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中国历史上找一个与当今俄罗斯最相似的朝代,大明要说第一,恐怕没人敢说第二,而这两个相似的政权又分别涌现出两位非常强硬的执政者—朱棣和普京,今天我们对比一下两个人。
一、为国之安,内外强硬。
大明虽然在推翻元朝统治的基础上立国,但整个陆地边界基本还是处在蒙古大小汗国以及部落势力的包围之下,这些蒙古势力有时会内部分裂,但有时也会搞大联合,共同对抗大明,非常像今天的北约组织与俄罗斯的关系。
蒙古势力距离大明国都北京城非常近,所以很多人都把明朝形容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这一点而言,俄罗斯也同样如此,莫斯科也暴露在北约“前哨”—波罗的海三国的辐射范围之下,地缘安全形势与大明类似。
面对国家安全的心腹大患,永乐大帝朱棣,俄罗斯强人普京,都选择了强硬路线。
对内,两人都坚决打击威胁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势力,朱棣削藩,普京打击寡头。
对外,两人都凭借绝对的硬实力,频频向威胁边界的外部势力亮剑。1410年到1424年,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先后沉重打击蒙古鞑靼、瓦剌、兀良哈三股势力,为大明争取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机会,也让大明国威一度达到顶峰;2000年到2021年,普京四度连任俄罗斯总统,任期内他收复车臣、打击格鲁吉亚、出兵叙利亚,亮剑WKL,几番挫败北约东扩图谋,让解体以后的俄罗斯重振雄风。
二、国情不同,各有遗憾。
朱棣的遗憾在于,终其一生,也没能彻底消除蒙古势力对大明的威胁,而且由于他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待蒙古的态度上的前后不一,让许多军事上的成功演变为战略上的失败,比如朱棣刚执政初期曾修书给蒙古大汗表示“朕主中国,可汗朔沙漠,彼此相安无事”,意思就是明蒙平等,但在鞑靼归附以后又把华夷之辨那一套搬了出来,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明与蒙古的对立,这种对外政策的前后不一在安南问题上表现也尤为突出,朱棣曾以吊民伐罪的名义征讨篡位的安南权臣黎季犛,并向安南百姓和贵族承诺在获胜后会让陈氏回到安南继承皇位,可当明军取得大胜以后,他又以陈氏已绝嗣为由强硬地将安南纳入大明的交趾布政使司,导致此后反叛不断。
这种对外政策的朝令夕改,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明与周边政权的关系,许多蒙古部落自此走上彻底对抗大明的道路。
相比之下,普京的遗憾在于,俄罗斯始终无法真正融入西方。其实俄罗斯要想彻底解决北约带来的安全威胁,并不是使用武力恫吓那些想要加入北约的国家,而是自己加入北约,这才是治本之策。但可惜,这太难了。
从历史角度看,俄罗斯继承东罗马帝国和蒙古帝国的衣钵,而欧洲国家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在西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两者虽然都是广义上的罗马帝国,但互相水火不容,有点像什叶派和逊尼派。
从现实角度看,一旦西欧与俄罗斯和解,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就会大大下降,所以其会想方设法在两者之间打楔子,换句话说,只要美国存在一天,俄罗斯就无法融入欧洲,北约就会一直东扩。
以上就是一叨心目中两位强人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欢迎补充。
#俄方不保证不会与北约发生意外事件#
古今之事,尽在一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