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既需要官吏来维持王朝的统治,又要防止官员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谋一己之私利,故而自秦始皇开始就设置了监察官来监察百官是否有失职行为,从秦到清,监察官的名称虽有所变化,但是其职责仍是为皇帝监察官吏,以保证王朝治理系统有序进行。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人情世故”和人脉关系,那么监察官的行为无疑是在位自己树敌无数,如何保护监察官让其敢于监察、勇于言政,统治者自然有相应的办法来激励监察官员,两千多年的政治智慧对于如今仍有积极意义。
一、完善的制度保障激励监察官员
1、监察官独立的弹劾权
监察官拥有面见皇帝上奏独立弹劾官员的权力,是监察官员能够履行自身职责的根本所在,这种独立的上奏权更为妥善的叫法应该是独立弹劾权。独立弹劾权意味着监察官员能够不经他人审核批准就可以直接向皇帝弹劾其他官员的失职行为。监察官独立的弹劾权制度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并且在之后的政治实践中得以发展完善。
《后汉书?卷三十三》记载:“帝时用明察,不复委任三府,而权归刺举之吏”。
这是因为建武帝刘秀因“三公”时常阻碍刺史等向皇帝奏事明言,故而规定刺史等拥有向皇帝直接奏本的权力。体现了统治者已经对监察官员独立奏事弹劾权力的重视,即使是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也不能约束其下属监察官的奏事行为,而且在以后的监察制度发展过程,监察官甚至可以弹劾自己的长官御史大夫。这说明了独立弹劾权给了监察官员极大的方便使其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是监察官员安身立命的根本。
2.、政治地位崇高
监察官员由于自身职责的特殊性,更加要求自身的政治地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监察官员便无需依附于行政官员,以此来保证自身的独立性,也确保了其监察权力的正常运行。御史大夫作为监察官员之首,位列三公,其政治地位不言而喻。
其他的监察官员也有着比同阶官员更高的地位,甚至汉朝时,俸禄六百石的监察官可以弹劾俸禄二千石的地方长官。在唐朝时,更是出现了可以言谏皇帝的谏官,比如宰相魏征就是谏官出身。而宋代的监察机构为监司,其权力都高于地方行政长官。由此可见,监察官员崇高的政治地位不仅可以确保其正常履职,更是激励他们的强心剂,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国尽忠。
3.完善的政治、人身保护
监察官员虽然政治地位极高,但是忠言逆耳,其所作所为难免触犯到一些王公贵族的利益,甚至其言行会引起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怒火,因此封建王朝尤其是开明君主会更加在制度上给予监察官员政治和人身保护。首先是对于即使弹劾奏事失误的监察官予以宽容的政治环境,不因其失言而进行处罚,这也是闻风奏事的由来。
不过这同样存在着弊端,比如明朝的党派林立、相互攻讦。二是维护监察官的尊严,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尊严是古代士人最为重视。《唐会要》明确记载“御史宪司清望、耳目之官,有犯当杀即杀,当流即流,不可决仗,可杀而不可辱也”,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监察官员不会受辱而死。三是对待犯事的监察官员判处死刑要谨慎,这一点在宋代尤为明显,宋太祖规定“刑不上大夫”不仅在两宋得到了贯彻,对后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同为汉人治世的明代。
4.对监察官员的重赏重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监察官员的职责注定会树敌无数,除了在制度和精神层面上进行保护和激励,物质财富和职位上升的激励也不可缺少。尽忠职守的监察官更容易向上升职,比如御史大夫比太尉更容易担任丞相之职,刺史往往也是太守的最佳人选,同时还有财物的赏赐。对待那些不认真履职或者滥用权力的监察官其处罚力度也比其他官员更为严重。
二、古代历朝监察官员的典范
1、汉代御史的典范
汉代有名的御史大夫首推张苍和鲍宣。张苍原为秦朝御史,后来因犯事投奔刘邦,之后官至丞相。在《史记?张丞相列传》中记载“十四年,迁为御史大夫”,张苍是一个主张废除肉刑的御史大夫。而御史鲍宣则因其不畏权贵,敢于弹劾高官而载入史册。当时的丞相孔光在一次巡视中,因没有约束好下属导致混乱恰巧被鲍宣遇到,鲍宣不顾丞相面子进行了责罚,名震长安。
2、唐元两代的御史大夫
唐代开元名相宋璟在武周是担任御史中丞,当时他上书弹劾武则天崇信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是一位正直、不畏奸邪的监察官。虽然弹劾未能成功但是他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并加以重用。对比鲍宣最后惨淡的下场,宋璟的境遇可以充分说明了明君对于监察官的生命安危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古代人治社会下的监察官境遇的不稳定因素。
我们所熟知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作者张养浩其实在元代时也担任过御史台掾,这同样属于监察官。曾在地方为官的张养浩深知官场的腐败,对此他针砭时弊,所提建议为肃清官场歪风邪气起到了作用。
3、明清时期的御史大夫
明代的御史应属胡宗宪为首,御史出生的他一生都在监察系统。针对当时的边疆问题提出诸多良策,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也是他发掘培养出来的。清代的钱沣也是一位有名的御史,在任期间揭发名臣毕沅,毕沅也因甘肃旱灾隐瞒部分情况不报属实被降级。而钱沣还处理过乾隆年间另一起重大贪污案即国泰案。这些人在当时都是手握大权的官僚,以此可见钱沣的勇敢正直。
三、总结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结晶,如何对待监察制度的主体即监察官员影响着监察制度的实行效果。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和政治家们发明一套完善的监察系统及激励机制使得监察有效,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对如今也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