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沫若一生做的错误决定,挖掘明皇陵,尸骨和文物大受破坏
创始人
2025-07-28 14:02:50
0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史学家、诗人,也是中国有名的文坛巨匠。他的一生写下多部优秀的著作,饱受赞誉,但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做过一件事,让他很受争议,那就是他建议并参与了挖掘明皇陵。挖掘出来以后,导致大量文物被毁。这是怎么回事呢?

1955年初,考古专家们在北京昌平发现了明定陵的存在,这里埋葬的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朱翊钧。在当时,郭沫若正担任我国历史研究所所长,具有决定古墓的挖掘权。考古学家们对是否要挖掘的态度并不一致。

有的人认为,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挖掘出文物很难得到妥善保管,应该继续在地下保存;也有的人认为,既然人们已经发现了明定陵,挖开这座陵墓就有可能让明朝的历史更加清晰,一些未解之谜也就能够得以解开。大家各执一派,最终郭沫若力排众议,敲定挖掘明定陵。

这个决定在我们如今看来,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当时的设备条件不足,明定陵的规模却非常庞大,这个陵墓的主人曾经在明朝上是一个响当当的皇帝。就是他开创了“万历中兴”的新局面,他也是在明朝历代皇帝中,做得最稳的那一个,自然他的陵墓规模也非常庞大。

当人们把陵墓挖掘开以后,里面庞大的建筑体系令大家很吃惊,占地面积高达18万平方米,而且里面的文物数不胜数,珍藏着各种金银珠宝,器具用品等珍贵文物整齐排列。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数量达到3000多件。

可是,挖掘出来跟保存下来完全是两码事。在对明定陵挖掘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成熟,很多文物都遭到了永久性的破坏。比如一些本来在陵墓中保存的非常完好的丝帛衣物,重见天日时,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直接风化掉了,还有不少精美的瓷器和金银饰品,一遇到空气,就被迅速氧化,出土不久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害。

更可怕的是,文化革命时期,明定陵也遭到了不小的冲击。一部分人闯入了明定陵的地宫,不仅把皇帝和皇后的遗骸扔了出来,还带走了大堆的画像。陵墓现场一片混乱,如果郭沫若当时没有拍案决定挖掘,那么很有可能明定陵就不会遭此一劫。

有传闻说,郭沫若挖掘明定陵是有私心的,这源于他的祖上的关系。郭沫若的祖上应该是郭子兴,朱元璋曾经追随过他。朱元璋起义以后,直到做了皇帝,都离不开郭子兴的提拔和辅助,但是当朱元璋坐稳了皇帝后,为了防止功高震主。在郭子兴病逝后不久,就抄了他的家门。幸好,郭子兴的一个儿子发掘苗头不对,早早跑路,找了隐蔽的山区隐蔽起来,这一脉便是郭沫若的家族。

也许郭沫若当年同意挖掘明定陵,有他私心所在,但无论如何,这座优秀的文化瑰宝一旦被破坏了,就就再也回不来了。希望我们后人能够谨记这次惨痛的教训,好好保护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木工打孔机器 木工数控开槽机:... 木工打孔机器:家具制造的基础装备解析 木工打孔机器作为家具制造过程中的基础装备,看似简单却承载着连接...
富乐华申请一种超高导热多层陶瓷...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富乐华...
苏州芯合半导体申请超韧耐蚀长寿...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芯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良固住工取得发泡陶瓷墙板运输防...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良固住工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发...
银洋陶瓷取得陶瓷基板印刷用定位...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常熟市银洋陶瓷器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新书刚上市就出盗版电子资源,译... “我翻译的书,出版连半个月都没有,样书还没收到呢。盗版电子资源已经出现了。这未免也太速度了吧。”近日...
新书推荐 | 每周新书【第2期... 题名:罗马与剑:战士和武器如何塑造罗马历史 作者:(英)西蒙·詹姆斯著,洪泓译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科学与科学家...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刘颖颖)7月25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开幕。在河南馆,中...
锐仕方达创始人黄小平新书《猎变... 2025年7月25日,锐仕方达创始人黄小平创作的新书《猎变》在吉林长白山白溪山庄举行新书发布仪式,锐...
丰宝斋:轻松变现名人字画,专业... 家中所藏的几幅名人字画,历经多年珍藏,纸角已因频繁摩挲而沾染了岁月的温度。如今,或许是时候考虑让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