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排名前列的强国,但是在几十年前,我们还是各个列强侵略的目标。在20世纪前半期,随着法西斯的崛起,由日本、德国、意大利带领的国家联盟掀起了蔓延整个世界的战火,其中对我国危害最大的便是由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在日本对我国长达14年的侵略中,不仅占领了我国很多领土,还犯下了许多至今难忘的罪行,这些罪行可谓是史无前例,罄竹难书,令人义愤填膺,至今仍有许多人仍深受其害。战争中出现死伤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仍旧有一些事件甚至已经可以称之为灾难了,无论是波及范围还是死伤人数都令人大吃一惊。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的复仇便是如此,日本至今都不愿提起这起事件,毕竟是整整60万人的痛苦,那么美国究竟做了什么呢?又是为什么这么做呢?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头像进入,右上方加个关注,方便日后阅读精选好文。点赞和关注就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东京大轰炸有多可怕?日本至今不愿提起,60万日本人被活活烧烤
东京大轰炸
回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家一定会想起日本帝国对我国的侵略行为,也会想起日本的士兵曾在我国境内对百姓做出的一系列恶行,尽管这些事情已经是几十年前了,但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日本对我国的侵犯,也永远不会原谅这些行为。
除了这些恶行我们可以想到的便是间接导致日本投降的,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的事情了。
但是,其实在美国投放原子弹之前,已经对日本进行了数次灾难性的打击,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东京大轰炸,堪称史上最疯狂的复仇,最可怕的火攻手段,这一次攻击行为使得东京近四分之一的地区被夷为平地,疯狂的火海将60万人覆盖,造成了8万多人死亡,十多万人重伤。
即便不知道事情具体经过,然而单单通过数据也可以想象会是怎样一副惨样,而且这次行动造成的死伤大多数都是居住在这里的平民百姓,因此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那么为何又说这次事件是美国的复仇行动呢?
复仇的原因
在日本对我国进行侵略行动时,由于我军的顽强抵抗,强行阻止了日军“三月亡华”的战略目标,而后随着战线的拉长,日本军队的后备军需成为了他们最大的问题。日本军队为了更多的资源便开始对当时仍属于列强殖民地的东南亚动起了歪心思,
然而日本这样无度的侵略终于引起了列强的不满,他们决定不再纵容日本的侵略行动,便对日本的石油供给以及经济进行了限制和打压。
当时的日本已经被野心彻底遮蔽了双眼,日本军队认为自己有了称霸世界的力量,便在1941年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这次对珍珠港美军发动的奇袭相当成功,
日军用极小的损失,在两个小时内便摧毁了驻扎在珍珠港的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以及8艘辅助舰船,并且造成了美军士兵死亡两千四百多人,足以成为美军战争历史上的耻辱。
美军计划复仇
本来美国对于二战是采取观望态度的,只是想通过武器交易进行经济发展,但是日本发动的珍珠港奇袭彻底激怒了美国,最终也让日军真正遭受了被迫投降的伤害。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并开始拟定多项针对日本的复仇计划,最主要的便是对日本本土的空袭行动。不过在东京大轰炸之前的空袭都是规模较小的,事后思考不难看出那几次都是对最后一次行动的预演。
美国进行的第一次预演便是在1942年4月发生的杜立特空袭,为了保证行动的成功,美军派出了当时陆军航空兵中校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同时行动队的机型也是当时最先进的B-25轰炸机。不过这次行动还是出现了两个意外。
预演的意外
本身这是一次秘密进行的行动,但是在4月18日,美国的“大黄蜂”号航母在搭载着准备执行任务的B-25轰炸机赶赴日本时,在距离日本本土大约650海里的地方被在此处执行巡逻任务的日军舰艇发现了,
为了避免被提前洞知而导致任务失败,于是杜立特只能命令执行任务的轰炸机临时开始任务,而此时距离他们计划的起飞时间提前了整整10个小时。
但是提前起飞的危险性是非常大的,因为在制定计划时,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便是燃料保证的航行里程,提前起飞10小时便意味着需要多飞行三百多公里,如果在过程中出现一点差错,甚至可能导致返航的失败。
不过杜立特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行动,也给日本人带去了足够的苦头。原本他们认为美军的轰炸机要到4月19日才会到达,并根据猜想部署了攻击来临时的防卫与反击措施,他们怎么会想到飞机竟然会在4月18日便到达了东京。
那时的东京还未进入备战状态,当地的百姓看到天上的飞机时甚至都认为是日本飞行员在进行演习,正在他们举手欢庆演习的成功时,飞机上携带的炸药也随之倾泻下来。
不过这第一次的预演还有另外一个突发情况,此次活动本身美国派遣了16架飞机,但是这16架飞机在即将到达日本周围时,竟然有14架迷失了方向。杜立特只得无奈宣布除了方向未迷失的按照计划执行外,
其余14架飞机只要飞到日本领土范围内即可随意进行轰炸。这样的决定即是说只要轰炸了便算完成任务了。
在这样的安排下,大部分队伍中的轰炸机只能无目标地从各个方向进入日本的领空,到东京等地后再胡乱轰炸。
因为失去了集中性和目标性,这次行动对日本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打击力度与心中期望相差甚远。
而且在轰炸行动后,因为返航时要多飞行三百多公里,无法再次飞回当时搭载他们的航母上,只得被迫在中国降落。还有一架飞机因为之前迷失方向的消耗,导致他在眼见停留中国无望后在海参崴降落时,被苏联军队扣押。最终这支行动小队从一开始的75名变为了五十多名,其中有的在跳伞时不慎落入了日军占领区成为了俘虏,有的在迫降时不幸遇难,其余在国民政府的帮助下获救。
尽管杜立特空袭完成得不够精彩,但无疑为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受到的侮辱出了一口恶气,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日军,也为之后的太平洋战争带来了转机。
B-29轰炸机第一次预演
之后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斗得愈发激烈,同时也是为了报复美国对东京上空发动的杜立特空袭,日本军队在1942年6月4日,发动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中途岛海战。但是日本可能怎么也想不到,
在这场战争中自己会这样输的一败涂地,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而反观美军只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这样重要武器的损坏使得日本开始在太平洋战场上呈现颓势。
在日军渐渐处于下风后,美军便又想着策划对日本东京的空袭,正巧在1944年时,美军研制出了比B-25威力更大的B-29轰炸机。这款战机号称“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最高时速可达563公里,飞行高度可以超过一万米,比珠穆朗玛峰都要高,
而在燃料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形式6430公里,要知道这个距离以及比长江还要长了,最恐怖的是它可以装载近9000公斤的炸弹,这样的数量使得它的战斗力以及破坏力非常的可怕,在二战时期可以称得上世界第一了。
为了延续之前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报复,成功轰炸东京,美国又精心安排了三次预演。第一次预演发生在1944年6月15日,这次的规模没有计划中那么大,只安排了68架B-29轰炸机从中国成都机场起飞,最后成功轰炸了位于日本九州岛的八幡钢铁厂。
这次的预演仅有其中的四十多架飞机成功击中了目标,而且损失了五架飞机,其中有四架还是不慎坠毁的,所以其实不算成功也不算失败。
之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屡战屡胜,成功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随后美国第20航空队被收编于美军第21轰炸机司令部管辖。之后在1944年6月底,美国成功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塞班岛,
至此美国终于有了一块区域可以设置距离日本国土最近的军事基地了。于是美军便开始以这里为根据地继续制定轰炸东京的计划。
B-29轰炸机第二次预演
在基地建造完毕后,美军制定了相当完整的计划,开始了第二次预演。然而这次的规模远远不是第一次可以比的,这次美军竟然出动了一百一十架轰炸机,比第一次足足多了几十架,更何况这次的轰炸机也比第一次的更先进。但是这次还是出现了意外情况。
当执行计划的B-29轰炸机集体到达日本领域内时,却发现东京的上空被一层厚厚的乌云遮挡,在这样的视野下想看到东京都不容易,更何况是精准的轰炸呢。
但是美军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只能通过雷达来确定自己和目标的大致方位,但是当时的飞行高度足有一万米,所以在雷达效果一般的情况下只能对下方进行随即投放的方式来攻击,最后当然命中率低的可怜。
而且还被日军的巡逻队发现,日本军部便立即命令一百多架战斗机前来拦截,双方之间也由偷袭再次变为了混战。
不过因为科技上的差距,显然是美军的战斗力更强一些,所以日军迅速落入下风。但是日军的战机数量挽回了一定的趋势并且成功击落了2架轰炸机,击伤了11架。
这次轰炸的结果依旧如上次一样令人难以满意,因为只有30架找到了目标,并且在其中只有百分之十的命中率,仅仅只能称得上赢了一点点。
展现萌芽
随着第二次的预演,美国军方认识到了天气对这种空对地任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因为日本是岛国,所以天气本就很难确定,而他们在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情况下,如果目标没有达成,那么对他们造成的损失也迟早会积少成多。
就在这时,一个可以称之为改变美日战争命运的军事家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人便是美国的柯蒂斯·李梅,他在1945年1月开始担任美国第21轰炸机部队的司令员,于是这场震惊世界的火攻战术开始有了萌芽。
说起火攻,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史书上写的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了,这场古代的战争都因为火攻这样的战法导致了数万人丧生,并且直接使得当时的局面变为三国鼎立,但是这场火攻战术在李梅拟定的战术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这次火攻直接决定了二战末期美日战争的格局,也几乎决定了日本的败亡,甚至可以说整个二战的“句号”都是由此开始。
制定策略
柯蒂斯·李梅在仔细对比了前两次轰炸的结局后,进行了两项最大的改动。其一便是将白天袭击改为夜间发动袭击,这样的话可以大大增强行动的隐蔽性,而且夜间乌云出现的几率也要小一些,尽管夜间会使得目标的寻找变得困难,但是这样的问题也被李梅解决了。
其二便是将之前的一万米高空抛掷炸弹变为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之间的低空轰炸,也就是所谓的地毯式轰炸,这样的话可以增加准确性,那么目标寻找的困难李梅是怎么解决的呢?
那便是将之前行动中抛掷的炸弹全部改为燃烧弹,而这样大规模的燃烧弹抛掷也会解决照明问题,而且这样的改动也会使得轰炸升级为“火攻”,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关于杀伤力的提升,因为日本属于地震频发地区,所以房屋大都采用木质结构,而且因为本身国土面积问题,人口密度极大,所以火攻的杀伤力也因为多项原因达到了最高。
于是,东京大轰炸的第三次预演开始了。
1945年2月23日夜晚,174架B-29轰炸机向日本飞去,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因为前两次的预演已经让李梅意识到了很多问题并加以改进。
终于在2月24日,174架轰炸机精准地飞到东京,并且抛下了45吨特殊的燃烧弹,即凝固汽油弹。这种汽油弹在爆炸的瞬间可以产生1000度的高温火焰,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粘附性,
甚至还可以对水中的目标造成巨大的伤害,与水反应后还可以产生氢气再度燃烧。这一次的预演相当成功,东京近2.56平方公里的区域完全化为了焦土,而这次成功使得李梅决定策划最终极的火攻计划。
绝望而又疯狂的火攻
对于这次终极的计划,李梅非常的谨慎,为了可以增加成功的几率他又进行了一些改进。为了减轻轰炸机的重量以便于携带更多的燃烧弹,
他便将飞机上所有的枪炮等武器及弹药全部拆除,完全是孤注一掷的赌博。仅仅时隔半个月,在3月9日,足足334架B-29轰炸机从马里亚纳群岛的机场起飞奔赴日本东京,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空袭正式开始。
这天,正是日本“军人节”的前一天,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日本所有百姓都在进行各种准备工作,然而谁也想不到,在节日当天的凌晨,真正的灾难到来了。首先是两架轰炸机在距离地面不过500米时丢下了两颗燃烧弹,
在落地瞬间燃起的火焰为剩下的轰炸机提供了明显的坐标,紧接着剩下的332架轰炸机便开始俯冲,向着东北投掷了足足2000多吨的燃烧弹,其中还有数十家飞机洒下了数十吨汽油。
汽油迅速将分散的火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可怕的火焰风暴,在东京地面开始肆虐,一时间繁华的东京变为了人间地狱,熊熊燃烧的烈焰吞噬了视线所及的一切,将60万人像烧烤一样用火焰包围。东京地面的温度迅速上升到1000摄氏度,
火焰到达之处,一切都在迅速融化,甚至由于温度过高,导致很多火焰还未覆盖的地方开始了自燃。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跳入河中也难逃一死。
3月10日,天还未亮这次行动便结束了,东京早已没有往日的样貌,映入眼中的只有一片狼藉和遍地烧焦的尸体,到处都是焦糊的味道,
此次大轰炸直接导致东京四分之一的区域被夷为平地,两万六千多栋建筑被焚毁,死亡超过八万人,重伤十多万人,事后日本用了25天时间才将尸体清理完毕,而他们的身份早已无法辨认。
梅开二度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彻底结束,美军看到了这次显著的效果,于是在短短30小时后,美军又派遣三百多架轰炸机袭击了名古屋;然后在3月13日又对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发动了空袭,大阪也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被足足倾泻了1700吨燃烧弹,20.7平方公里的区域在短短三个小时便彻底变为废墟,三天之后美军还对其他日本城市相继发动了空袭。
之后在1945年5月9日,为了庆祝欧洲战场的完美胜利,美军再度派遣300架轰炸机对东京发动空袭,这次轰炸时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直接摧毁了56平方公里的地区,甚至在太平洋上都可以看到日本东京燃烧的熊熊火光。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彻底结束,等到1945年5月26日时,美军再次派遣几百架B-29轰炸机来到东京进行空袭,向东京西北部地区投掷4000吨燃烧弹,东京再次死伤数万人。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美军便对东京进行了三次空袭,造成了14万人的死亡,
从此,东京成了一座死城。而美国之所以一直对东京进行轰炸,便是因为二战末期日本军队早已被领导人大肆宣扬的侵略精神所蒙蔽,一定要负隅顽抗到最后,甚至直到东京经受三次轰炸后日本仍然拒绝投降,
领衔的东条英机等人依旧在无能地叫嚣着,所以才有了最后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的原子弹。
1945年发生的东京大轰炸,可以说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因为在这次轰炸中死伤惨重的大都是生活在东京的平民,而不是战场上随时威胁我方生命的士兵,
所以这次袭击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毕竟,普通的百姓是没有罪的,真正要承担这一切的应该是那些发起战争的狂徒,正是因为他们的举动才造就了如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