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篡夺了隋朝,李世民如何评价隋文帝,答案让人意外
创始人
2025-08-01 05:01:57
0

导语

大定元年(581年),接受北周静帝禅让,即位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国家。实行三省六部制、州县两级行政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平定南陈,统一南北。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了军事防御和政治招抚政策,有效处理了民族矛盾,尊称“圣人可汗”。

历经短短的两年的奋发图强,隋朝迅速进入到强盛时期,“人庶繁荣昌盛,帑藏丰富,虽未臻于至治,亦足称近现代良主”。可是,针对这位早就“开皇之治”的皇上,开辟“贞观鼎盛”的唐太宗却有独特的观点。

李世民: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旧唐书》记述,贞观四年秋,太宗与几个内臣议政。太宗问:隋文帝是个如何的君王?房玄龄回应:他管束自身,使言谈举止合乎于礼,不辞辛劳思考朝廷事,可算一个奋发图强的君王。

太宗说:大家看到了他的一个层面,而不了解他的另一个层面。这人天性极为明察而心里并不愚诚。心里昏昧,观察处事就不可以都顺通;极为明察,就会临事疑神疑鬼。他靠蒙骗孤儿寡母获得天下,觉得众臣不能信任,一切都由自己决策,尽管精神疲劳、身体吃苦,为人处事却无法都合乎大道理。官府的大臣掌握皇上的这类心理状态后,当然害怕坦言。自丞相以下,接纳皇上的指令就可以了。

太宗说:我不会觉得那样做是对的。以天下事情之广,难道说能够凭一个人的思索独自一人选择?朕将采用天下的优秀人才,规定她们达到目标,使她们各尽所能用。那样做,或许能够做到政治的清明节稳定。

另外,太宗诏命官员:君王的谕旨,假如不宜与时世,就理应坚持不懈汇报,不可顺旨实施。

应当说,唐太宗从为君者治天下的视角,看到了隋文帝执政阶段的致命性不够。为何隋文帝会弃杨勇三十而立矫情饰诈、凹陷父皇、外结朝士的杨广为皇太子?为何隋文帝会弃高颎、虞庆则、史万岁等元勋故交无需而独信满朝文武都了解的佞臣杨素?根子就在唐太宗梳理的难题上——猜疑苛察,自然就会对谁都不信任,啥事都事必躬亲。

心明才可以眼亮。唐太宗不但刻骨铭心剖析了隋文帝施政的重特大缺点,更关键的是他刻骨铭心汲取了隋文帝的经验教训,竭尽全力保证天性明察且心里贤明。

他当政23年,虚心纳谏,广招人才,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萧瑀等重臣守候左右,凌烟阁挂掉24位重臣的肖像。尤其是,他坚信不疑地启用魏征,更充分证明了胸怀。

魏征原是李建成的有力莫邪。玄武门事变以后,唐太宗豁达大度,胆大拉拢魏征。魏征屡次犯颜直谏,唐太宗都能真心实意相容、相用,不愧是一代明宗。

《隋书》说隋文帝“本性沉猜,素无学术研究,好为小术,不达大致”,因此“故贤臣民族英雄莫得知其竭”。伟人曾在旁注释四个字:“蕴含动乱。”

历史亦充分说明了这一判断。杨广即位三年后,隋文帝一手造就的强劲隋朝迅速亡国。隋朝的寿命短,一个关键原因是杨广的暴政而致,但隋文帝的“排兵布阵”也为悲剧埋下了导火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咸亨国际中标结果:常州市天宁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信息整理,8月1日公布的《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于日常...
原创 唐... 前言 #历史开讲#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它的政治、文化、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
原创 夏... 夏朝和商朝都是依靠部落联盟的方式统治天下的。由于夏部落和商部落都是当时最强大的部落,迫使周边各个部落...
原创 深... 文|白驹青史 编辑|白驹青史 前言:中世纪时欧洲城堡有哪些结构,并且对于贵族而言起到了哪些作用? 什...
原创 孝... 老李讲历史故事0009 “孝庄下嫁给了多尔衮”的故事被后世很多人津津乐道,还有一些电视剧把它演绎成了...
南宋困局:忽必烈给南宋9年时间... 1259年,蒙哥阵亡钓鱼城,影响欧亚历史走向。遗憾的是,对南宋而言,这只是延续国祚,苟延残喘的工具,...
原创 为... 为什么有人说“隋唐大运河奠定了隋唐盛世”?当时大运河有多繁华?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最大的运...
原创 诸... 东汉末年,诸葛亮倒插门去黄家。新婚夜,送走宾客,诸葛亮走进新房,看着新娘子盖着红盖头,他深吸了一口气...
原创 戊... 右上角点击“关注”,不错过子望更多好文” 接上一期《逆天翻盘的近代中国|被动的自强——洋务运动》,内...
原创 原... 生在乱世,各个国家最在意的就是军事实力。军事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名将。因此我们普遍认为,乱世之中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