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隋朝和秦朝一样是个短命的王朝,它结束南北朝纷争一统江山后仅经历了两代皇帝,短短37年就亡国了。在人们的印象中,隋朝更多是因为隋炀帝杨广的骄奢淫逸、暴政伤民而被大众熟悉,这一点同秦二世胡亥如出一辙。但其实隋朝的开国之君杨坚是一个严重被低估的皇帝,在西方史学家的眼里,他与秦始皇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甚至称其为“千古一帝”!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604年),鲜卑赐姓普六茹,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汉太尉杨震14世孙。隋文帝杨坚在政治、文化上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最大贡献莫过于以下两条,仅靠这两条就能让很多帝王望尘莫及:
1、建立三省六部制度。这套制度规模宏大、结构完备、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了中央集权,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任何皇帝都不可媲美的,也被后世之君一直沿用或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衍化,一直到清朝灭亡才宣告结束。
三省分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内史负责决策、门下负责审议、尚书负责执行。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
:吏部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民部负责土地、户籍和赋税,礼部负责祭祀、礼仪和外交,兵部负责武官选拔、兵籍、军械及战争事宜,刑部负责刑律、断狱,工部负责工程、水利、交通等基建事宜。
2、开创科举制。科举制度虽然是在隋炀帝时期推出进士科而更加完善,但首先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的是隋文帝。这一选拔官员的制度最伟大之处在于破除了门第之见,打破了士族垄断,使出身底层、有才华的人有机会出仕,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这一制度同样被后世采用,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我们今天的高考制度,也可以说是他的衍生品。
但除了杨坚在统治上的丰功伟绩,他还有一些不为人熟知的人性化的一面,他是一个有“温度”的统治者,他的“温度”让他的敌人他的人民有温暖的感觉。
妻管严
杨坚的皇后叫独孤伽罗,他们的感情可以说是帝王夫妻恩爱的典范。杨坚出身军事贵族,独孤家世同样显赫,她出生于河南洛阳,北周卫国公独孤信之女,貌美而且知书达理。公元557年,14岁的独孤嫁给了17岁的杨坚。嫁给杨坚后不久,她的父亲独孤信在与宇文护的政治斗争中落败,独孤信被逼自尽,其家族从此没落。而杨坚也因为与独孤家是联姻关系,又不肯依附宇文护,他的仕途也因此大受影响,8年未得升迁,甚至可能有性命之忧。这个时候的杨坚给了妻子一个坚实的臂膀,少年少女两情相悦,虽然因为和杨坚的婚姻让独孤免遭流放,杨坚还是担心家门巨变给爱妻带来阴影,因此杨坚对独孤更加怜爱。
初,高祖与独孤后甚相爱重,誓无异生之子。
(《资治通鉴》)
封建社会三妻四妾非常正常,这对夫妻的表现可以说是特别另类。两人相约白头,永不相负,他们先后生育了5子5女,杨坚也做到了”不与其他女人育一子“的承诺。在宇文护攫取政权后,夫妻俩不得不时时担心自身的处境,他们相互鼓励、互商对策,以期打消宇文护的怀疑,而独孤也一直保持低调谦恭作风,尽量为丈夫消灾弥祸。他们携手走过了近五十年,在杨坚一生中,爱妻独孤始终是他亲密的爱人、知已、智囊和精神支柱。
公元581年,杨坚登上帝位建立隋朝,3天后即册立独孤为皇后,终皇后一生,杨坚始终坚持一夫一妻,其间虽也有心猿意马之时,但都在独孤皇后的醋意下败下阵来。独孤通达书史,智慧过人,是历史上罕见的对君王终生保持有强烈影响力的后妃。每次杨坚上朝,她必同辇而行,至殿阁而止,待到杨坚下朝,她早已等候一旁,夫妻“相顾欣然”一起回宫。这份恩爱,比起今时今日撒狗粮也是不遑多让!两人同起同居形影不离,而且独孤还能“政有所失,随则匡谏”,杨坚对她是既宠爱又信服,对她是言听计从,由是史称“二圣”。
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
(《隋书》)
《隋书》上还记载了一个撒狗粮的故事:
“元德太子昭三岁时,于玄武门弄石师子,高祖与文献后至其所。高祖适患腰痛,举手凭后,昭因避去,如此者再三。”
在遵循封建礼节“举止有节、相敬如宾”的时代,杨坚在即使腰痛不便的时候,也不假思索地抱着妻子,连小孙子都不好意思了。这一本能之举,仿佛刹那间按下的一个快门,那一刻凝止了千年的柔情!
公元602年,独孤皇后去世,她的葬礼规格相当高。杨坚悲痛欲绝,亲力亲为操持皇后葬礼。他命令上仪同三司萧吉为独孤皇后选择墓地,又一反节俭作风,为她修了一座极其奢华、规模宏大的禅定寺为她祈祷冥福。而出殡时,年老的杨坚执意冒着风雪亲自送葬,甚至重赏了为独孤皇后主持丧事的杨素,认为他办理丧事的功劳可比“平戎定寇”!
诏以“杨素经营葬事,勤求吉地,论素此心,事极诚孝,岂与夫平戎定寇比其功业!可别封一子义康公,邑万户。”并赐田三十顷,绢万段,米万石,金珠绫锦称是。
(《资治通鉴》)
后人评说独孤皇后乃一醋坛子,是一悍妻,其实吃醋本身就是一种爱意的表达;而杨坚的妻管严,用四川话说是“耙耳朵”,那是因为深爱才怕,因为男人心疼女人耳朵才会“耙”,才会愿意被”妻管“。晚年的杨坚即使宠幸了几位美女,也难以忘记独孤皇后,临终前也一定要求“死同龛”,夫妻一定要地下再团聚。这份爱情,纵使青史成灰,不灭!
节俭爱民
杨坚和独孤伽罗虽然出身豪门,但由于杨坚小时候成长于寺庙之中,素衣素食养成了他崇尚节俭的品格。他贵为天子,却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嫔妃也不作美饰。但他虽然节俭,却对赏赐有功之臣从不吝啬。这为他赢得了节俭爱民的好名声。
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将士战没,必加优赏。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
(《资治通鉴》)
东西坏了随时修理,自己吃饭不超过一个肉菜,后宫都穿洗旧了的衣服,这份节俭,有几个皇帝做得到?
有一次他到仁寿宫,当时天气炎热,大路上死去的民夫很多,而杨素把死尸全部焚烧清除掉,他心里就很不高兴了。待看到仁寿宫建筑宏伟壮丽,当时就忍不住发飙了:”杨素耗尽百姓力量来修筑这座宫殿,是让我和天下百姓结怨啊!“把杨素吓了个半死。
上幸仁寿宫,时天暑,役夫死者相次于道,杨素悉焚除之,上闻之,不悦。及至,见制度壮丽,大怒曰:”杨素殚民力为离宫,为吾结怨天下。“素闻之,惶恐。
(《资治通鉴》)
臣民们都被杨坚的行为感化了,因此开皇、仁寿年间,
”大夫帅衣绢布,不服绫绮,装带不过铜铁骨角,无金玉之饰“
。隋朝的财力日益增长,仓库丰盈。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
1、杨坚称帝的时候,隋朝的民户不满400万户,到了仁寿末年(公元604年),就超过了八九百万户,仅冀州一个地方就已经有100万户。20余年休养生息、勤政爱民,人口才会增长如此之快!
2、有一次有官员上奏说:”国家的仓库都满了,财物无处存放,只好堆在府库外的厢房里了。“杨坚问:“我对百姓征很少的税,又大量赏赐和支用,为何府库还这样满呢?”官员回答说:“估计每年用于赏赐和日用的有百万段,但入大于出,所以库存只增不减。”在隋朝时期,政府修建了不少粮仓,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粮都在100万石以上。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贞观11年(公元637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说:
“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杨坚已死了33年,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可见隋朝国库之充实!
隋朝历史虽短,但杨坚的开皇之治为后来唐朝成为中国最鼎盛的王朝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只可惜杨广守成不力,枉费了杨坚的一番心血,白白便宜了李世民!可叹李世民却评价杨坚“性至察而心不明”“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真是得了好处还卖乖!
善待陈后主
陈后主,名叫陈叔宝,就是《玉树后庭花》的作者,他是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在隋灭陈后,陈后主被杨坚善待。历史上亡国之君大多没有什么好结果,被杀自杀比比皆是,而陈叔宝作为为数不多活下来的亡国之君,他比刘禅、曹奂、李煜的待遇都要好得多。
当时晋王杨广带兵攻入陈国都城建康的时候,陈后主惊慌失措,和张贵妃、孔贵嫔藏在井里,最终还是被抓住了。他投降后,杨广没有为难他,只是杀了几个他身边的奸佞之臣,便把他连夜送往长安。
杨坚更是对他礼遇有加,赏赐了他许多财物,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府第供他居住。同时还把陈后主一大家子都弄过来陪他,只不过后来发现人员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才把他们安置在各州郡,但每年都会给赏赐安抚他们,
"乃分置各州,田业使为生,岁时赐衣服以安全之“
。
而陈后主更不必说,杨坚三天两头地请他聚餐,经常给他赏赐,让他和三品以上公卿大臣们同班站立。每次聚餐时,为避免陈后主触景生情而伤心,杨坚绝不允许宫乐师演奏吴地音乐(即陈国的音乐)。弄得后来陈后主都开始向他撒娇了:”你看我天天和大臣们一起聚会,都不知道怎么介绍自己,要不你封我个官吧!“让杨坚哭笑不得,只能笑骂一句:”陈叔宝真是缺心眼啊!“
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后监守者奏言:”叔宝云'既无秩位,每预朝集,愿得一官号。‘“帝曰:”叔宝全无心肝!”
(《资治通鉴》)
杨坚了解到陈后主嗜酒如命,就问:“他每天喝多少?”回答说:”每天和他的子弟家人喝一石酒。“杨坚大吃一惊,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赶快下令限制陈后主狂饮胡喝。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任他去。他不喝酒又如何打发这无聊的日子呢?"
监者又言:”叔宝常醉,罕有醒时。“帝问:”饮酒几何?“对曰:”与其子弟日饮一石。“帝大惊,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
(《资治通鉴》)
杨坚去世后陈后主还潇洒地活着哩!在陈国灭亡后,陈后主舒舒服服地生活了16年,于52岁去世。死后,隋炀帝还追赠他为大将军,封长城县公。
要说杨坚对陈后主从来没有防范过那也不可能,不然也不会派人监视他的生活起居。后来有人认为善待陈后主的原因有二:一是陈后主为杨坚劝降了岭南的冼夫人,二是杨坚为收买陈朝遗老遗少的民心。笔者不否认这些原因,但不管怎么说,杨坚对陈后主的优待已经大大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对比前世后世那些狠手对付前世之君的皇帝,他体现出来的宽厚之心更多,人情味儿更浓也是不争的事实!
就是这个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他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大展宏图,同时通过他伉俪情深、节俭爱民、善待亡国之君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他身上的温情,他是一个能引起我们共鸣,让我们感到”暖意“的皇帝!
搜寻历史的点点滴滴,一起感悟中国五千年浩翰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