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历史上常被误解的名言
创始人
2025-07-31 15:32:38
0

反思历史,凝结智慧。本文选取历史上经常被误解的几句话一探究竟,还古人以真面目,还古语以真含义。

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古代先贤孔子说的这句话,却常被后人误解为:群众不在乎物质短缺,却反对分配不均;国家不怕贫穷,却怕不安定。于是给孔子扣上了开历史倒车的反动帽子。这样解释,孔子的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

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国君不应发愁国土狭小、国民稀少,而应考虑财富是否分配不均;不应发愁贫穷,而应考虑是否安定。因为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贫富悬殊的害处,崇尚均贫富的大同理想,但这绝对不是倡导物质匮乏的原始共产主义。因为只有控制住贫富分化,社会才能相对和谐安定,才能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人人向往也就不用担心国民稀少了。

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放出这句狠话的是西汉时期将领陈汤。整个西汉时期,确实认真演绎了这句话。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名将辈出,把匈奴都打怕了。

可是汉朝以后呢?因为不叫汉朝了,所以就不再把这句话当做信条了?汉朝已亡,可是汉族仍在,但是历朝历代几乎再也没有重现汉朝的战绩,而是走向了民族融合的历史道路。

三,此间乐,不思蜀。

蜀汉投降魏国后,蜀后主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居住在洛阳。司马昭请刘禅赴宴,安排蜀地的歌舞表演,蜀人都感到很悲戚,只有刘禅看得很开心。司马昭问:是不是想念蜀地了?刘禅答:这里很快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遂用来指代乐而忘本的行为。扶不起的阿斗,也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侮辱。试想当时天下分久必合,蜀国就算是光武再世,也无济于事。怎么能把蜀国的灭亡归罪于刘禅呢?而刘禅归降后真的是没心没肺吗?如果像其它蜀人一样情不自禁,后果如何?看看南唐后主李煜的结局就知道了。

李煜和刘禅一样,投降后住在昔日的敌国都城。旧臣来见,李煜感伤不已,忍不住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结果传到宋太宗那儿,转手就赐了一杯毒酒,一代才子就此寂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那... 耶稣 所有人都知道耶稣,但是并不知道耶稣是犹太人。公元前四年耶稣出生在巴勒斯坦。耶稣的主要贡献是在...
原创 从... 标题:大清炮兵的沉寂 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清王朝的炮兵发展之路,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耀...
原创 清... 在我国历史上,清朝是少有的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之一,它的前身是后金,一个由满族建立的政权,在...
原创 司... 文/炎心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在三国初期,大家会觉得以后的天下霸主会在魏蜀吴...
襄樊战役中我军俘虏一川军将领,... 古语有云:“两军交战,成者王侯败者寇。”然而,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俘虏了一位川军将领,结果非但没有受...
原创 阜...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给大家介绍过不少国宝的传奇出土经历,引...
原创 清... 清朝末年制造的铁轨,至今仍在使用!118年都没生锈 【中国制造】被誉为世界上认知度、推广度、受众度最...
原创 打... 以前看历史的时候,特别喜欢看打仗的场景,因为每次看到史书中记载的那些刀枪林立和精彩的反转战役,都会让...
瑞典宗教改革先锋:奥劳斯·彼得... 奥劳斯·彼得里是16世纪瑞典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他通过传播路德宗思想,推动了瑞典教会从天主教向新...
原创 非... 非洲草原上那么多野生动物,为什么当地土著人从来没有驯化过呢?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疑问,相比较而言,亚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