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清官,然而并非是所有的清官都可以安享晚年,刘墉之父,大清重臣,刘统勋堪称一代清官,为何会被乾隆抄家?
乾隆帝对刘统勋的评价非常高,“十余年黄阁,总兼部务仍叶,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刚劲,进者无私感,退者安其命,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据相关书籍记述,刘统勋做官40多年,他没有受贿过一两银子。在此40年间,他一心一意为普通百姓做事情,这也怪不得,在那时候他可以获得乾隆的器重,自然乾隆器重他并不仅由于他这个人有能力。也有便是乾隆每一次任他就职的职务,他都可以把任务完成得特好。
事儿突发在乾隆皇帝二十年,也就是1756年。这一年,清代西北边疆地区发生了一件大事儿,本来归顺清代,封号为亲王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启动叛变。乾隆帝闻讯后,马上勇冠三军,另外派刘统勋前去陕甘办理军需事务管理,“永常目前督办恶性事件,不可以专办陕甘省长事务管理,着刑部尚书刘统勋驰驿前去,协作申请办理”。
殊不知就在这个时候,阿睦尔撒纳率军围攻清军,清代盟军主帅班第、鄂容安兵败自尽,萨喇尔被俘虏,基本上全军覆灭。作为南街定西大将的永常赶紧率军撤往巴里坤,因为担忧军力不够,他向刘统勋求助,规定将陕甘的部队调去前线。刘统勋获知盟军战情应急,因此给乾隆帝上一封奏章,想不到却火上浇油。
刘统勋奏章的具体内容是,规定皇上容许精兵撤到哈密,以备后计。殊不知因为城市问题,乾隆帝都还没获得班第、鄂容安兵败自尽的信息,因而他十分发火,斥责“刘统勋作此诸多乖谬之语,耽搁国防。且班第等在伊犁系申请办理军务重臣,刘统勋并不与永常亟谋安接台站,竟奏请退还哈密,而置班第相当于不谈。”
最终乾隆帝决策惩处刘统勋等,“刘统勋著革职,孥解来京治罪。伊子刘墉亦著革职,孥交刑部。永常子额勒登额著革职,在军营效力。永常、刘统勋在京诸子,并著孥交刑部。所有各本旗籍及任所赀财,并著查出,为偿补军需马匹之用。”,不但刘统勋被免职治罪,他的大儿子刘墉及其在京的大儿子全被拘捕,下到刑部牢房当中。
除此之外,乾隆帝还一声令下抄家,将刘统勋家的资产所有没收,“为偿补军需坐骑的用处”。就在刘统勋全家人命悬一线之时,乾隆帝在十六天后,又公布了一道谕旨,“刘统勋在汉大臣中,平日尚奋往任事,朕于万无可宽之中,求其一线可生,予以自新之路。刘统勋著从宽免其治罪,发往军营,交班第等,令其在司员内办理军需,效力赎罪。”
乾隆帝迅速就获知事件的具体情况,而后完全饶恕了刘统勋一家,于乾隆皇帝二十一年六月,再一次任其为刑部尚书,承担治理工程项目。自此,刘统勋的官运还算成功,一直保证领班军机大臣,变成清代的第二号角色。即便像刘统勋那样的清官,也在所难免被治罪,简直伴君如伴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