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是对古代名将的一种最高褒奖,是以国家名义祭祀古代良将的庙宇。公元731年,唐玄宗设置武庙,主祭是当年帮助周武王夺取天下的“姜尚”姜太公,同时又以历代名将十人配享,称为十哲,由此武庙十哲成为了古代兵家尊崇的最高对象。
当然,武庙的设置其中也有一些政治家的因素,比如在武庙十哲之中的吴起和白起,两人堪称是历代名将追崇的典范,可是在北宋元年,由于赵匡胤的缘故,他认为像白起和吴起这样的大煞星杀气太重,而且私德有亏,因此就将两人移出了武庙之中。
之后武庙又经过多次的“改编”,有武庙六十四将以及武庙七十二将的说法。
由于古代中国文化的璀璨,因此在这之后武庙文化就传播到了越南以及朝鲜等地,在这之后他们又根据自己国家的文化排出了属于自己的“武庙名将”,朝鲜这边比较正常,由于他们一直想要摆脱古中国的因素,所以给自己排出的名将都是朝鲜历史上的,而越南这边相比就比较奇怪了:
阮朝明命十六年,越南也根据他们的历史设置了属于自己的武庙,而这武庙之中的人分别是周尚父姜太公,东管仲、孙武、韩信、李靖、李晟、徐达、田穰苴、张良、诸葛亮、郭子仪、岳飞五位、陈国峻、阮有进、尊室会、黎魁、阮有镒、阮文张等18位。
从这顺序就能够看到,中国文化对于越南的影响也很深,主祭的18位名将居然有12位是中国古代兵家推崇的名将,那么越南为何要将12位中国人放在武庙之中呢?
事实上这就是文化认同感,越南其实和现如今的HG一样,一方面他们想尽力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认同中华文化。
由于古时候的朝鲜一直处于侵略和被侵略的路上,到了近代又被殖民者,所以就导致了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的想要窃取我们的文化,所以动不动就要申遗等等,他们认为自己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可不会认为自己就是中国人。
而越南则不同,早在秦汉时期,秦始皇就将如今的越南北部的版图囊括到了中华版图之中,之后汉武帝又在如今的越南北部设立了交趾郡。
在这之后历经数百年变迁,中原王朝始终将越南牢牢掌握在手中,直到北宋时期,越南脱离了中原王朝,在明朝时期虽然短暂征服了交趾,可是之后又是失而复得。
虽然越南从中国分离已经数百年了,可是部分越南人也认为自己是同文同种的汉人,名义上对外是向中央王朝称臣,可是对内实际上越南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他们认为自己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就如同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一般,即在越南人的心目之中,他们都属于中华文化,所以古代的中原王朝就是所谓的“北朝”,而自己就是南朝。
也因此越南史书之中,从来都不用“中国”代称中华,习惯性称之为“北朝”,“北国”或者直接称呼年号。
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他们对于祭祀中国将军没有一点的嫌弃,反而是认为理所应当的,所以就呈现了越南武庙之中的中国将领占据主流,相反的,那些越南本土所谓的名将则成为了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