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10月19日,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的“仰韶文化与黄帝时代”研讨会暨2024年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分享了题为《黄帝时代与双槐树古国》的报告,指出中国古史上的黄帝时代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双槐树古国时期。
朱乃诚表示,考古学发现与研究成果显示,距今5300年前后是中原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出现大型墓地、大型墓葬和大型环壕聚落;5100年前后是中原地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刻,开始出现特大型聚落及以四合院建筑基址为代表的大型高档建筑的核心居住区,以及西山古城和大河村古城。这些现象可以与先秦文献所记述的黄帝时期以及黄帝称雄于中原地区的社会特征联系起来,将黄帝时期的起始年代推定于距今5300年前后,而将黄帝称雄中原地区的起始年代推定在距今5100年前后,将黄帝称雄中原地区的结束年代大致推定在双槐树第四期末,约在距今4700年前后。
黄帝时代社会主要特征中具有古国的基本特征。如黄帝时期形成部族集团,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又如黄帝既是黄帝部族集团的首领,同时还是部族集团临时性军事联盟的首领。再如存在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出现了分级别的管理方式。还如产生了一人独尊的社会现象。具有部族集团内一人独尊地位人物,可称为“君王”。黄帝时期存在部族集团内一人独尊的“君王”,存在分级别的管理人员,但尚未形成制度,被管理、控制的地域应是一个稳定的区域,且是一个不依附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立的政治实体。这些社会主要特征具备作为古国存在的特点,且是处于古国的初级发展阶段。
双槐树古国具备了“古国”的基本特征。如有一个地域范围不大但十分稳定的区域。又如组织结构进入第六级社会组织的发展状态。再如存在着第六级制社会组织的最高统治管理者——“王”,即双槐树第四期核心居住区内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上四合院院落的主人。还如存在着三层社会管理机构。此外,双槐树古国是距今5100年至距今4700年中原地区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代表,自然是当时一个不会依附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立的社会政治实体。双槐树古国体现了距今5100年前后至距今4700年间中原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地域小,人口数量有限,社会组织仅达到第六级社会组织形式,仅存在着三层社会管理阶层,体现存在“王”的四合院院落式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规模有限,尚未形成宫城。是中原地区古国初级发展阶段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