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古代16两才是一斤,为何不取个整数,古人的智慧无法想象!
创始人
2025-07-28 00:02:26
0

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国度,曾经诞生了数不清的文化传承,其中有一些被传承到了今天,至今我们还在感受老祖宗的便利,但要说起来,也有不少的习惯被废除掉,不过有一些陋习被废除自然是应该,但也有一些约定成俗的习惯被改编,比如说我们平常称重都说是一斤,一般10两是一斤,但是在古代却是16两一斤。

比如成语“半斤八两”,曾经也有一个笑话,专门调侃这句成语,半斤明明是5两,为何要8两呢,这就是我们现代习惯和古代说法的不同,按照我们现在习惯来讲,十两自然要比十六两更容易,但同时丢弃的是我们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智慧。算起来统一度量衡这件事情还要说到秦始皇。

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发现原来六国不但文字各不相同,就连各种制度也不是完全统一,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方面,秦始皇开始了书同文,车同轨的变革,对于当时不一致的这种现象,进行了统一,但是论重量的时候,李斯也有些犯难了,因此这件事情后来上报给了秦始皇。秦始皇一看这种情况,也只是批复了四个字“天下公平”,于是李斯就按照天下公平的笔画数,制定了16两为一斤。

虽然这个故事比较扯,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从生活实际中去寻找答案,李斯在指定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天上星辰的变化,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作为度量衡统一的标准,提醒人们不要缺斤少两,由于古代是个十分迷信的时代,缺斤少两的话,就会造成福星减福,禄星减禄,寿星减寿。

这种纯朴的自然观念,造成了这样的一种习惯,虽然后来随着时代的变革,但是这样的习惯后来却被继承下来,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筷子的长度,在古代筷子的长度是7寸6分,似乎这个数据也是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来的。据说筷子的长度规定,也暗含了人的七情六欲在内,说到底,吃饭也是人的本能之一,人不但要吃饭,还要吃得好,因此也是代表了一种文化内涵在里面。

不过历史上的筷子并非一直都是固定这个尺寸,据说最早从殷墟出土的铜筷子,虽然损毁了不少,但能看得出平均长度在20厘米左右,而唐代李静训墓中出土的筷子,长达29厘米,算下来长度,比原本规定的数据还要长,由此可见古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据也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历经历史的流转,逐渐的演变而成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神童或天才少年,比如曹操的爱子曹冲便是其中一位。为了培养曹冲,曹操还特...
原创 小... 作者:杨万功 公元638年,39岁的唐朝第二任皇帝李世民,传唤年仅11岁的小才女徐惠前来服侍。结果等...
原创 集...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冠以“战神”称号的军事奇才屈指可数,战国时秦军大将白起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原创 军... 石破茂效仿岸田文雄,不敢参拜靖国神社,却不忘上贡。不出24小时内,日本连出两招,还敢盯上钓鱼岛。军国...
原创 历... 现如今“冷知识”一词已经变得尽人皆知了,根据现如今对冷知识的解释来看,它是指那些表现为偏门的、琐碎的...
原创 汉...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功绩颇高的皇帝之一,这些功绩使得他名垂千古,青史留名。在他统治时期,有位史官因撰写...
原创 清...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一直都是实行一夫多妻制度,除了皇帝,其他如王公大臣,也是妻妾成群,就连家境稍微富庶...
原创 第... 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历史上常有一些被认为是穿越者的人物,比如过去大家津津乐道的王莽,不仅推行了很多...
原创 7... 1949年,国民党潜伏在大陆的匪徒,伙同各地“草头王”,发动一次次的武装暴乱,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杀害...
原创 瓦...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曾经给隋朝以重创,但最终并未能夺取政权,而是军队溃散,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