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封建统治已腐朽衰落,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外国列强又对中国这块“肥肉”虎视眈眈,大清王朝陷入一片内忧外患之中。英国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大量向中国推销鸦片,不仅腐蚀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也激起了中国人购买“洋货”的欲望。比如洋火(柴火)、洋车(自行车)、洋蜡(蜡烛)等都是外国的产品,很多国人不仅对洋货着迷,还以拥有洋货为荣。
如今,随着时代更迭,中国经济已经获得了高速发展,但很多中国人依旧对“洋货”有着谜一样的兴趣,比如近年来的“代购”现象,以及各大海淘网的发展,足以见得中国人对于洋货的需求。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中国人疯狂购买外国货时,外国人却把眼光放在了中国产品上,比如中国的汉服、唐装、旗袍等都深受很多外国人的喜爱。其实,早在古代,外国人就对中国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古代有四大让外国人疯狂的“国货”产品,你拥有哪几个?
第一,佛山铁锅
如今,中国人疯狂抢购外国人生产的电饭锅,而早在明清时期,日本人最喜欢的厨具就是佛山铁锅了。佛山铁锅因为结实耐用、节省燃料,受到很多中外人士的欢迎。佛山工匠掌握着独特的铁锅铸造技术——红模铸造法,而且以两广地区最好的生铁、红山泥为材料,即便价格再昂贵,依然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第二,老干妈
1984 年,陶华碧女士凭借自己独特的炒制技术,推出了别具风味的佐餐调料--风味豆豉,这种豆豉口味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从此“老干妈”辣酱火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近年来,“老干妈”已经进军美国、韩国市场,受到了广大外国朋友的一致欢迎,外国朋友们还给陈碧华女士取了一个外号叫“热狗妈妈”。
第三,风油精
风油精在国内只是一种普通的清凉产品,在国内只卖几块钱,但在国外却成了大受欢迎的轻奢品。很多外国人对于风油精的喜爱,不亚于中国人对于“LV”的喜爱,若是出国旅游,带上清凉油不仅有助于清凉止痒,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品味。
第四,白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制造白糖的国家,其功劳要归功于唐代名将王玄策,是他将印度的“熬糖技术”带回中国,世界上才出现了白糖。明朝末期,白糖的生产量非常高,不仅在东南亚地区畅销,甚至还火到了欧洲地区。白糖在当时的价格非常昂贵,即便如此,也挡不住欧洲人的热情,在当时的贵族地区,拥有白糖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货,还是洋货,只要在某一方面做得精致,都会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很多国产品牌也会畅销社会各地,外国人也会掀起购买“国货”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