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没杀司马懿是最大错误?但无心做出一件事,也害惨了他的后人
创始人
2024-11-24 02:25:58
0

原标题:曹操没杀司马懿是最大错误?但无心做出一件事,也害惨了他的后人

说起三国时代的“曹操”,可以说他是魏蜀吴中权势最大的“奸雄”,同时也是三国中最具实力的诸侯;可是蜀汉崛起后,以诸葛亮为首的一大批人才辅佐刘备,曹操的势力扩张才停滞一时;但这并不影响“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雄才大略的人物,就连诸葛亮也在其《出师表》中赞叹“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诸葛亮代表的是蜀汉,“曹魏”自然是其敌对一方;但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下,诸葛亮尚能如此赞叹“曹操”,足可以证明他的雄才大略。当然,“曹操”再如何雄主,其帐下也要有一帮能臣猛将帮衬,这其中“司马懿”当属众人翘楚;世人皆以“司马懿”与孔明为宿敌,也说明了他的经天纬地之才。可惜的是,曹操爱才却看走了眼,虽半生防范“司马懿”,可到头来还是让他有机可乘;最终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不仅将曹氏一门斩尽杀绝,而且其子孙还将曹操一生的奋斗成果全盘接收。

如果强说“曹操”一生最大的错误,恐怕“不杀司马懿”当属第一致命之处;当然这么说还是有些牵强,毕竟“司马懿”不逊于孔明,既有经天纬地之才,又善用“熬”字诀,人家凭本事活着,曹操数次要杀也要找个理由不是?可说来说去,司马懿与诸葛亮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愚忠”,一个懂得弄权自保;或许最初的“司马懿”独揽大权仅是为了免去性命之忧,但也确实为子孙“篡位自立”铺平了道路。

因此世人多以为“司马懿”算计了曹操,最终将曹氏江山夺为己有;其实天下本如此,历代王朝皆有更替,司马懿即使是“坏人”,但也算是凭本事夺来的江山。不过到了“司马懿”子孙时情况就变成了急转直下,这其中还跟曹操当年的无心之举有一定关系;也正是“曹操”这个本不针对司马氏的举措,却害“司马懿”的后代尝尽了苦头。

当年“官渡之战”后,袁绍的覆灭预示着曹操基本掌控了北方大部;后又用“郭嘉”征讨乌桓等,北方大部基本平定。表面上的确如此,其实最初的北方局势十分复杂,尤其是以塞外匈奴、鲜卑等各部闹腾的很凶;为此曹操十分头疼,也曾派兵数次平叛。但是自汉刘邦起,塞外匈奴与中原的征战就从没停止过,虽然汉武帝曾一举消灭了匈奴大部,但残余的匈奴族人仍不甘屈服;在“曹操”看来,胡人就是养不熟的贪狼,中原兵强马壮时,他们不敢乱来,一旦中原发生战事,胡人必蠢蠢欲动。

北方胡人屡次作乱牵制了“曹操”大批军队,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夺取中原的进度;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一问题,“曹操”提出了迁胡人入中原的计划。前面已经说了,自汉武帝削弱匈奴力量后,如今的胡人其实已经不能和汉初的匈奴相提并论;因此“曹操”就将匈奴中几股势力较大的部族迁入中原;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曹操”就是希望这些匈奴人能被中原百姓同化,即使有战事也基本在曹魏大军的包围之中。

不仅如此,“曹操”做的更绝,还把迁入中原的胡人又划分为五个部落,而且还将族中“太子”留在身边,名为征用实则软禁;不得不佩服“曹操”的大智慧,此举果真将滋扰中原数百年的匈奴人治的服服帖帖,甚至此举后近百年都没有大的边境叛乱。这么看“曹操”迁胡人入中原应是大功一件,可凡事有利就有弊,入中原的匈奴人并没想象中的老实。

迁入中原的匈奴各部中有一个叫“刘渊”的首领,此人不入中原还好,一入中原更对面前的花花世界垂涎三尺;当然“刘渊”也遗传了匈奴人的彪悍性格,眼见中原繁华自然心中蠢蠢欲动。后来“刘渊”不断暗中培植势力,曹操、曹丕、司马懿在世时匈奴人当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随着“司马懿”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后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刘渊”的机会终于来了。

“司马懿”的后代是一代不如一代,但是“刘渊”却有个好儿子“刘聪”;“刘聪”虽生在中原,却深受其父灌输的匈奴思想教化。因此“刘聪”自幼既精通中原的诸子百家,各类典籍,同时也是一位彪悍的疆场英雄,真可谓“文武全才”;司马家和刘家这么一比较,很明显的此消彼长,就在永嘉五年,“刘聪”继承父亲遗志,挥匈奴大军一举攻破了西晋国度“洛阳”,并将晋怀帝“司马炽”俘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

事情还没完,“刘聪”占领了西晋都城尚不满足,又挥师南下拿下长安,还把西晋最后一任皇帝“司马邺”擒住;说到这里西晋正式灭亡,同时也正式开启了中原的一场浩劫,也就是“五胡十六国”的时代。至于“司马懿”的子孙,以“司马邺”为例,竟沦落到“奴隶”的下场,最终死在各种非人虐待之下;这么看也算为曹操报了“司马懿篡位”之仇,可毕竟已是朝代更替,基本也与曹氏没什么关系了。

究其根源还是当年“曹操”迁胡人入中原惹的祸;当然,近百年前的“曹操”肯定不知道会有这些事情发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原创 李...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二月到六月,招兵买马、肃清太原、驱赶突厥,然后七月筑台誓师,正式起兵“匡...
录尚书事,中书监,侍中……两晋... 1、丞相(或相国): 很少设,且大多为权臣称帝前给自己加封的。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武则天和李治两人,谁先动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与李治的感情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的结合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对唐...
原创 中... 商朝(约前562年—约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它推翻了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
原创 美... 西方政要赞其“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斯大林惊叹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美国各届总统更是给...
西安新发掘古墓葬3000余座,... 据“发现长安—西安考古三十年” 学术研讨会上消息 2023年到2024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
原创 一... 提到爱新觉罗,大家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高贵的皇族,这是一个专属于清朝皇室的姓氏。这一满族姓氏的含义是如...
原创 清... 前言: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论诗五首》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距离我们...
原创 清... 说起清朝,相信很多人非常愤恨吧,毕竟乾隆闭关锁国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国家落后,才会发生近代那段屈辱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