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将盐水浸在棉衣里,其原型其实在井冈山
创始人
2025-07-29 10:32:30
0

编辑搜图

《闪闪的红星》

1974年10月1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电影生动讲述了1931年至1938年间,主人公潘冬子在其生活的柳溪镇一带,与当地土豪胡汉三之间展开生死斗争,并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传奇故事。

编辑搜图

潘冬子与胡汉三

《闪闪的红星》中,盐水浸棉衣确有其事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北上长征之旅,在打土豪分田地斗争中侥幸逃脱的胡汉三,也随国民党军返回柳溪镇,并以地方民团团长的身份在当地实施白色恐怖。潘冬子配合留守的红军游击队积极展开斗争,还利用自己少年儿童的身份到敌占区活动,搜集情报和物资。

其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就是潘冬子“化盐成水”,他先将走街串巷换来的食盐用开水化开,然后倒在棉衣里,让棉衣将盐水充分吸收,从而躲开国民党军哨兵的搜查。事后,将棉衣再次用水浸泡,并将水煮干,重新获得宝贵的食盐。其实,这一事件的原型并不是发生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而是更早的井冈山时期。

编辑搜图

盐水浸在棉衣里

井冈山时期,群众想尽办法为红军送盐

从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开始,周边湘赣的国民党军就将食盐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严令一粒盐也不能运进去。为此,国民党军还在进出的所有通道、大小路口统统设立哨卡,严密盘查,使得井冈山地区迅速成为那个年代全国吃饭最清淡的地区。

因为缺乏食盐,许多红军官兵身体出现状况,讲话时中气不足,不得不借助大量手势;训练时浑身无力,脚就跟时刻踩在棉花上一样。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广大革命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加入食盐的运输战中,躲避检查的方式也层出不穷,有的把盐块藏在竹筒内、篮子底下,还有的制作双层水桶,就放在夹层里。

编辑搜图

根据地食盐匮乏

编辑搜图

红军在井冈山上

“化盐成水”的原型第3次送盐时被逮捕

但敌人盘查的越来越严,运盐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时任茅坪(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茅坪乡)工农兵政府妇女委员的聂槐汝发明了一种新的运盐方法,她拿出平时舍不得穿的新棉夹衣,在盐水中浸泡后放在火盆上烤干;第二天,就穿着这件棉夹衣假扮成回娘家的媳妇,躲过敌人的盘查,找到红军队伍。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种巧妙的方法并不能长久瞒过敌人,当聂槐汝第3次进山送盐时,还是被敌人发觉并逮捕,一番严刑拷打后,年仅21岁的聂槐汝被枪杀。《闪闪的红星》拍摄期间,编剧王愿坚就以此事为原型,创作了潘冬子送盐进山的场景。

编辑搜图

聂槐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有因为各种原因上梁山的好汉,这一回我们重点说几个没上梁山的人物,其中主要以被鲁达三拳打死的镇关西郑屠...
原创 张... 张郃看不起张飞,为何一看到赵云却却不战而逃?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看过三国的读者可能都知道,三国中实力最...
原创 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原创 诸...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是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在刘备夺天下的时候,给刘备出了不少...
原创 刘... 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上对于刘伯温的死并没有记载。民间传闻各有说法,有人说是被朱元璋派人害死的...
原创 从... 朝鲜大臣 日本学者丸山真男指出,因为朝鲜和中国的接近,这注定了朝鲜受中国影响是洪水式的。这句话的意思...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 清朝末年,闭关锁国已久的清政府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面对外来侵略者的洋枪大炮,大清风雨飘摇。 危难之...
【历史趣谈】西施的“迷弟团”:...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不仅以美貌闻名,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帝王和文人。那么,西施究竟有...
原创 叶... 叶伯巨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官员,出生在浙江宁海,在洪武年间以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为平遥训导,对于经学比较...
原创 赵... 网上一直有关于“赵云为何不受重用”的帖子,有人认为赵云不受重用是因为能力不足,有的则主张赵云并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