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伯利亚发现古墓,墓主人却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人?背后的故事凄惨
创始人
2025-07-29 15:33:26
0

一九四零年,随着苏联经济实力的发展,原本少有人居住的西伯利亚,也渐渐被开发了出来。但就在这个时候,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的阿巴坎市,却发现了一个令阿巴坎市居民都为之惊叹的特殊情况。那就是建筑工人们在一家农场的田地里,发现了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墓。

汉代古墓重现世间

由于当时正值二战,所以苏联当局并没有立刻就对这座古墓进行挖掘,而是将之重新填埋了起来。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填埋,就又过去了三十年时间。

等到七十年代的时候,阿巴坎市的市长为了扩建城市,准备把这块闲置了几十年的空地利用起来时,才有人想到了当年在这里发现古墓的事情。

于是乎,轰轰烈烈的考古活动,就在苏联考古学家们的带领下展开了。刚开始挖的时候,苏联专家们个个红光满面,就想着看能不能挖出一点,让苏联历史再增加几百年的东西。可是谁想到,在进入墓室之后,映入他们眼中的,却是一个极具古代中国特色的葬坑。

虽然当时苏联考古专家们心里头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给我国考古专家们递交了信件,将他们在阿巴坎市发现中国古墓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事儿一传回国内,国内的一众考古专家们立刻闻风而动,组织了一批几人的考古研究团,前往了阿布坎市的古墓发掘现场。考古专家们刚到阿巴坎市的时候,苏联专家们还有些不高兴,觉得我国考古学界一点儿也不重视这座古墓。好在之后带团的考古专家解释了一通,这才打消了苏联考古专家们心里的不快。

原来,这一次虽然只来了几个人,但是这来的人,那可都是对古代中国各个朝代均有研究的顶尖好手。等他们先行确定了古墓的年代,之后国内就可以进行专项人才的组织,再带过来进行深入研究。

划定好墓葬的大致范围之后,两国的考古专家们又就如何挖掘古墓,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讨。最后,敲定了一个双方都觉得合适的办法,那就是由两国各自负责一个范围,进行同步挖掘,然后再集中性的对挖掘出来的文物进行研究和复原。可是让苏联考古专家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越是往下挖,脸上的表情就越是凝重。因为他们从土层和墓室中挖出来的文物,都具有着十分浓重的古中国特色。

相比于“愁眉苦脸”的苏联考古专家们,中国的考古专家们则是乐得眉开眼笑,一个个恨不得把“自豪”两个字写在脸上。

真猛将领兵出边关

不过尽管如此两国的考古学家们还是相当和气的,尤其是在发现这座古墓,是一座汉代的将军墓之后,两国考古专家们之间的交流,就变得越发频繁了起来。

在经过我国考古学家的简单研究和分析之后,考古学家们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那就是这座古墓,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将军墓。至于说主墓室里埋葬的是什么人,还得再之后进行研究才能知道。不过就算是这样,一些对西汉历史有着深刻研究的考古专家们,还是提出了几个可能性最大的人物。排在第一的,就是这座将军墓的墓主人李陵。

李陵,出生于将军世家,不仅是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他本人,也是一个极为骁勇善战的真猛士。其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战斗,莫过于带着五千步卒,深入匈奴境内两千余里,还能杀敌数万人的事情。

公元前九十九年,李陵成为了汉武帝的侍中建章监,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不弱于人的征战之旅。可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汉武帝并没有看出李陵的能力,再加上当时有“勇冠三军”的军侯霍去病为主帅,李陵的军事才能根本就得不到体会。

说起来,整个李家当年就像是“犯了太岁”一样,一连三代人,都没能在军战之道上,立下多大的功劳。前面我们也说到了,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亲孙子。而且李家又是当初秦朝大将李信的后代,所以家传功夫可以说是相当的强悍的。可是李广呢,一辈子除了一个喝醉了酒,错把石头当做老虎,还一箭射进了石头里的故事之外,就只剩下他迷路,错过了和大军汇合的时间,被卫青问责的事情流传。而且李广在经历了迷路事件之后,更是直言不甘心遭受“刀笔吏”的折辱,当着卫青的面自刎身亡。

李广一死,可以说整个李家就失去了主心骨。而接替李广成为“李家代言人”的李敢,又是一个没有政治嗅觉的莽汉,在李广死后,不仅冲到卫青家里把卫青打了一顿,还把李广贻误战机的错误,全部给推到了卫青身上。卫青虽然也是一名大将,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嗅觉极为敏感的人。面对着李敢的打骂,他愣是坑都没有吭一声。结果事情发生后不久,李敢就在陪着汉武帝狩猎的时候,被霍去病一箭射中后心,坠马而死。可惜一位战功赫赫的百战大将,和他的父亲李广一样。没有死在任命如草芥的战场上,而是倒在了自家人的冷箭下面。

爷爷和叔叔都是一个下场,李陵在当官之后,处境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刚成为建章监的那几年,汉武帝也因为西边外敌侵扰,所以一直在对外派兵。可是每一次派兵,李陵都没能进入主站部队,而是做起了后勤运输队的大队长,给前线的士兵押送粮草。做运粮官就做运粮官吧,汉武帝偏偏还让他做李广利这个无能之辈的运粮官。

不熟悉西汉历史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李广利虽然和“飞将军”李广有重名的情况,但其人却是一个仗着女人上位的草包。几次被封征匈奴大军的主帅,却几次都损兵折将,一场胜仗都没有打过。可结果李广利还被封为“海西侯”,成了职务、爵位都比李陵高的“真上级”。

斩酋万余终是被降

试想李陵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甘心在他手底下做小弟呢?于是在一次汉武帝要他押运粮草的时候,李陵直接对汉武帝说:“我常年在军中厉兵秣马,却只能做个运粮官。反观李广利这种才能平庸之辈,却能领兵出征。请皇帝陛下给我一支军队,让我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吧。”

汉武帝听见这话,还以为李陵是因为之前李敢的死,给他上眼药。就对着李陵说道:“我们现在没有战马,没有多余的军队可以给你。”李陵一看汉武帝有让他独领一军的打算,就连忙对着汉武帝说道:“我不需要战马,你只要给我一支五千人的步兵就可以。”汉武帝一听李陵的要求,心里头更肯定李陵是在撒气,就直接大手一挥,答应了李陵的要求。

得到了汉武帝的诏令之后,李陵高兴地带着五千步兵出了关,直勾勾地向着匈奴的领土跑去。这一跑,直接就是两千里地,把一支孤军扎到了“匈奴王庭”的眼皮子底下。匈奴单于一看来了一支步兵,当时就眉开眼笑,以为这些汉人是得了失心疯,给他送武器装备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匈奴善于亲自率领着三万余人的军队,和李陵正面硬碰上了一场。在匈奴善于的预想中,在这种平原丘陵之上,步兵和骑兵的对冲,那肯定就是一个一边倒的屠杀。可是一场仗打下来,李陵手下的士兵没有损伤多少,反而是匈奴这边的骑兵,直接就少了两千多人。

匈奴善于怒火上头,直接就和李陵杠上了。靠着阵地赢过了一场的李陵却并没有接着跟他硬碰,而是一边打一边往后撤,想要把匈奴善于的军队引到汉军触手可及的地方去,然后毕其功于一役。匈奴善于也是真的上了头,李陵一路跑,他就紧紧咬在后面追。哪怕是李陵一轮箭雨下来,自己的人会死伤千余,他也在所不惜。

但是匈奴善于毕竟也不是傻子,跟着跑了几天之后,匈奴善于发现自己已经袁远离了自己的“王庭”,而且原本的三万军队,也只剩下两万出点儿头。反应过来之后,匈奴善于连忙派人出去找援兵,而且为了能够真正把李陵带着步兵给吃掉,匈奴善于直接把“左贤王”和“右贤王”的大军都给叫了过来。这一叫,直接把军队的人数增加到了八万有余。再看李陵的手下,当初的五千人已经死了快一半,只有不到三千人了。

再加上李陵是孤军深入,一应战损物资根本就得不到补充,打到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说是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了。但李陵却并不觉得需要投降,因为他坚信,只要自己能够把这支匈奴精锐引到汉地边境附近,他就能够联合边军把这支军队给吃掉。

李陵是这样想的,对面的匈奴善于在两位“贤王”的提醒下,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为了搞清楚李陵这支“孤军”后面究竟有没有援军,匈奴善于在这之后放缓了对李陵所部的攻击,把原本的不打光不罢休攻势,改为了大包围、小侵扰的计策。虽然这样一来,自己的军队容易在李陵手上吃亏,但是普通士兵死了也就死了,只要自己的命还在,那军队就是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就这样,李陵又把时间往后硬拖了半个多月。半个多月之后,李陵的军队里是一支羽箭,甚至是一件好甲胄都找不出来了。但也正是因为这半个多月的且战且退,李陵还真就把匈奴善于的大军拉到了距离边境只有十余里的地方。

千古悲情自此开始

但是这一天晚上,一个名叫管敢的军侯,因为不满李陵的这种“拼到底”的想法,竟然做出了逃跑的举动。他这一跑,围在外面的匈奴骑兵立刻就把他抓了起来。管敢被抓之后,还不等匈奴人审问,直接就把李陵目前的状况给和盘托出。原本还有些担心的匈奴善于一听,李陵的这支部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了,哪里还肯浪费时间,等第二天天一亮,就亲率大军向着李陵驻扎的地方攻了过去。

此时李陵也知道是自己的队伍里出了叛徒,无奈之下,只好下令让人化整为零,分散突围出去。而他自己则和副将韩延年一起,带着几名亲卫向着敌阵杀去。经过了半个多月的交战,匈奴善于早就和李陵打过几个照面,知道这个人就是这支军队的主帅,当即派人把李陵和他的副将层层围了起来。最后,李陵和副将韩延年因为力竭,无奈被匈奴善于给抓了俘虏。

刚开始被抓的时候,李陵并没有真的臣服于匈奴。虽然匈奴善于为了得到李陵练兵的方法,对李陵是百般礼待,可李陵就是没有心甘情愿的臣服。

可李陵兵败被俘的事情传到了汉武帝的耳边之后,汉武帝大为光火,当庭喝问一个名叫陈步乐的军侯,陈步乐对此事也是一无所知,但是由于此前李陵让他回来传递消息的时候,在汉武帝面前做出了保证。所以在听说李陵兵败被俘,又被汉武帝当庭喝问之后,陈步乐自觉羞愧,便在自己的家中自刎而死。但是陈步乐的死,却并不是结束,而是这场千古悲剧的开端。

李陵兵败一年之后,汉武帝收到密报,称李陵已经完全归降了匈奴,正在帮匈奴人训练军队呢。汉武帝看见了这封密报之后,怒不可遏,直接就下令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儿女一并杀了。可事实上,那个帮助匈奴练兵的人,是一个叫李绪的边城守将,李绪在投降之后,害怕匈奴善于过河拆桥,就主动请缨,给匈奴人当起了教头。

当李陵听说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被汉武帝给杀了之后,一时间如遭雷击,再加上传来消息的人添油加醋,李陵的心里简直是如死灰一般。此后,李陵便是干脆的归降了匈奴善于额,在匈奴单于账下当了个“左校王”,真的帮他训练起了军队。

后来汉武帝驾崩,汉昭帝刘弗陵登基之后大赦天下,李陵当年的好友任立政就专门跑到匈奴去找李陵,想要劝他重回汉朝。可李陵却是直接拒绝道:“我的老母亲和妻子儿女都因为受到株连而死,我的心也已经死去了,从此我的身上是胡人的衣服,头发是胡人的发髻,再也不是那个李将军了。”听李陵这么说,任立政也知道是劝不回头了,在和李陵喝了几场酒之后,便孤零零地回去了。

而李陵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娶了匈奴善于的女儿为妻,把自己的后半生留在了茫茫草原上。直到公元前七十四年春,李陵重病不治,最终死在了匈奴的领地之中。那座在阿巴坎市农场里发现的古墓,应该就是他的墓葬。

结局

其实对于那座古墓的真实主人是谁,当时的考古专家们,还真就没有得出一个百分百肯定的结论。因为在那座汉代古墓中,并没有一般贵族墓葬的必备品——墓志铭。所以即使考古学家们再怎么猜测,也没有办法按照猜测去得出结论。考古毕竟不是儿戏,得有真凭实据,才能够给一座古墓真正“盖棺定论”。

但其实我们真正在意的,其实也并不是这座古墓里,有没有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东西。因为按照墓葬规格来看,除了在当时被称为“左校王”的李陵之外,还真就没有什么汉朝的将军有资格在匈奴人的领地内,建一座这样的陵墓。就连后来兵败,主动给匈奴人投降的“海西侯”李广利,也不过是被一刀毙命,连生存下去的资格都没有。

在那个信息传递极不发达,又君主专制的时代,像李陵这样因为冤屈而失去了家人的人,其实真的不在少数,只是许多的人,并没有像李陵这样,被史书记录下来的资格罢了。仔细想来,还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才是最好的。无论是冤枉还是委屈,都能够得到更为公正和全面的信息,从而进行辩护。所谓有法可依,想来也就是这样了。

西伯利亚发现古墓,墓主人却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人?背后的故事凄惨

在国外发现千年古墓,我国专家赶到后,揭开一段悲惨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罗贯中笔下的司马懿,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懂得韬光养晦,连诸葛亮都对之赞赏有加。不过,...
原创 一... 一、舟过安仁 小时候,上学学过一首古诗,名字叫做《舟过安仁》。诗云: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原创 汉... 汉武帝时期发明的刺史是一个特殊的官职,它的特殊就在于:可以以小官监察大官,而这种制度出现后,效果非常...
原创 有... 喜欢历史别忘了关注搜史君啊! 我们都知道西安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这已获得广泛认同并且是不可置疑的事实...
原创 明... 公元1399年,朱棣因为明惠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而选择奉天靖难,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行造反之举,最终在...
大清皇后被废后回家诞下龙子,皇... 清朝一共历经十二位皇帝,但是却有二十六位皇后,在这之中,只有一位皇后被废。 但转过头来,皇帝就后悔了...
原创 李...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
原创 历... 在1937年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想以中国作为亚洲的跳板,征服中国从而统治世界的美梦,自1931年到1...
原创 终...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遭到了大肆掠夺,被抢走、损毁的文物不计其数,这是毫无疑问的强盗行为。而令人意料之外...
原创 “... 1864年8月7日,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①,被曾国藩下令处刑于江宁,免凌迟,处以斩首,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