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五四”前后的诸多论述中,“生存”是最为核心的概念。鲁迅对“生存”的重视和使用辐射到了诸多议题,他既用之改革家庭,又以之作为反传统、革新思想的依据。
10月20日,“鲁迅文化周”系列活动之“大师讲堂+新书发布会”第四场活动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孙尧天正向观众解说个人著作《"本根"之问鲁迅的自然观与伦理学(1898-1927)》的相关内容。
在这场颇具学术意味的分享活动中,孙尧天向观众解说了鲁迅对进化论的感受,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伦理等,并与现场观众开展交流。
王先生曾在家乡高校讲授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课程,此次看到公众号的讲座信息特意来到现场取经。王先生表示,这场讲座让他有了多一个角度看待鲁迅,收益颇丰。
据了解,今年“大师讲堂+新书发布会”活动期间,邀请了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鹏程、羊城晚报高级编辑吴小攀、中国作协会员张守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孙尧天四位专业人士携带个人新书前来分享,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鲁迅。
此次活动由鲁迅文化基金会发起,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鲁迅文化周来到了第七年,期望通过高水平的文化对谈,吸引更多喜爱鲁迅的读者走进大师讲堂,共同追忆鲁迅史迹、品读鲁迅作品、感知实践鲁迅精神,并进一步提升“鲁迅文化周”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记者:何娉
来源: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