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宜阳之战,“息壤在彼”的约定和“曾参杀人”的故事
创始人
2025-07-30 16:02:24
0

一、秦武王的心思

公元前308年,刚刚即位不久,血气方刚秦武王要问鼎中原,到洛阳周天子那里亲眼目睹一下那象征天下的权力的至尊九鼎。

而要去洛阳,必须经过韩国的宜阳,打通三川之地。

二、秦武王希望连魏伐韩

由于秦魏两国刚在应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秦武王希望魏国能够和他们一起起攻打韩国。

而甘茂和向寿作为使者去联略魏国,刚到魏国,甘茂就让自己的副手向寿回去向武王汇报工作,魏国已经同意一起攻打韩国。但是,在攻打韩国的这一问题上,我的意见是请大家慎重考虑,最好不要打。

三、打仗那有没有困难,这些努力努力就能克服

秦武王着急地在息壤等待着出使回来的甘茂,并十分不满意地问到?

为什么要停止攻打韩国宜阳的战略方针。

甘茂不急不慢地说到:宜阳是韩国的战略要地,韩国肯定在那里放有重兵把守。

如今王的军队要越过函谷关及崤山而背负数险,攻坚于千里之外,不是短期内能拿得下来的战役,很是困难。

这确实是存在的客观原因,但是打仗那有不流血牺牲的。秦武王说到,这些努力努力就能克服。

三、大王,有一个故事叫做曾参sa人

大王,春秋的时候,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在外乡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在家里正在织布,忽然邻居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曾参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时。

曾参的母亲当然不会相信,我儿子是有名的贤人,怎么可能,于是又安心地织布。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参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凭着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有三个人怀疑他,就连慈爱的母亲都不相信他了。

四、大王,还有一个故事叫作魏文侯止谤

有一年,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战事旷日日久,一打就是三年。

等乐羊凯旋归来时,文侯拿出了一筐的奏则给乐羊看,全部是诋毁乐羊。

如果没有魏文侯的充分信任,乐羊是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

五、甘茂的担心,息壤在彼的约定

甘茂当然十分地明白,秦武王对自己的信任远远地达不到曾参母亲对曾参信任的那般程度。

而自己在秦国,还是一个外乡人,真正用事的是樗里子等人,在朝堂上对他虎视眈眈的人大有人在,如果得不到秦武王对他的坚定不移的支持,他带兵攻打韩国很可能半途而废。

秦武王明白了甘茂的担忧,并坚定地说,我完全支持你,并在息壤约定,这就是息壤约定的由来。

六、后记

攻打韩国,并不是那么简单,一下子持续5个多月。果然如甘茂所料,朝堂上开始疑问纷纷,秦武王也开始怀疑他。

甘茂只是向武王回复了一句,息壤在彼,武王焕然大悟,继续增兵支持,终于获得了宜阳之战的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郑和时代看,古代外贸瓷器利润... 嘿,各位朋友!今天咱来聊聊古代外贸里那些令人咋舌的事儿,尤其是郑和船队带的瓷器在非洲能换一头大象,这...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蒙古戏《奔...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蒙古戏《奔向延安》由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乌兰牧骑...
王莽的货币实验:再强大的政权也...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集权历史,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在关心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官僚制度保...
原创 明... 历史上有三个人为国立大功的名人,1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叔田凭父子,齐国君赐名孙,2唐朝初期皇帝赐徐茂公国...
沙特阿拉伯当代艺术展亮相中国国... 在“中沙文化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沙特阿拉伯王国博物馆管理委员会共同推出的“王国的艺术——沙特...
原创 李... 公元1390年,李善长一家70余人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只见李善长拿出当年御赐的免死金牌,求免死一回...
原创 刘... 秦末,天下大乱。草莽中涌起的项羽和刘邦,开始了逐鹿中原,鹿死谁手?那个笑到最后?可谓大道和市侩,更是...
原创 汉... 自古就有"蜉蝣撼大树"的说法,其中意思多是形容一些自不量力的人,想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来改变几乎不可扭...
原创 粮... 二战过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巨无霸之间展开了长时间的拉锯。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作为当时世界格...
原创 中... 元朝的版图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大的,但它只持续了九十八年。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