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评价魏忠贤:“
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
!”
梁启超评价魏忠贤:”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
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筲,无足比数。
历史上对于魏忠贤的评价都是清一色的认为此人为国之奸贼,用它来比喻赵高、秦桧、李林甫等。其中原因有且以下几点:
其一:魏忠贤少年时本来是一个恶棍,万用时因赌输自阉入宫,事中官魏朝,得识熹宗乳媪客氏,并与之私通。
明熹宗即位时,客氏封奉圣夫人,而魏忠贤任司礼秉笔寺人兼提督宝和三店,以善导帝倡优伎乐及狗马射猎得帝信赖,命兼掌东厂。手中有了权利后,
他们在宫中树党揽权,排斥不依托的阉人,欺压妃嫔,以至诬害皇后和耿直的大臣,独断国政。他逐魏朝,杀王安,结王体乾、李承贞为羽翼,诸阉人皆桀骜不驯
。继而结大学士沈榷为外助,复引其公家魏广微入内阁,由此势力日盛。
其二:熹宗在位时期,东林名流痛处朝政,力持清议,邪党多被废斥。被黜者多趋附魏忠贤,遂结成死党,
致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
。
大臣、监察官员七十多人上章揭露魏忠贤,魏忠贤在阉党官员怂恿下,多次衰亡大狱,杀害了杨涟、攀附龙等一大批东林党官员,刷洗处所和处所的异己者,而在内阁、六部、遍地督抚中遍置死党。天下刮起了一股
为九千岁魏忠贤树碑立传、大建生祠的歪风。魏忠贤百口族也都遭到封荫,侄子代天子掌管最隆重的祭六合、太庙的典礼。
历史上对于魏忠贤的评价其实是由于魏忠贤与控制舆论的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而使他的坏处被无限放大了,也就是说历史的评价被掌握在了哪些人手里。但是无论如何魏忠贤在事关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上,还是很讲原则,也从未有过犯上作乱之心一心是为朝廷着想的。
那么他具体对大明有哪些贡献呢?
1.宁锦之战时赵率教在锦州苦苦支撑,在锦州破在旦夕的时刻,满桂公然违抗袁崇焕的不抵抗命令,主动出击,冒死解救锦州。
事后
魏忠贤论功行赏,升了
东林党
血战有功的满桂、赵率教的官,而罢免了
为自己修生祠堂
畏敌避战、不救锦州的袁崇焕
,
这也是为什么天启朝后期关外局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2、其实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想想为什么
魏忠贤当政时关宁防线得以组建,基本上没什么人造反,孙承宗修关宁防线不缺钱,
而东林当政后关宁军守防线却很紧张,国内屡次造反。
3、魏忠贤
用人方面也不会任人唯亲,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是任用有能力的人,
魏忠贤用的兵部尚书赵南星、孙承宗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等,都是直臣、能臣,
但是他们都是是骨子里和自己作对的。到了天启晏驾前为了抢班夺权的根本利益,才临时起用了自己的私人崔呈秀,并匆忙让自己的心腹刘廷元替换掉屡与自己作梗而将要去南京赴任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的袁可立。
(4)从经济方面来看,魏忠贤执政几年,
坚定地延续了万历的矿监政策,极力向中上层征税,使帝国不至于被财政拖垮
,崇祯上台重用东林党,撤销了这一政策和加征三饷反而从侧面肯定了这一政策的可行性。东林党反对向士绅纳税,反对向商人手工业者和矿主纳税,代表了大地主和城市资产阶级,矿业主的利益。但这实际上变相使帝国财政匮乏。
(5)魏忠贤为了支持袁崇焕稳定辽东,
用自己的私产资助辽东战事兵器马匹等物品
,这在历史上的官员中其实是少有的。两浙受灾,魏忠贤主张,免除为皇家输送物品的专营户向内库交纳的孝敬费用。(征用物品入库,须交纳小费,以便验收合格,这是明朝管库太监创制的恶例。)
(5)其实没有证据表明
魏忠贤在执政时有过侵害百姓,肆意杀民的行为
,和刘瑾、严嵩等人相比贪得实在不多,就算相比权势也没有多大,况且执政时间也不过区区三年多,要说为祸甚烈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8)
魏忠贤为前线筹集马匹。
辽东战事吃紧,急需马匹。依明朝旧例,大臣有特殊贡献者可赐给在宫中骑马的特权,不过,作为条件,骑马者逢年过节要向皇帝进献好马一匹。魏忠贤就一下子赐给几百名太监在宫中骑马的特权,而后就不断地降谕旨让他们进献马匹,这也是算是为边防做了突出贡献了。
综上所述,魏忠贤确实对明朝末期朝政影响颇广,但是那他和赵高、秦桧等人相比实属不该,不然朱由效临死时也不会拉着他弟弟朱由检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很明显魏忠贤在国家大事,以及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中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