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东林党为何会存在于明朝?有何影响?
创始人
2025-08-01 10:02:29
0

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从万历时期到崇祯以及南明时期,东林党在明朝末年的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东林党形成的时代背景

晚明东林党的形成具有时代背景,一方面是明朝中后期社会危机的产生,导致了一系列的阶级矛盾。

另一方面东林党产生于江南地区,这一地带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十分发达,于是当今学界几乎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那时候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东林党早期的人员都集中在今江苏省无锡的太湖北岸,时人称之为“吴中”地区。

这一带是典型的江南地带,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经济越来越发达,特别是唐宋以来,几乎成为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到了明朝初年,江南一带的田赋产量就占据了全国总量一半,当时东林党的代表人物顾宪成说道:“此地(指江南一带)财赋当天下大半,干系甚大。”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江南一带城市的手工业开始加快发展,民间商业十分繁荣。

正所谓“金陵街道,原甚宽广,虽九轨可容,进来省吃简繁,居民日密,稍微侵入官道以为店肆。”

江南占据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当时虽然北京、福建、广东、湖广、山西等地也不断开发发展,但是远远不及江南一带,形成了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经济的发达具有强大的社会效用,特别是对朝政与文化的影响。

经济的发达会带动思想文化的兴起,经济的发达也会提高该地区在全国范畴的地位。

东林党正是产生于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中。

二:东林党形成的动因

东林党并不是江南一带独一无二的文人团体,只是由于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后来的历史影响,让人们误以为江南一带好像就一个东林党。

其实在东林党之前与同时还有同善会、三元会等社团组织,后来东林党的主要人物高攀龙、叶茂才、刘元珍等都参与其中。

可以说东林党的产生只是江南一带众多社团组织当中的一个。

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顾宪成被罢免官职,他回到故乡无锡获得了当地政府官员的赞助,修建了著名的东林学院。

东林学院集中了当时的一批知识分子,比如高攀龙、钱一本等在此学院讲学布道。

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兼具议政功能,所谓“士大夫”就是“士”与“大夫”结合起来,文人身份与官僚身份是一体的。

文人往往十分热衷于议论朝政,于是有“讲学之余,往往讽意朝政,裁量人物,朝士募其风,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记者亦多”的现象。

东林党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从江南一带扩展到全国主要地区。

三:东林党的组成

东林党的成员,不可以《东林点将录》等为定论,因为那具有极强的朝政斗争意味,不是学术研究意义上的东林党的组成。

当时有“东林八君子”的说法,包括顾宪成、高攀龙、顾允成、刘元珍、钱一本、叶茂才、薛敷教、安希范等。

他们大部分都是明朝的官僚,而且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出身。

这一批人有着十分相似的官场经历,在中进士之后,在朝廷或者地方为官,但是由于与地主阶级斗争而被贬谪或者直接罢免官职。

这一批人早期聚集在江南一带,以东林学院为据点,进行讲学。

讲学聚会一般是每年一次大会,每月一次小会,史料记载“每月集中吴月人士会讲三日,远近来赴会者有数百人”。

后来随着人数的增多与势力的变大,形成了强大的阶级力量,开始在晚明的各种活动当中发挥出团体的作用。

“东林”这个称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内涵是有所不同的。

现代学者纷纷对“东林”进行考论,有的认为“东林”不可称为党,有的认为“东林”需区分东林党与东林学派。

也可以这么说,“东林”这个称谓包含着一个团体人员的整体一致的为学思想、朝政主张等丰富内涵。

但是如果我们从东林党的朝政主张这一角度去看,“东林”作为一个朝政团体应该就没有较大的问题。

四:东林党参与朝政活动的脉络

东林党的早期朝政活动可以追溯到李三才反对张居正夺情一举,而东林党前后的主要朝政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东林学院修建之前,顾宪成等一批知识分子在朝为官,对朝政等多方面提出了论证,

顾宪成等在朝政活动当中崭露头角,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朝政影响力,这可以说是第一阶段。

而第二阶段则是从顾宪成被罢免官职之后,回乡修建起东林学院开始算起,这一阶段东林党聚众讲学,评议朝政。

并且期间发生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就是东林党推举其代表人物李三才入阁,也以此让东林党的名声广布天下,具有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阶段是东林一派的后期,主要由高攀龙等人接棒,继续主持着东林的讲学。

这一时期的东林已经处于时代舆论的浪尖。

尽管高攀龙等人对评议朝政十分谨慎,但是此前东林学风与思想已经影响了士人,深入人心,于是在朝廷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东林这一党派。

第三阶段一直到东林人士惨遭失败而结束。

也正是在东林朝政活动的后期,即第三阶段,东林人员的学术活动与朝政活动逐渐分立,党政的色彩变得十分浓重。

此时,东林党也不再是纯粹的学术性党派,而是参入了朝政斗争较强的复杂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东林党的成员大部分遭受杀害,但是东林精神却不曾消失,在士人当中已相当流行。

在东林党的朝政活动的第三阶段,在朝政方面是东林党党派斗争的一面,但仍然有一部分东林党人或者非东林党人,秉持着东林精神在晚明朝政上一方面有意避免党派斗争。

他们一方面则发挥着巨大的朝政影响力,同时对当时的士人学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有刘宗周与黄道周二人。

二人在明末的学术领域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老师辈。

他们二人可以说是继承了东林精神,又避免了朝政党派斗争,能够批评时政,刚毅不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最近查阅李建成及李世民的历史资料,发现史书上关于李渊儿女的记载是分开记载的,而且...
《三国志·战棋版》PK3赛季魏...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些魏国的热门阵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魏智 1.弓兵程昱版 ...
原创 美...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大体上一个人种,基本上整个素质,长相,以...
原创 一...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你可能听过,但绝对想不到这么有趣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那时...
原创 赵... 赵云是三国名将,先投靠公孙瓒,后跟随刘备交战全国。尽管在刘备期间没有受到太大的重用,未能领兵独当一面...
原创 被...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历史战争中,总是有胜有负,但是毫无例外的是,总是会有战俘被杀的情况,而且还有一个...
原创 苏...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苏联是近现代史最大的国家联盟,苏联高峰时期,拥有加盟共和国15个,国土面积2...
原创 苏... 现在世界上虽然已经没有苏联这个国家了,可在它没有解体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说是和美国不...
原创 他... 标题:他玩艺术把江山都玩没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帝王,他的名字叫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他...
原创 1... 世人皆知聂荣臻元帅是我国军事科技事业的奠基人,却不知他曾在1952年的一天,不顾身体孱弱,带着一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