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河北籍上将徐信的故事。
徐信(后排左二)
30岁时的你在干嘛?可能是忙着加班挣钱或者忙着深造并为不断后退的发际线担心吧?徐信将军30岁时就已经是指挥一万多人马的187师代理师长。这位河北灵寿籍将领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一战成名。
当年的铁原阻击战,傅崇碧麾下的63军有三个师,其中之一的就是徐信的187师。在赴朝之后不久,187师师长刘光裕因伤不得不回国休养,徐信临危受命担任了师长,这给了他成名的机会。
被俘虏的敌军
战斗中,187师在炮火掩护下渡过临津江,随后他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大胆穿插,战斗中,志愿军重创英军王牌第29旅,全歼格罗斯特营和一个炮兵队和一个坦克连。19兵团通令嘉奖并授予187师“猛插分割”锦旗。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通电全军表扬187师的战绩。
当年的战斗中,二连的战士刘光子一个人就俘虏英军63人。后来,连知道这件事的斯大林都感到不可思议。一支部队的品格塑造和指挥官的个性有着直接联系。当时的徐信才30岁,但是他已经是有14年战斗经验的老战士。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徐信善于动脑善于总结,所以他升职速度快,而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
完成了掩护全军任务后,187师向着汉江对岸北撤。但是敌人是机械化部队,行进速度快,志愿军靠着顽强意志和脚底板,到底还是不如敌人快。187师被敌人掐断了后路。
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徐信再度发挥了机动灵活的指挥战术。他知道“联合国军”来自不同国家,步调不一致,敌人严密的包围圈之间肯定有空隙,冷静下来的徐信命令部队在敌人的空隙之间来回穿梭,避免了和敌人部队的正面接触。
刘光子
在这过程中,徐信艺高人胆大,他下令部队卸掉伪装,在敌人的飞机侦查下大摇大摆地过江。而敌人的侦察机居然“放过”了志愿军的战士,187师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原来,志愿军为了避免敌人的空袭,惯来会在夜间行动。徐信知道,如果夜间向对岸敌军进攻,那势必损失巨大还会暴露主力位置。徐信知道,如果以自己的疲惫之师对应敌人的部队,那将是“添油战术”,是得不偿失的。他下令卸掉伪装,敌人看到这样毫无顾忌的军队,就误以为是南韩的“友军”,靠着这样胆大的操作,187师顺利通过了敌人的严密防线。
刘光裕少将
战后,表现出色的徐信被选派到苏联的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深造。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徐信于1957年回国。徐信的军衔在1964年晋升为少将,他后来出任过军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1988年,徐信在第二次授衔时获得上将军衔。
老将军戎马半生,是河北籍优秀将领的代表,他对新中国建立立下的赫赫战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傅崇碧少将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