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有李牧、田单、乐毅等名将,赵王为何不任用,反而任用赵括?
创始人
2024-11-01 09:44:17
0

原标题:赵国有李牧、田单、乐毅等名将,赵王为何不任用,反而任用赵括?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唯一的超级强国秦国和当时的军事大国赵国的一场惨烈大战。这场战斗以秦国的惨胜告终。而赵国之所以会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方面,无疑是赵王的临时换将了。

我们都知道,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得其二,赵国得其二,这足以说明赵国的名将并不逊于秦国。那么为何赵王会选择用毫无战斗经验的赵括来替代老将廉颇呢?要知道,当时赵国还有李牧、田单、乐毅等名将,为何偏偏选择赵括呢?

我们来看看当时赵国名将的情况:

一、李牧

如果说,在战国四大名将之中,大家最推崇谁,那么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李牧。的确,在秦国独强的年代,李牧能够凭借着悬殊的实力,数次败秦。光是这份功绩,就足够吹一辈子了。那么为何赵王当时没有选择让李牧接替廉颇呢?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史记·秦本纪》

我们先来看看长平之战发生的事件。根据史记中记载,长平之战的起因大概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五年,即公元前260年。

而李牧则是在赵悼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44年才有记载。此前,只是描述了李牧的事迹,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记录。不过依旧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记载,李牧一开始只是在边境防守匈奴的边将,由于经常采取退守的策略,所以连匈奴人都看不起他。于是,赵王一怒之下就把他撤离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时的李牧应当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将领,否则不至于连匈奴人都不怕他。而在这一年以后,因为匈奴的屡次骚扰,赵王才不得不再次让李牧回去防守匈奴。也就是这一次,李牧打出了赫赫威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称:“其後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之后就是廉颇离开赵国前往魏国的事了(公元前244年)。

也就是说,当长平之战发生时,李牧很可能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境守将,赵王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还不一定,怎么会舍弃名将之子赵括而选择他呢?

二、田单

田单是齐国名将,其最出名的事迹莫过于帮助齐国收复故土的“火牛阵”了。而此事发生在乐毅破齐以后,也就是公元前284年之后。也就是说田单是齐闵王时期的人。其后田单便一直在齐国为官,直到赵王用城池换田单入赵。

田单崛起于齐闵王时期,就算真活到了长平之战,只怕也命不久矣,因为此时就连以长寿著称的秦昭襄王也已经六十多岁了。赵王自然也不会再任用他。

退一万步讲,田单除了一个“火牛阵”外,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就算田单真的还能打仗,赵王也未必会用他。因为当初赵王用三个大城池将其换来,他却只为赵国拿下了三座小城池(《战国策·齐策四》)。

三、乐毅

田单富国和乐毅破齐本就是同一个时代的事情,田单命不久矣,乐毅也应该差不多,这里就不加叙述。

由此可见,无论是李牧,还是田单,亦或是乐毅,在长平之战之时,要么是名声不显,要么是垂垂老矣,都不是合适的人选。赵王任用他们,还真不如任用赵括,毕竟赵括好歹还有虚名在身,又是名将之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单词... 今天给大家分享:家人们,有没有正在陪娃学英语的呀!今天来唠唠五年级英语上册(PEP)里超重要的这些单...
原创 在...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推翻之后,那时候的人们本以为会过上更加自由,令人向往的生活,没想到是进入到了另一个...
原创 大... 武昌起义以后,全国各省掀起了一波独立的热潮。这些独立的省份中,既有革命党人策划起义独立,也有立宪派组...
原创 大...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原创 太... 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夏商周的奴隶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社会,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始终走...
原创 吴... 朝廷的更迭期间总是名不聊生、天下大乱,多方面的势力水火不容,争得你死我活。很多势力在这时起义造反,或...
原创 吴... 刘玄初:清初战略大师,险颠覆清康熙,因吴三桂救子心切功亏一篑 关于刘玄初的生卒年份和早年的事迹,其...
原创 她... 在民国丽人王映霞的一生中一共经历过两个男人,郁达夫可以算得上是最富有激情的那一个。在还没有追到王映霞...
原创 恭... 恭亲王是晚清时期,一个被后人赋予巨大希望的人。很多人觉得,如果当初道光皇帝不是选择咸丰,而是选择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