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毛主席的主持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顺利召开,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主席就提出过成立政治协商部门。但是在蒋介石和美国人的暗箱操作之下,这一次的政治协商会议就此流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以最高票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在产生的新一届政治委员名单中有多个党派的代表,其中也有不少国民党的代表,但是有一个人争议却特别大。早年期间曾经反对共产党,之后他又反对国民党,甚至在抗美援朝前夕还向美国透露我党的机密,此人名叫张东荪,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张东荪的故事。
在新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按照流程要进行公平民主的投票,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按照毛主席在我国的威望和为我国作出的贡献,应该会全票当选。然而在最后查验票箱时,计票员却发现其中有一张反对票,这让计票员十分诧异,竟然还有人反对毛主席。
因为本次投票是不记名投票,除了投票本人,任何人都不知道票的主人是谁,所以那一张反对票没人知道是谁投的。毛主席在知道有反对票后却十分释然他说“我毛泽东又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允许人家投我的反对票,我们的投票是民主的,选票人无论选谁都是他们的权利”。
这件事还是张东荪的女儿在晚年时向记者透露出来的,要不是张东荪向记者透露,这将会是一个永远的谜。张东荪为什么要反对毛主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张东荪的故事。
张东荪于1886年出生于浙江省,父亲是当时的大学者,因此张东荪在小时候就开始接受教育。再加上张东荪天生聪明,在父亲的殷殷教导之下,张东荪也成为一名饱读诗书的学者。
之后张东荪又来到日本留学,当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都推崇立宪派,张东荪也受到立宪派的影响,在他的思想中逐渐萌生了一种中间性的政治路线。这一项政治制度在中国境内是行不通的,按照中国目前的状况,除了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以外,其他制度根本无法执行。
其实从文化素养来说张东荪是有着一定的建树的,张东荪曾经在北京燕京大学等高级学府任教。如果张东荪将重心放在学术研究方面,之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大教授,但是之后张东荪却转行开始参政,与几人一起成立了一个党派,这个党派既不支持共产党又不支持国民党。
张东荪试图游走与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但是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国民党逐渐被共产党击退,张东荪也不得不接受共产党来到政治舞台的现实情况。众所周知中国和苏联当时都实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自然而然的两国也会站在同一战线之上,但是国民党的背后是美国。
但是固执的张东荪却认为共产党应该在苏联和美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单单地与苏联交好。然而张东荪却不知道,美国处处打压中国共产党,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不可能与社会主义制度共同存活,美国也不允许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强大,所以张东荪的想法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这也直接导致张东荪在之后的政治协商会议之上选择了反对票。
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国人为了获取情报,派出一名间谍接近张东荪,张东荪对美国间谍说“能否先不要对中国开战,等着看看之后的发展是如何”。间谍说“可以,但是需要用情报来交换“,傻乎乎的张东荪信以为真,一时间透露出我国的许多情报,甚至还将美国间谍带回家中,为共产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结语:之后毛主席在知道这一情况后,原本这种情况是要判刑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毛主席说“张东荪对于中国来说是有着一定的功绩的,养着吧,但是以后这种人不能在和我们一起开会”,后来张东荪在大学挂了一个虚职,之后再也没有踏上中国的历史舞台,直到1973年张东荪因病离世,结束了他中立且又罪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