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7年六月,己亥日,一代明君圣主汉文帝刘恒在长安城未央宫中驾崩。
按照相关礼仪规定:七日之后,文帝遗体入葬霸陵,从此安眠于九幽之地。
青史君相信,关于这一段历史,大部分历史爱好者都了然于胸;然而,很多人不清楚的是,许久以来,众多历史学者们关于以上“史实”记载的争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而一切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汉文帝的长眠之地、霸陵的具体位置,到底在何处?
有人肯定要说了:这有什么可争议的?堂堂一代大汉天子,他的陵墓位置明确记录于史册,怎么还会不知道具体位置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从一段故事说起:
公元前176年的某一天,已经坐上帝位四年之久的汉文帝,带着自己的一众心腹文武大臣,来到了长安城外的某座高山上、登高极望。
不过,此时的汉文帝并不是在游山玩水、欣赏风景,而是在勘定自己的陵寝位置。
经过一番查看,汉文帝对于有关部门所选定的陵寝位置,非常满意;他颇为高兴地对着左右之人说道:“
以北山之石作为棺椁,把苎麻、丝絮充塞在石椁的缝隙中,再用漆粘合起来,这样的陵墓难道还能打得开吗?”
汉文帝的意思很明显:朕的这座陵寝,将来建成之后,必然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谁知,汉文帝的话未落音,
站在一旁的中郎将张释之却说道:“如果陵墓里面有别人想要的东西,即使将整座山封锢起来,也还是有缝的;如果陵墓里面没有人想要的东西,就算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刺头”张释之的意思也很明显:自古以来,所有的帝陵都极尽奢华,埋藏无数珍宝;所以,虽然它们看似建得无比坚固,却挡不住后来人的觊觎之心。
也就是说:想要自己的陵寝长久安然无恙、不受人打搅(盗掘)的办法只有一个——一切从简,尽量不陪葬金玉之物。
从行至霸陵,上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昔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帝称善。
一向奉行节俭且深知人心的汉文帝略一思索,立马对张释之说法大为赞赏。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的:这个故事和霸陵的具体位置有什么关系呢?
别急!且听青史君慢慢道理:
正是由于张释之的这一次“犯颜直谏”,所以,汉文帝立马改变了自古以来的帝陵规制;最终,史书上用了六个字来描述汉文帝的陵寝:
因其山,不起坟。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由于汉文帝认同了张释之的建议,所以,他在给自己修建陵寝时,
一改往昔修建帝陵时,开山封土、修建明显标志的惯例;改为因山而建,不起坟头
(不设封土堆)。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汉文帝的霸陵,在地面上没有明显的标志,时过境迁之后,不是当事人,绝对找不到具体位置。
故而,两千多年来,尽管西汉十一帝中,几乎所有的帝陵都可以确定位置,甚至是汉文帝的发妻窦漪房的陵寝都已经找到,但是,汉文帝的霸陵到底在哪里却一直存有争论。
几千年来,关于霸陵的唯一线索,只在元代时期的所编撰的
《类编长安志》中,有过一段记载:文帝霸陵在京兆府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
“凤凰嘴”,即现在的
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畔的一座山峰,其山势险峻,远远看去犹如一张鸟喙直耸云霄,故而得名。
由于此地,据汉文帝的发妻,窦漪房的陵墓不远,再加上史书上言之凿凿的记载,所以,历代以来都以其作为汉文帝的陵寝之所在。
在清代乾隆时期,陕西巡抚
毕沅,经过多方考证,也认为汉文帝的霸陵就在凤凰嘴这座山里;于是,他篆刻命人“汉文帝霸陵”石碑立于此处。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众多专家数次考古调查,也得出同样结论。
然而,当时间进入到本世纪后,随着高科技考古技术的应用,史学界却对这一“史实”产生了怀疑。
原来,经过国家文物局的多次考古勘测发现:在“凤凰嘴”山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人工开凿过的痕迹。
(即便是汉文帝的陵墓是利用了天然洞穴建造,但是陵墓肯定也是要经过修正的
,
那么也必然会留下人工开凿的痕迹。
也就是说,汉文帝的霸陵绝对不肯
能在“凤凰嘴”山上。)
那么,汉文帝的霸陵到底在哪里呢?
正当众多考古学者一筹莫展之际,2002年的美国
索斯比拍卖行上的6件黑陶俑,给他们送来了线索。
原来,在一年之前(
2001年
)
,
位于凤凰嘴
附近的白鹿原江村汉代大墓,遭到了盗墓贼张小彦等人的疯狂盗掘,而这6件流失海外的陶俑正是出土于“江村大墓”。
虽然当时的官方,并不知道此批陶俑的出处,但是,在
2017年,随着盗墓贼
张小彦等人的落网,江村大墓的秘密终于被考古界知晓。
由于江村大墓已遭到盗掘,本着抢救性发掘的原则,考古学家们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勘探。
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
随着勘探的深入,
一座长200多米,墓室是80×80米的“亚”字形大墓呈现在人们眼前。要知道,带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大墓可是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墓葬形制,一般只有帝王才有资格使用。
而且,由于江村大墓距窦漪房的后陵仅800米左右;在两座陵墓的外围,还有着明显的夯土围墙痕迹。
也就是说,“江村大墓”和窦漪房的陵寝,属于典型的异穴合葬!
试问:除了汉文帝,谁还有资格和窦太后合葬呢?
故而,在彼时起,“江村大墓”基本已经可以认定为汉文帝之墓。
最终,通过数年的考古发掘,这个事实得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