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出其不意、声东击西、连下三郡,诸葛亮首次北伐为何功败垂成?
创始人
2025-08-01 10:32:47
0

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诸葛亮(18)

刘备永安托孤之后,诸葛亮接受了刘备匡扶汉室的遗志。他一边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一边严格治军、重整军备;一边整治内政、依法治国,一边外结孙权、平定叛乱。

上一期讲了诸葛亮临行前,又特意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表,语重心长地交代一番。等一切都收拾停当之后,诸葛亮从成都出发,进驻汉中,开始北伐曹魏。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一共对曹魏发动五次北伐,一次抵御(有的学者也把这次抵御当作一次北伐来看),其中只有两次西出祁山,并没有五出祁山之说。在五次北伐中,最值得可圈可点的也就是第一次北伐,所以我专门列出来作为一期内容。

建兴六年春,即228年。诸葛亮公开制造舆论,对曹魏宣称准备从斜古一线出击,攻取郿县,占据箕谷,而实际上诸葛亮却采取兵分两路的策略。一路由赵云、邓芝率领一对人马走斜谷一线,作为疑兵,目的是吸引并拖住曹魏的大将军曹真率领的主力军队,而诸葛亮则亲自率领主力,兵出祁山。

诸葛亮出其不意、声东击西的计谋,导致祁山一线没有任何准备。面对诸葛亮的突然奇袭,曹魏辖区的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毫无招架之力。加之诸葛亮的军队纪律严肃,赏罚分明,听从号令,三郡的首领都纷纷投降蜀军,并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护,造成整个陇右地区大震。

对于三郡归降的原因,《魏略》上的记载与《三国志》上的记载略有一些出入。对此,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也特意作了引注:曹魏一方一直认为,在蜀汉政权里,能对曹魏造成一定威慑的只有刘备,而当时刘备已死,加之刚刚经历夷陵之战几乎全军覆没的打击,国力大减,蜀汉应该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对外主动发动战争,应该是好好休养生息,所以曹魏根本不把蜀汉当成一回事,没有作任何防御准备。然而诸葛亮却领兵突然而至,整个朝野上下恐惧一片,尤其是陇右、祁山两地区,所以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同时反叛曹魏而归降诸葛亮。

此时曹丕已亡,刚刚即位的曹睿慌了阵脚,紧忙派大将张郃率领五万机动军团,前往抗击诸葛亮,他自己也动身向西,亲自镇守长安。

张郃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叫街亭的地方。与此同时,诸葛亮也派出马谡督领各军,作为先锋军驻守街亭。两军在街亭交战。

本来一切都进展顺利,势不可挡,但马谡在据守街亭时,刚愎自用,违背了诸葛亮的调度,行动失去时机,结果被张郃大败。

街亭的失守,导致诸葛亮前无所据,一下子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如果继续停留,等张郃部队以及大将军曹真等其他援军赶到,将再次导致全军覆没,所以诸葛亮审时度势,立即作出调整,不得不在迁回西城一千多户人家之后,眼巴巴地放弃刚刚到手的三郡,迅速撤回到汉中。

在此,我特意借用宋杰先生在《三国军事地理与攻放战略》一书中提供的一张双方行军地图(如下),它能让大家一目了然。

说到这里,给大家加一段西晋人郭冲写的《条亮五事》中的第四件事。权当一乐而已。

郭冲说,诸葛亮出兵攻打祁山,陇西、南安两郡的首领立刻反叛魏国而投降了诸葛亮。诸葛亮接着进兵还犹豫不决,一时不肯投降的天水郡。诸葛亮围攻天水郡之后,等攻下冀县之后,俘虏了姜维,并驱赶魏国的士人、女人数千人返回蜀汉。

蜀汉的国人都向诸葛亮表示庆贺,诸葛亮却脸色忧愁而且面带忧伤,他向人们道歉说道:“普天之下的百姓,没有不是我大汉王朝的民众,国家的威严力量没有展现出来,因而使得百姓处于如同在豺狼嘴边一样的来自曹贼虐待残害的危难境地。在这种情形之下,一个百姓的死亡,都是我诸葛亮的罪过,而你们却拿这件事情来向我表示祝贺,我怎么能不感到惭愧。”

于是这时蜀汉的人众都知道了诸葛亮有吞并曹魏的志向,他出兵讨伐魏国并不是为了拓展国家的疆域而已。

裴松之注三国志虽然引注了此条,但裴松之又对此进行了一番反驳。裴松之认为,诸葛亮有吞并曹魏的志向已经很久了,不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被众人所知晓的,而且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出兵讨伐魏国并没有成功,并且蜀军伤亡和反叛的人有很多。魏国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虽然投降了蜀汉,但是却没有能够守住。

姜维这个人,只不过是天水郡的一个普通人而已,抓到他对于魏国又有什么损失,诸葛亮迁移西县千余户百姓到汉中郡,又不能够补足街亭之战中所丧生的人,以什么样的战绩作为功劳,而使得蜀汉的百姓相互庆贺呢?

呵呵,我也不太认可郭冲的言论,美化诸葛亮的痕迹太过明显。你看,其实历史不用我们再去刻意夸张和演绎,稍微在几大正史之外,把目光瞥向别处一眼,就会轻易发现,历史在世代流传的过程中,古人们已经替我们演绎得十分精彩!以至于我们研究文史的人,不是想法再去延伸和推演出所谓的新鲜来,而是要瞪大眼睛去辨别不同历史版本上记载的基本真伪情况。

这就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如果论在五次北伐中战果最大的是哪一次,那就是非第一次北伐莫属,但若论哪一次北伐损失最大的话,同样也是非第一次莫属。而战果和损失相抵之后,仍然是得不偿失。

诸葛亮出师不利,回到汉中后,召开战后分析总结会,得出的结论是由于马谡指挥失当,失去街亭,致使蜀军遭受惨败。所以诸葛亮杀了马谡等人向众人谢罪。

诸葛亮处理完将士后,也对自己的用人失误作了处理,他上书刘禅说:“臣以微弱的才能,亲自拿着旌旗以勉励三军,不能训导章程,明示军法,面对事情的时候心中恐惧,以至于出现了街亭之战违命的情况,在箕谷出现了不够谨慎的过失,错误都在于臣任用人无方。臣不能明辨用人,行事存在昏暗,依据《春秋》军事失利先罚主帅的典则,是臣的过错。现在请求自贬三级,以督促改变过错。”

后主刘禅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贬诸葛亮为右将军,但仍然代理丞相事宜,其实际权利没有削弱,还像以前一样处理各项事务。

本期涉及到大家熟悉的“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但在《三国志》里,马谡没有个人传记。他的事只有在诸葛亮以及其他人的传里寻找,但在诸葛亮传里的记载只有“戮谡以谢众”五个字,况且在其他人的传记里的记载中,又出现不同的记载,其中关于马谡的死,在《三国志》里就有三个版本的不同死法。我相信这不是陈寿的疏忽,而是故意为之,他是在借此埋下伏笔,告诉后人,他也搞不清马谡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那么诸葛亮与马谡的关系到底如何?失街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马谡到底是如何死的?请持续关注下期。

[图片5]

作者简介:李瑞青,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居郑州。从事传媒、教育工作,同时涉猎文史、书法研究。著有《写活历史人物》等五部文史类的读书笔记;《雾太阳》《猎城》等七部情感类的中长篇小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酒... 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被自己亲手提拔的部下,全部被自己在酒桌上逼成敌人。历史上,谁有这么“高明”的手...
毛家第四代女性毛甜懿:16岁长... 毛主席一生经历了四段婚姻,膝下育有十个子女,然而,那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宛如无情的风暴,使得六个孩子...
原创 和... 后唐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动荡不安,到了五代十国之乱,有实力的节度使都想趁乱世分一杯羹,河西节度使李守...
原创 历... 这个星球的历史充满了世代相传的名字,因为它们对社会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些人的主要共...
原创 秦... 文|飞鱼说史原创 说起战国时代,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兼并,完美...
原创 历... #历史开讲# 历史故事《韩信报恩》 今天给大家讲《韩信报恩》的故事。韩信(约公元前231年一公元前1...
原创 原... 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并且在我国的版图上也算得上是一个战略突出的部位。而在军事战...
原创 不... 民国时期是一个奇人辈出、大家辈出的时期 ,所谓“ 乱世出英雄 ”嘛!林琴南就是这样的一个奇人、大师。...
原创 黄...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黄河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对中国的文明进程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我们都知...
原创 历...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刻画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其中关羽作为蜀汉五虎将之一,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