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刘湘死后,有人说,他是被气死的;有人说,他是被蒋介石害死的;还有人说,他是被吓死的。
刘湘的死因,多年来传说纷纭……
图|刘湘
刘湘与蒋介石看似亲密,实则互相利用
1920年,四川实行自治。1921年,刘湘被推选为川军总司令、四川省长。至此,他成了四川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1926年,刘湘在四川宣布参加北伐。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国民革命军第21军军长”。1927年,刘湘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
1928年,被刘湘一手提拔起来的辈分大,年纪小的堂叔刘文辉,崛起势头迅猛,与刘湘很快在四川形成了“二刘”局面。
尔后,他接替刘湘当上四川省政府主席后,变得更加飘飘然了。
当时的局面是,刘湘主管四川的军事,刘文辉负责四川的政务。但实际上,双方各有地盘,谁也管不了谁。由于刘湘占着川东水陆交通要道,所以刘文辉从国外买来的军械,十有八九会被刘湘的部下扣下。
图|刘文辉
刘文辉极为恼火,绞尽脑汁地想着怎样夺取运输通道。而刘湘对刘文辉所占据的富庶地盘也是垂涎已久,想着随时把刘文辉赶走,早日实现自己“四川王”的野心。
双方的行径,正应了中国的那句俗语“一山不容二虎”。
狭路相逢勇者胜。刘湘的兵力合计10万多人,刘文辉的兵力合计12万多人。刘文辉虽然在军事上占优势,但在政治上,他却抵不上年长他6岁的堂侄刘湘。
刘湘很会争取国民政府对他的支持,在对蒋介石的态度上,要比刘文辉积极地多。
刘湘善于揣摩老蒋的心思,表示绝对听从“中央”的指挥。蒋介石认为,不管刘湘是真是假,只要他有个靠拢“中央”的态度就不错,反正都是互相利用。
于是,在大小场合,蒋介石都表态支持刘湘。
但刘文辉却不同,他年轻气盛,多次在公开场所对蒋介石表示不满。
1932年6月,为了赶走刘文辉,刘湘制定了一个所谓的“安川计划”,上报给蒋介石。这个计划中,刘湘提出夹击刘文辉,从而解除其武装,占领其地盘,取掉其主席。
四川“二刘”相争,自己正好坐收渔翁之利。蒋介石喜形于色,立刻亲笔给刘湘写信,对他的计划大加赞赏。刘湘接到蒋介石的信后,自然是高兴的。但他又一想,蒋介石会不会也给刘文辉写了信?
图|刘湘
思考再三后,他决定想看看情势再说。一晃两个月过去了,蒋介石见刘湘没有动静,就密电催促:
如能有把握在短期内解决刘文辉,大可便宜行事。
接到电报后,刘湘的底气就大多了。看样子,蒋介石是一心一意支持自己的。刘湘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他说,
“除了我们自己的10万军队外,还有28军、29军、20军、四川边防军等部,加起来大约24万人马,这是刘文辉总兵力的2倍。”
刘文辉为人圆滑,与当地小军阀的关系都搞得不错。此次,他就是要集中各方势力,与刘文辉一决高下。刘文辉虽然知道,为争夺四川权位,与刘湘终有一战,可现在却不是时候,因为他还处在发展阶段。
刘湘也明白刘文辉的军事才能,加之其占领的富庶地段,给他留得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夜长梦多。尽管刘文辉亲自前往刘湘跟前说好话,还打起了感情牌,但刘湘实在难以抵挡悬在眼前的“肥肉”。
1932年10月1日,刘湘部和刘文辉部正式交火。期间,双方打打停停,拉开的时间线长达1年,共动用兵力30多万,死伤数以万计。
战争最终以刘湘的胜利而告终。
之后,刘湘统一了全川,实现了他的“四川王”美梦。收拾完刘文辉后,刘湘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让他指挥四川军阀,共同对付长征中已进入四川的红四方面军。
1933年10月,刘湘调集四川大小军阀,企图在3个月内,消灭活动在川陕一带的红军。刘湘动用了20万人马,分成6路,任命邓锡侯、刘存厚、杨森、田颂尧、王陵基、李家钰分别为总指挥。
刘湘原以为会轻松打败红军,可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刘湘麾下的人数不少,但却非刘湘嫡系。他们都企图保存实力,作战当然不会出力。
为了凝聚大小军阀,刘湘想了一个计谋,那就是让他的“神仙军师”刘从云来担任新设的“四川剿匪总部前方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刘从云。此人幼年时,读了几年书,青年时期与一名术士学了几招术数。刘从云为人聪明,对术数很有研究。平日里,一些富绅、地主来向他求术,他的判语,也都很准。因此,声名渐起,被人称为“刘神仙”。
“刘神仙”的大名享誉全省,前来拜师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弟子遍布全川,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据说“刘神仙”做40大寿时,全川送贴子的多达两万。
据记载:
四川的大小军阀几乎都拜他为师,川军中的营级以上的军官,90%都是“刘神仙”的门徒。这些军阀尽管相互间争来斗去,可是没有人敢对“刘神仙”有丝毫不恭。
刘湘利用“刘神仙”,要各诸侯统一步调,听候自己调遣罢了。
可“刘神仙”上任后,竟然大模大样地举起了指挥刀。一时之间,传为了笑柄。
“刘神仙”见状,赶紧收拾东西乘飞机逃跑了。
刘湘吃了败仗,甚为懊丧,他向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自请辞职。蒋介石接到刘湘的辞职信后,赶紧安抚一番。其实,蒋介石并不是真心挽留刘湘,只不过现下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替他罢了。
刘湘也深知这一点,赶紧把在上海的四川省府秘书长邓汉祥叫回来,商讨下一步对策。
刘湘叫邓汉祥代自己去趟南京,向蒋介石提几项要求。若是蒋介石不答应,他就立马辞职一切职务。
刘湘说了三点:
“一、驻川各部队不听我的命令,而又有一些黄埔学生在川军中挑拨离间,请示应该怎么办;二、目前驻川各军纷纷向我要军费,但川东财源有限,请中央酌拨军费;三、请给我一些军火,如机关枪及炮弹等。”
邓汉祥去到南京后,如实地向蒋介石传达了刘湘的意思。蒋介石很重视,表示要替刘湘做主,谁要是不听总司令的话,总司令有权不经过中央直接将其撤职。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四川除了刘湘外,还没有人能撑得起门面。蒋介石当然不会让刘湘辞职,他还要好好地利用刘湘为他卖命。
1934年10月,蒋介石约刘湘到南京面谈。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后,刘湘有些紧张。他赶紧叫来邓汉祥,商议见蒋事宜。
邓汉祥分析道:
“蒋介石想利用你阻止红军北上,以期望达到川军与红军两败俱伤的愿望。同时,他还会以防堵红军为借口,派重兵入川,达到他掌握四川的目的。”
刘湘叹了口气,说:
“我们的处境相当困难,老蒋和红军,哪个我们都惹不起。只有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下来决定态度。”
尔后,刘湘带着邓汉祥去了南京。一见面,蒋介石就表现出少有的客气,刘湘则故意装着笨拙的样子。此时,双方都藏着800个心眼子。
到了谈话时间,蒋介石派出手下得力干将杨永泰、张群等人,与刘湘谈问题,传达蒋介石大致几条意见:
一、要刘湘组织四川省政府,四川善后督办署改为“川康绥靖公署”,由刘湘兼任主任。
二、现在举国的共产党都要到四川,将决定仍然要刘湘兼任“剿匪总司令”,但以一省的力量担任这个艰巨的责任,很难有把握,蒋介石拟派出10个师入川协助作战。所有入川的中央军和四川各军,统归刘湘指挥调遣。
三、军费和弹药等,中央更应负责。
刘湘早已看透了蒋介石的心思,赶忙拒绝。蒋介石见刘湘的态度坚决,也不想弄成僵局,便打消了派兵入川的意思。最终,蒋介石只派了一个参谋团入川帮助。
刘湘与红军长达3年的较量,终于在1936年春画上了句号。
虽然红军离开了四川,但蒋介石对刘湘这种只围不打,起身送客的做法,非常恼火。
老蒋设计在四川让刘湘和红军决战的计划完全落空了。
刘湘一心动员川军抗日,蒋介石趁机瓦解刘湘军队
1936年夏,陈济棠联合桂系军阀,武装反蒋。蒋介石半夜打电报给刘湘,让他声讨陈济棠。
这时,邓汉祥向刘湘报喜,说四川吃糖的机会到了,这回蒋介石与两广打,必定两败俱伤。不论谁打胜,都非拉拢四川不可。
刘湘问邓汉祥下一步怎么办?邓汉祥说,先发一个冠冕堂皇的通电,对陈济棠、李宗仁的反蒋行为表示谴责,再坐观成败。
刘湘听后摇头,说,蒋介石不打日本人的做法不得人心,我们应该马上响应两广,壮大其声势。若是两广败了,那四川更没有办法对付蒋介石了。
接着,刘湘让邓汉祥起草一个,要两广看上去不是在帮蒋介石,但对蒋介石也必须敷衍。
一份模棱两可,充当和事佬的通电发出后,刘湘立刻秘密召集会议,商讨如何应对两广反蒋的事情。
会上,大多数人表示,应该响应两广,立即行动,包围成都中央军校及重庆行营。
邓汉祥说,他原则赞同,但采取步骤应慎重考虑。说蒋介石一贯以挖墙脚的办法对付各省,陈济棠的部下是否有被蒋介石收买,目前尚难断定。如果我们马上发动,万一两广内部有问题,不战而垮,我们就会引火烧身。蒋介石的矛头必然会转向四川。
刘湘赞同邓汉祥所说,表示看看局势再说。可是散会后,刘湘还是下令派出军队向成都、重庆两地集结,准备相机行事。此举很快被特务获悉,立即上报给了蒋介石。
果不出所料,陈济棠通电不久,他麾下的余汉谋就投向了蒋介石,广东的空军几乎全部被带走了。蒋介石一枪未放,陈济棠就垮台了,连夜逃去了香港。
图|陈济棠
局势骤变,刘湘傻眼了。他赶忙叫来邓汉祥,让他去趟南京,看看蒋介石是何态度?
邓汉祥去了南京后,蒋介石拿着地图气愤地说:
“我对刘湘不错,他竟夜里调动军队,做附和陈济棠反抗中央的活动。”
邓汉祥早已想好了对策,说调兵是为了剿匪,而不是附和陈济棠。他还说,四川情况复杂,反对刘湘的势力不小,他们造谣中伤,在所难免。
蒋介石听后,语气慢慢地缓和下来。对吼,他让邓汉祥转告刘湘:
“过去要是不相信他,四川早就出事了,我是不为谣言所动。”
蒋介石虽然这么说,但内心深处已经和刘湘结下了怨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抗战宣言。老蒋一方面调兵遣将,部署与日作战的军事计划,同时也制定了以四川为抗战战略后方的计划。
可是,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四川王”刘湘和50万川军。
早在6月中旬,蒋介石为了限制刘湘,制定了一个“整军”方案,主要用来压缩四川军队。蒋介石通知刘湘7月1日到重庆出席整军会议。
听说刘湘要去重庆,他的部下大多表示反对。当时就有3个旅长跪在地上痛哭:“司令去重庆就是去赴鸿门宴,万一被扣,我们怎么办?”
经过密商,刘湘认为被蒋介石扣押的可能性不大。到了开会地点后,会上宣布:
1、川军各军缩减五分之一;
2、团长以上军官,由中央直接委派;
3、川军的军饷,每月由军政部员点名发放。
这实际上是蒋介石把川军的用人权和经济权都拿走了。为了不和蒋介石闹僵,刘湘勉强接受了。
“七七事变”爆发的第3天,刘湘即电蒋介石,请缨抗战。此时此刻,刘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抗战之中,可蒋介石还觊觎刘湘的50万大军。
接着,战事还未正式开始,刘湘手下的两个集团军就被蒋介石转到了他人的麾下。
刘湘气急败坏,心想仗再往后打,他其他的部队也会被蒋介石一个个地划到自己的阵营。于是,刘湘拖着患病的身体,坚持出川亲自指挥部队作战。
刘湘神秘之死,遗孀认为是蒋介石所害
11月23日,正在指挥前线抗日的刘湘胃病复发,大口吐着鲜血,昏迷不醒,被送往医院抢救。经过治疗,刘湘苏醒了,他睁眼的第一句就是
“前线战况如何?”
在听到南京已经失守时,他长叹一声,说,我若是不病,南京还可以多守几天,国家的财务可以多转运出来一些。
刘湘的病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逐渐好转。1938年新年,刘湘在汉口医院发表了题为《长期抗战中的四川》文章,末尾写道:
“我深信有四川做抗战的一个忠实的后方,也是抗战到底和最后胜利的保证之一。”
1月13日上午,冯玉祥去医院探望刘湘,两人谈了两个多小时。下午1点以后,刘湘又和何应钦谈话一个多小时。何应钦离开不久,刘湘开始大口吐血,昏迷不醒。
1月20日晚上,医生宣告刘湘不治身亡,终年48岁。刘湘死前,留有遗嘱勉励出征川军,有这样的话:
“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求达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
刘湘死后,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刘湘患鬼溃疡,且身体已经开始恢复,不可能骤然死亡,很有可能是被特务收买医生,下毒所致。
刘湘入殓之后,遗孀刘周书约请刘湘的部下在家中吃饭。苦人陆续到来后,刘周书跪倒在地,痛哭:
“今天来的,都是督办生前的好朋友,好部下,督办是被蒋委员长毒死的,希望你们替他报仇哇!”
刘湘死后,蒋介石下令追认了刘湘为一级陆军上将。1939年9月,刘湘的葬礼在成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