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所有百姓都在欢呼雀跃,唯独蒋介石一人惶恐不安,他清楚大势已去,此时若是再不逃离很有可能会遭到清算。
思来想去,蒋介石最终决定退守台湾,但在他退守台湾的过程中却不敢直飞台北,而是让飞机降落在高雄。
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
1949年年初,蒋介石命令蒋经国务必按时完成定海机场的修建,当时就连蒋经国都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执着于机场的修建。
1949年7月,蒋介石带领自己心腹嫡系部队,通过定海机场退守台湾,12月蒋家父子二人更是乘坐“中美号”逃往台湾。但在这辆专机逃往台湾的时候,蒋介石却选择了降落在高雄,不敢直飞台北。
自1948年12月开始,蒋介石手下带领的国民党军队在我军层层包围之下节节败退,但此时蒋介石依旧贼心不死,他心中清楚国民党气数已尽,共产党才是大事所归,此时便想要“谋退路”。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更是损失150多万兵力,蒋介石和国民党一些高层官员商量,要退守何处,最初蒋介石心中属意于大西南。
地势上的优势可以让他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更是能够形成进可攻,退可守,方便他日后收整兵力,卷土重来。
但蒋介石却发现了一个新问题,虽然地势上的优势可以给他带来极大便利,但是当地也有一些残余军阀势力,并不愿意归顺于国民党,若是两方争执起来,恐怕会断绝自己最后一丝生机。
还有人想要蒋介石带领精锐逃往海南,海南虽没有残余军阀势力,但是当地的条件却不足以让蒋介石养兵,作为一个短暂的歇脚之地尚且艰难,若是长久发展下去海南更不适合。
正在蒋介石纠结之时,张其昀提出了可以退守台湾,1946年10月,蒋介石曾经和宋美龄为了庆贺台湾光复亲自考察过当地情况。
而且台湾常年处于殖民状态,对于党派的归属感不强,再加上当时蒋介石和宋美龄深受台湾百姓的欢迎,蒋介石若带领国民党退守台湾立足之地便稳了。
蒋介石不敢直飞台北
为蒋介石提出退守之路的张其昀师从竺可桢,更是被誉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鼻祖,毕业后工作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蒋介石身边最信任的笔杆子,陈布雷。
二人之间本没有交集,一次陈布雷在写作上需要查阅有关于地理学的资料,恰巧张其昀就在旁边,他对陈布雷所提出的问题脱口而出,陈布雷当时就觉得惊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他攀谈。
在交谈的过程中,陈布雷发现张其昀才华横溢,对于人文地理知识更是烂熟于心,二人相见如故,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后来1927年陈布雷加入到国民党的队伍中,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嫡系,为了辅佐蒋介石成就大业,陈布雷便将张其昀引荐给蒋介石。
很快,蒋介石折服于张其昀的才华,更是在多次作战中,听从张其昀对地势的分析来判断是否追击,果然多次大获全胜,对其更是信任。
1948年11月,陈布雷看透了蒋介石的野心和自私,选择将唯一的女儿托付给周总理后自杀,张其昀则为蒋介石退守台湾出谋划策。
一来是因为台湾地理位置足够阻止我军在空军优势薄弱的情况下追击,二来因为台湾和大陆隔海相望,蒋介石若是想将多年来搜刮的财富运送到台湾也极其方便。
而且蒋介石若是贼心不死,想要卷土重来的话,台湾无论是地势还是气温都足以让蒋介石屯兵种粮,也适合国民党长久发展。
但蒋介石却未曾选择直飞台北,在台北坐镇的虽是蒋介石的嫡系心腹陈诚,但此时蒋介石却不敢对陈诚无条件信任,哪怕陈诚是台湾的军政长官,为了蒋介石多年鞍前马后。
来到黄埔后,陈诚并没有机会成为蒋介石的嫡系,一天晚上蒋介石巡视,发现有一个屋子中点亮微弱的灯光,正想发怒推开门,却发现陈诚在读《三民主义》,心中大喜。
蒋介石抵达高雄
第二日蒋介石便将陈诚升为少校炮兵队长,陈诚也未曾想过自己会突然得到蒋介石的亲眼,但若没有蒋介石的亲口升职,恐怕他一生在黄埔也没有出头之日。
1929年,唐生智带领10万部队对抗蒋介石,蒋介石危难之下,调陈诚带兵支援,多亏陈诚及时支援,才间接救了蒋介石一命,此战过后陈诚彻底成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后来蒋介石为了笼络陈诚,还让宋美龄将干女儿嫁给他,二人之间亲上加亲,陈诚更是愿意为了蒋介石肝脑涂地。
在我党第4次反围剿斗争中,陈诚兵败将届时一贯处理方式应该先追究其责任,再谢其兵权陈诚正是心中惶恐忐忑,可谁知蒋介石非但没处理他,反而鼓励支持,后期更是给他升职为庐山军官训练团教育长,后期陈诚一路做到了参谋总长。
但在1948年11月,一直支持蒋介石的美国却动了要将台湾纳为己有的心思,蒋介石虽然想要一家独大,但是却秉承着一个国家的选择,不愿意将台湾拱手让人。
于是1949年2月,美国人便把目光放在了位高权重的陈诚身上,若是陈诚愿意配合他们的计划,每年会资助给台湾2,500万美元,更是会全力支持陈诚取代蒋介石。
蒋介石自然是知道这个消息,他若是来到台湾后,就相当于将自己的生杀大权交予陈诚。
虽然陈诚最终拒绝了美国人的橄榄枝,但蒋介石却不敢轻易踏足台北。
直到1949年5月,蒋介石抱着试探的态度想要将着陆点定为台北,给陈诚发了一封电报,可谁知一向对他十分热情的陈诚此时并没有及时回复。蒋介石这时候也彻底断了直飞台北的心思,转而前往高雄。
在台湾坐稳了位置的蒋介石为了防止陈诚背叛自己,便不遗余力地架空他手中的权力,逼迫陈诚退出军界。
这也是蒋介石为何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他由始至终都不是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从头到尾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和私欲,只有心向人民的军队最终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