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间的转折点萨尔浒战役,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7-28 13:04:00
0

萨尔浒之战是大明万历47年发生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的一场决定性战役。面对后金努尔哈赤的崛起,明朝集中了10万兵力,以杨镐为统帅,分四路大军进攻。努尔哈赤采取了“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先后歼灭了三路大军,彻底击败了围剿的明军。

萨尔浒之战经过地图

萨尔浒之战标志着明朝对辽东地区统治的崩溃,也使得努尔哈赤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正式在东北站稳了脚跟。面对近6万余人的八旗兵,为何10万大军的明军却惨败呢?

萨尔浒之战

第一,军队战斗力薄弱。明朝末年,文贵武贱已到巅峰。六七品的文官甚至可以对一二品的武将大员颐指气使,动辄呵斥。武将毫无地位。因此明军战斗意志普遍较弱。

而明朝末年,军队逐渐私有化,普通的士兵甚至连温饱都无法解决。他们装备极其落后,穿着如同乞丐,这样流民一样的部队自然不可能有多大的战斗力。而最精锐的明军部队则属于军将的私军,也就是家丁。这些家丁人数很少,虽然战斗力不错,但人数仅占1/10的家丁部队,无法对一场战役起决定性作用,更何况,武将们通常视家丁为私产,并不轻易舍得使用家丁部队。

萨尔浒之战

而八旗刚刚崛起,本身是渔猎民族的女真人,性情凶悍,战斗力强大,努尔哈赤将其编为八旗,系统化的训练和指挥,更加充分的发挥了女真人的战斗力。因此单纯战斗力而言,普通明军并不如八旗兵。

努尔哈赤

第二,总指挥杨镐的懦弱无能。在萨尔浒战役之前,努尔哈赤甚至已经知道了杨镐四路大军的进兵路线。因此努尔哈赤可以从容指挥八旗,各个击破。而杨镐不过是攀附其党上台的人,他毫无军事才能,却依然被明朝政府任命为总指挥。对比军事强人努尔哈赤,根本不是对手。

第三,军事指挥系统的运转失灵。万历多年不上朝,使很多政府部门无法正常运转,其中就包括空缺了兵部尚书半年之久的兵部。没有兵部的协调指挥,动员10万人的庞大战役指挥失灵,筹备混乱,军事情报不断被泄露。而这10万大军,来自全国各地,彼此战斗力差异巨大,也毫无协调指挥,无法密切配合。

万历皇帝

第四,国库空虚,士兵粮饷皆不充足。万历三大征,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也将万历中兴所积攒的财富耗用一空。国库空虚,萨尔浒之战的300万两军费,甚至通过加税才能勉强凑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汉纪》记载“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刘邦出身低微,本与皇帝之位无缘,但是在秦的暴政之下刘...
原创 朱... 24岁的苏坦妹绝对是当时乱世名姝,不仅人长的美貌绝伦,更是才华横溢,她经常参加兰溪会,吟诗作赋,高谈...
原创 朱...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开国皇帝里,朱元璋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从一个乞丐,和尚,到最后建立大明王朝,其中的苦...
原创 朱... “名人效应”指的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出现时自然也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且连带着与名人相关的东西也会获得...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开国皇帝之中,是比较心狠手辣的。跟着他一起打拼,创建明朝的功臣,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原创 朱... 一、朱元璋的破局和做局 所谓:谁做得局,谁就越懂其中玄机。朱元璋从手捧乞讨碗,到坐拥大明江山,可谓是...
原创 朱... 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有傲视群雄、安定天下的文才武略,尤其朱元璋作为唯一一名由南至北统一中国的...
原创 朱... 公元1353年,朱元璋走出皇觉寺,参见了红巾军。在濠州红巾军中,他得到了元帅郭子兴的重用,并且迎娶了...
原创 陈...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一段话“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大业...
原创 朱... 车裂之刑,俗称五马分尸,古代能受到此刑的其实是少之又少,那身为大明王朝的状元陈安为什么遭受了如此严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