宣怀就不能再扣了。但是问题来了,各省救还是不救呢?都拿不定主意,但是这个时候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于是大家都有了主心骨了,各省督抚云集上海开始与列强定下东南互保协议。

开始,慈禧太后简直恨透了这帮汉族督抚大臣,但是无奈这个时候的枪杆子已经不如汉族权臣硬气了。慈禧太后在后来扛不住的时候,开始恳求李鸿章北上谈判。毕竟是丧权辱国,李鸿章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就病逝了。

慈禧太后回銮之后,没几年与光绪帝相继病逝,大清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人物简介:伊尹,商朝最早的丞相,传说通晓天文地理,无所不能,人称活神仙,主要成就:辅佐成汤建商灭夏。...
原创 他... 帅和将,翻阅书本你会发现一般出现在军队和战场上,一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往往在于将和帅的默契程度。但很多人...
原创 一... 抗日战争期间,在新四军一支部队击败日军的一场战斗之后,曾发生过一件让人觉得颇为费解的事:部队经过一场...
原创 秦...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 河南省汤阴县 )人。 南宋...
原创 原...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唐人的一首绝句,意思是将军的功名是万千白骨堆积而成,一人荣耀...
原创 侠...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原创 苏... 在后苏联地区,各类废弃的军事设施随处可见。虽然大多数并不特别吸引人,但其中一些无疑值得关注。在我看来...
丹甲青文弥复光(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报记者 张体义 11月15日,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揭牌仪式结束后,记者再次来到殷墟博物馆,在“探索...
在瓷器上写诗绘画 从长沙窑看唐... 长沙窑,是我国古代毗邻湘江的一片大型民间窑厂,坐落在如今的长沙市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兴起于中唐,鼎盛...
原创 初... 初唐故事:将军飞骑从天降,虏酋余威扫地时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冬季,吐谷浑入寇凉州,诏令李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