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创始人
2025-07-28 02:02:13
0

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历史上常有一些被认为是穿越者的人物,比如过去大家津津乐道的王莽,不仅推行了很多在现在看来都相当超前的制度,还为了制定新的度量标准,不惜倒腾出游标卡尺这样的未来科技,由于实在是太不切实际,所以玩脱了,被位面之子刘秀取代。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人,不仅超前宣传几何学“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还预测中国将来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来自北方,而是来自海上。虽然对当时人们来说太过震惊,并不被重视,但却在后世一一应验,能做出这样神预言的人就是—徐光启。

徐光启是上海人,徐家汇之所以叫徐家汇,就是因为他。19岁考上秀才,成了一名光荣的基层人民教师,还娶了个老婆,小日子和谐美满。本以为能够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结果天灾不断,不得已受聘到广东韶州任教。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改变了他人生的人,传教士郭居静。徐光启第一次见识到西方的学术,从他后来对西学的热情可见,当时受到了多大的震撼,这也让他本来准备过平淡日子的心变得躁动不安,一心向学。考中举人后又赴京考进士,路过南京时,又结识了一个改变他人生的人,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渊博的学识,不仅满足了他的求知欲,也培养出了他的国际视野,所以当他考上进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首创了诸如点、线、面、直线、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多边形、平行线、对角线、相似、外切等译名,成为今天中小学生的噩梦。

哪怕再后来为父守孝期间也没闲着,在家里进行各种农作物的引种和试验,其中就包括了推广番薯种植。回到北京后,由于钦天监推算日食不准,他又开始研究天文,写了一堆诸如《简评仪说》、《平浑图说》的书,介绍各类天文仪器制造和使用。小冰河期到了,农业遭殃,他拉着传教士熊三拔学西方水利翻译了《泰西水法》。看不惯官场党争,直接辞职,跑到天津去引种南方水稻,一度振兴北方水稻种植。而当努尔哈赤进犯关内时,徐光启又应召进京,在通州督练新军,营造军械。魏忠贤专权时期,徐光启再次辞职回老家,总结了自己多年经验,写就中国古代农业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玉米”这个名字最早就来自这本书,还把自己的军事思想纪录成《徐氏庖言》。面对北方战事压力,派遣自己的学生孙元华在登州练成了一只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火气的新军,还聘用了27名欧洲人担任军官。可以说被徐光启涉猎的学科,无论是数学还是天文工程,水利农业还是军事没有他玩不转的,同时,他的官职也在这时达到人生巅峰。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要知道这会儿伽利略还在宗教裁判所里受苦呢,徐光启搞这么多事,当然不是因为闲得慌,而是因为从他第一次被西方科学技术震撼的时候,想的就是“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需翻译”。说白了,就是理解、融会并超越西方,光凭这个格局就相当有穿越的嫌疑了,你觉得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绵延不断,作为延续至今的古老文化,有无数故事埋藏在岁月的轮轴中,历朝历代的更替...
成渝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共研成渝双... 10月20日,第五届成渝双城历史文化论坛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来自成渝两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用...
原创 美... 文/寂寞的红酒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纳粹德国败局已定。为了抢夺胜利果实,苏军疯狂...
原创 大... 看完《长安十二时辰》后会不会出现一种困惑,为什么盛唐时期的中国军人武器装备会令人如此耳目一新,和我们...
原创 清... 在清朝时期,最高等级的爵位为亲王(第一等爵)和郡王(第二等爵)。而且这两个爵位只有清朝宗室和高等级蒙...
原创 蒙... 成吉思汗作为千古一帝,他在位时占领来地球上五分之四的领土,将中国的版图扩大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之所...
原创 战... 我们知道,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都是一方的霸主,之间战争不断,一直互相讨伐。...
原创 雍... 在历史剧《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利用雍正推行新政不得人心的空子,暗中联络组织了一个强大的阵容逼宫雍...
原创 清... 清朝特殊的状元,因为8个字而获得了状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国古代的时候是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国家人...
原创 清... 导读:清朝人的民族英雄,一生政绩平平,只打过一次胜仗 在清朝末年发生的战斗是真的不少,这主要是因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