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近代史是从清王朝的覆灭开始的,但日本却是从“幕府”的终结开始的。德川家族是中央权力机构“幕府”的真正主人,而幕府最后一位将军就是今天视频的主人公德川庆喜。
不同于末代皇帝溥仪,他在日本史学家的眼里是比较积极正面的。
关注匠叔,带你认识末代将军德川庆喜,透过他,了解日本的封建制度是如何一步一步瓦解的?德川庆喜又为什么能在权力的斗争中幸存下来?
幕府将军就是实际上的国家统治者。
和我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差不多一回事,不过幕府政治硬是架空了皇室将近700年。开始阅读之前,先请大家看看图-1。
1837年,德川庆喜出生于江户(现在的东京都)的一个诸侯家族。出生后没多久就被送回分封地抚养,按他爹的意思是“都城太繁华奢靡,不利于养成刚武强健的男子气概”。确实长大后的庆喜也最深得老爹赏识。当时的诸侯子弟除了长子继承爵位,剩下的一般都过继给别人家,估计是防止兄弟们为了继承权,互相残杀。庆喜是家里的老七,应该是要早早送出去,承嗣别家。但庆喜身上透着一股聪明伶俐劲儿,幕府的达官贵人们,都对这个孩子情有独钟,几次三番要他当儿子。他爹自然不会轻易出手“紧俏货”,直到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庆下令让庆喜入嗣“一桥”家。
德川家庆这么做其实也是有备无患。一桥和家庆的血缘、地位最接近。家庆的孩子都体弱多病,一旦自己的孩子们早逝又没有后人,将军之位必然由一桥家继承,所以为了幕府的未来必须选一个出色的孩子养在一桥家。
对庆喜来说,这简直就是鲤鱼跃龙门。
1853年6月,船坚炮利的美军轰开了日本的国门,要求设立通商口岸。和大清一样,当时的幕府统治者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认识到硬实力的差距后,德川幕府选择妥协忍让,转向“开放”。
乱世风云变幻,德川家庆不久后辞世,他体弱多病的儿子家定承继大权。几年后,幕僚们看主子越来越不对劲,印堂发黑,随时都可能归西,火急火燎地就把“立嗣”的事提上日程。我估计家定不是病死的,是被这帮老匹夫气死的。本来是庆喜入嗣,谁承想中路杀出个程咬金,家定的叔叔生了个儿子家茂。这么一来,庆喜也只能靠边站了。
1854年以后,日本被西方强迫缔结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逐渐走向开放。
知道日本也曾是半殖民地后匠叔就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人家虐我们之前也是被西方狂虐,但清廷那些臭老九们到底是有多无能,才会让耻辱硬生生持续了100多年。以后有时间我会专门出一期视频和大家探讨一下两者到底差在哪里。
回到今天的主题。
1859年,家定的幕僚井伊在天皇没点头的情况下同美国签署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
这个时候就要谈谈庆喜原生家庭的背景了。他们家虽然也是幕府将军的后代,但是一直主张“天皇为国家之主,幕府将军只不过是受天皇委托、代行政治职能的”。所以从小“尊王”的庆喜听到井伊自作主张,拍桌子瞪眼怒斥对方。同年9月,家庆病死。“程咬金”家茂继任将军。
因为庆喜“尊王”,再加上他又曾经被视为幕府接班人,日本国内的“尊王攘夷”派决定利用他对付幕府。幕府主张开放,与洋人接触,而“尊王攘夷派”还是要走闭关锁国的老路,所以二者势同水火。
庆喜来了招“借壳上市”,他虽然尊王,却并不支持“攘夷”,这点和幕府是一致的。庆喜本身对照相机、洋式马鞍等舶来品极为喜好,是“隐形”的开国论者。“尊王攘夷”派并不知道这一点。
1862年,天皇任命庆喜做家茂的辅佐大臣,曾经的对手现在变成了上下级。其实在过去来说,天皇无权干涉幕府的人事安排。也反映了这时的幕府已权威不再。
但是上任后的庆喜也积极扩张自己的权力,并没有被“尊王攘夷”派把控。但时间久了,没一点“攘夷”的行动,庆喜也不好交代。
1863年4月,庆喜只得以将军德川家茂的名义将实行攘夷的日期定在同年5月10日。不过大和民族真的让人看不懂,攘夷派在遭到西方的毒打后,相继放弃攘夷的立场,变成了“开放派”。庆喜却为了维护幕府的威望,显示自己不唯他们马首是瞻。居然来了180大转弯,开始支持“锁国”。我都怀疑变色龙是日本的“图腾了”。这变得也太快了。这是不是日本能迅速崛起的原因呢?值得研究研究。
这时,攘夷与否已蜕化为一种旗号,对权力的争夺才是问题的中心所在。
一桥庆喜为巩固自己和德川幕府的统治地位,1866年6月宣布征讨“开放派”。但此时的德川幕府日薄西山,屡屡失利。7月20日,二十一岁的将军家茂病死在征战路上。庆喜得到广泛支持后,正式就任幕府第十五代将军。
时局的变化往往出人意料,德川庆喜继任为将军十天之后,孝明天皇突然病死。孝明天皇生前并不支持打倒幕府。故此“开放派”对他的存在还是有所顾忌的。孝明天皇的死,使得形势对幕府来说急转直下。
为了维持自己的政权,庆喜采纳了“大政奉还”的建议,就是在形式上把权力还给天皇。自己则通过掌握新权力机构“议会”来掌握实权。
这时的“开放派”却在策划“倒幕战争”。此前,“开放派”到幕府地盘上惹是生非,逼对方开战。庆喜太年轻,没忍住,决定和“开放派”打一仗。
经过三天血战,一万五千人的幕府军全线溃败。眼看大势已去的庆喜脚底抹油,抛下军队从海路逃回老家。
是卷土重来,还是偃旗息鼓,庆喜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权衡再三之后,采取了绝对恭顺的方针,使江户得以免于战火的浩劫,德川宗家也得以延续。
至此,持续了二百六十四年的德川幕府退出了历史舞台。
“退休”了的庆喜热衷于摄影、狩猎、民谣歌曲的研究,从来不见以前的部下。1913年因肺炎而逝世,享年七十七岁,是最长寿的幕府将军。庆喜的善终得益于他懂得及时止损,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没有逆势而为。
这场内战把日本从腐朽落后的幕府封建统治下解放出来,为日本建立统一的近代国家奠定基础。
看完文章,匠叔有一个感觉就是慈禧老太太真的太爱权力了。她的偏执,让整个中国为“爱新觉罗”家族陪葬,生生被践踏了100多年。各位观众对日本的这段历史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和匠叔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