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秦真的是燕国间谍吗?与燕国太后私通,燕王不处死他,反而重赏
创始人
2025-07-31 17:02:32
0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秦国积极跟齐国建交,两国国王并称东西二帝,准备夹击赵国。

从《战国策》和《史记》的记载来看,齐湣王真有可能接受了秦国的提案,而且又拉来3个诸侯,准备5国一道灭了赵国,连分赃方案都商量好了。但齐国很快就爽了约,转而站在了赵国一边,派兵压制住了秦国的军队。结果,不但联合伐赵的事情无疾而终,秦国还赶紧取消了帝号,向赵、魏两国退还土地。

#苏秦#

事情实在不可思议,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真相其实已经无从考证了。如果你读战国史方面的书,无论多么权威的著作,无论对这段历史梳理出怎样一个轮廓,无非都是连蒙带猜,只不过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猜法。

我自己倾向于认为,所谓5国伐赵,只是一个捕风捉影的传说。以当时的作战能力,无论是赵国灭掉中山也好,还是齐国后来终于灭掉了宋国也好,以“七雄”级别的大国,各在自己的鼎盛时期,要灭掉一个正常状态下的二流国家都不容易,要花很多年,要打很多仗,更何况灭掉赵武灵王余威尚在的赵国呢。

大国的灭国之战不是没有,先前燕国险些亡国,后来齐国也险些亡国,但这两次都有很特殊的情况。燕国那次,国内爆发子之之乱,国家几乎彻底瘫痪,军队也无心恋战,这才给了齐国长驱直入的机会。

所以,无论是齐、秦两国夹击赵国也好,还是再拉3个诸侯围攻赵国也好,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占些便宜当然可以,但灭国根本就不可能。即便只是为了占便宜,也很难事先确定瓜分方案,因为哪些地方打得下来,哪些地方打不下来,根本无法预知。

那么,也许另一种记载更有几分可信度:齐湣王对魏冉的提议虚与委蛇(xūyǔwēiyí),只称了两天东帝就恢复称王了,并且,由苏秦牵线,暗中跟赵国勾勾搭搭,准备再搞合纵,联合伐秦。

这样一来,国际社会上唯二有能力牵头搞合纵的两个人——齐湣王和李兑——真的开始策划新一轮的合纵大业了。

当时的山东六国,楚国不但已经怂了,而且把朋友都得罪完了,又跟秦国恢复了和亲关系,更没法在合纵阵营里边寻求信任了。韩、魏两国继续跟着大哥干,但这一时期的大哥很可能已经从齐国换作了赵国,话事人由孟尝君换作了李兑。苏秦大约担任着盟军秘书长之类的角色,在国际社会上往来穿梭,威风八面。

但苏秦心里苦。如果我们采信《史记》的话,就会相信苏秦是一个赤裸裸的功利至上、个人至上的家伙,但如果采信《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的话,就会相信苏秦堪称一位模范间谍,多年来苦心经营,任劳任怨,矢志不渝。

在以前只有《战国策》而没有《战国纵横家书》的时候,苏秦的间谍形象影影绰绰,真伪难辨,而等到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假如它的内容真实可靠的话,那么苏秦的间谍身份也就板上钉钉了。

我们看到的是,燕昭王为报国仇家恨,“千金市马骨”延揽天下人才,是苏秦而非乐毅才有资格居功第一。当然,这就和《史记》《资治通鉴》的记载出入太大,两种说法无论如何都无法弥合。

时至今日,学界依然没有定论,有人采信《战国纵横家书》而拒绝《史记》,有人认为区区一部《战国纵横家书》还构不成对《史记》的颠覆。如果非要让我表态的话,我很想说,不要说人文学科的知识,即便是自然科学的知识,甚至数学知识,都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通通不足以成为信仰。或者说,知识和信仰判然两途。

在知识的领域里,任何一种论断——即便是“我思故我在”这种级别的论断——都存在着被颠覆的可能。事实上,“我思故我在”确实站不住脚,笛卡尔失之武断了。

在思想上保持足够的开放性,让彼此冲突的观点并存,即便在情感上给予哪一方更高的权重,但等到某一天有新的证据出现,或者有了新的领悟的时候,可以果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当然是很反人性的事情,所以,越是对此驾轻就熟的人,才越是容易超越于芸芸众生之上,充分享受到智力和知识所能够带来的快感。

接下来我想宣读《战国策》里边苏秦在齐国写给燕昭王的一封信,从苏秦的视角看一看别样的世界。当时燕昭王对苏秦有了怀疑,准备派人接替他的位置。苏秦很委屈,写信给自己表功表忠心。信是这么写的:

我出发去齐国的时候,料到自己会遭诽谤,所以给您留下了一封信才走。信里说:“等我到了齐国,如果被重用,身份显贵,燕国的大夫们就不会再信任我;而如果我在齐国不被重用,身份低贱,燕国的大夫们就会轻视我;如果我被重用的话,燕国对我就会生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如果齐国得了好处,燕国就会把我当成燕奸;如果天下诸侯没能联合伐齐,这些人就会说我苏秦背叛了燕国,精于为齐国打算;而天下诸侯如果真有一天联合伐齐,这些人就会和齐国一道把我抛弃。我的处境,真是危于累卵啊。”

当时大王您这样宽慰我说:“我绝对相信先生,不会听信谗言。先生您此去齐国,最好能够被齐王重用。不得重用的话,退而求其次,能够赢得齐国群臣的信任也好。只要我不死,您就可以放手而为。”

大王您还对我说:“离开燕国去齐国吧,只要大事能够办成就好。”

我领命来到齐国,到现在已经5年了。齐国多次用兵,都不曾攻打燕国。齐、赵两国时而联合,时而断交。燕国如果不跟齐国一起图谋赵国,就必然跟赵国一起图谋齐国。现在齐国对燕国很放心,以至于撤走了北境驻军,可大王却相信了田伐、参(shēn)和去疾的话,用兵攻打齐国,使齐国在北境布防,严阵以待,失去了对燕国的信任。

今天大王派盛庆来罢免我,要用更好的人来接替我。如果您有了更好的人选,请允许我为了报答您而去侍奉在他的左右。如果您只是想专任他一人,那么我愿意免除职务,回到燕国。只要能够经常见得到大王您,我就心满意足了。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封信的作者,《战国策》说是苏代,而在《战国纵横家书》出土以后,发现《战国策》的版本只是一个删节版,或者只是残本,把大部分内容都弄丢了。《战国纵横家书》保留了完整版,信的正文里边有写信人的自称“秦”,显然作者不是苏代,而是苏秦,大约是《战国策》的整理人为了跟《史记·苏秦列传》的时间线保持一致,认为这个时候苏秦已经死了,就把原稿里的“苏秦”改成“苏代”了。

从这段内容来看,苏秦为燕昭王尽心尽力,冒着天大的风险在齐国当间谍,暗中给齐国使坏,替燕国卖力。事情做得相当有效。但间谍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注重配合,可苏秦在齐国内部给齐国使坏的同时,燕国竟然也有人在有意无意中给苏秦使坏,让苏秦里外不是人。

燕昭王难道按不平这些麻烦吗?

燕昭王自有燕昭王的难处。

在那个道德沦丧的时代里,任用苏秦这种间谍,相当于无条件地培植一个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人。高官厚禄自己给得出,齐王更给得出。苏秦只要还是个正常人,只要在齐国那边做得风生水起了,最合理的选择就是假戏真做。

而燕国这边,大臣们也各有各的盘算,想立功就要跟齐国开战,一开战就会让苏秦陷入两难;开不了战就难免埋怨苏秦拦着自己立功,自然要说苏秦的坏话。坏话说得多了,燕昭王不可能不为所动,毕竟说坏话的人就在身边,被中伤的苏秦却远在他乡。

在《战国纵横家书》的版本里,这封信的内容还有很多,谈及当时国际社会上的很多大事,和《史记》《资治通鉴》的记载出入很大。

这是司马光不曾看过的史料,我们下一讲再谈。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自毁长城的文玩圈!江河日下的五... 熟悉收藏市场的朋友应该都能感觉到,这两年的文玩生意确实是越来越不好做了。经济大环境当然是主要原因,但...
经过一战,泰国终于明白,之前高... 7月28日,泰国与柬埔寨在边境地区的冲突暂告一段落。然而,在这场冲突中,令人瞩目的是泰国陆军的乌克兰...
最后一天!埃泽6800万镑解约... 直播吧08月01日讯 据多家英媒证实,水晶宫中场埃泽合同中价值6800万英镑的解约金条款将于今天过后...
刘惠已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7月31日,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惠来到陆军第78集团...
原创 乱... 朝鲜半岛与我国东三省地区相连,文化而后生活习俗上与我国相似,都是属于中华文明圈。 但不少人感到疑惑的...
原创 身... 在三国的猛将里面,除了吕布是很稳的,坐上头把交椅的,其他的还有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觉得接下来应该是赵云...
原创 历...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秦始皇陵墓挖出手机,你一定觉得是在胡扯,可接下来这些考古,可以让你颠覆历史时间来到1...
在城乡建设中留住记忆 辽宁认定... 近日,我省召开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现场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通报部署我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