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解体的本质:苏共为了自己的利益,推翻自己的制度
创始人
2025-07-27 15:32:16
0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在周围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苏联可以说横空出世,横跨欧亚两个大洲,总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苏联本来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奠基人和领头人,但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十年,苏联于1991年宣布正式解体,社会主义制度也被彻底抛弃。

苏联的短暂辉煌颇有些秦二世而亡的遗憾,苏联和千百年前的大秦王朝一样,同样是先经历了内部统一,社会变革,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却就在同一时期,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最终走向衰落和毁灭,而它们的另一大相同之处就是,堡垒均是从内部开始攻破。秦是因为暴政,而苏联则是内部的腐化变质。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政府内部的贪污腐败和特权阶级横行已成趋势,可以说这时苏共内部人员已经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样的高尚宣言抛掷脑后,他们每时每刻不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考虑,而为了维护利益,他们想的就是废除共产主义,实行资本主义,这样他们自己的资产可以继续扩大,最终他们推翻了自己的共产制度。

斯大林批判埋下隐患

苏联建设共产主义的道路是极其曲折的,走了不少弯路,这其中就包含了斯大林上台后一手炮制的斯大林模式,即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这一模式在苏联成立的早期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成绩,帮助政府在动荡的国际背景下稳定住民心,集中国家力量对抗敌国,组织集中建设。

但在国家发展趋于平稳时期,斯大林模式的适用情景已经改变,斯大林模式无法再为国家发展带来正向作用,但斯大林非但没有废除该模式,反而变本加厉,树立了不正确的个人崇拜,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的基本原则,用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使得这一社会主义制度染上了集权色彩。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模式提出了彻底的批判,但这种批评虽然严苛,却又没真正批评到点子上,没有让后期的苏维埃政府避免走上特权化道路。

相反,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评变相升级成对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批评,这种批评动摇到了苏联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也为苏联后期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斯大林真正的问题在于不懂得因国情的变化相应地变换国策,而且盲目搞个人崇拜,失去了对民主和法治的敬畏,但原本的社会主义思想没有问题,且也不能因为斯大林犯下的错误,就把他曾经的带领苏联取得二战胜利的这些功绩一概抵消,一个人的功与过应该辩证地来看。

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彻底批评几乎抹杀了斯大林这一个人的所有行为,试想曾经备受苏联人民爱戴的二战英雄突然就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这必然会让普通民众的思想混乱,曾经坚定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也会随之动摇。

伴随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尖锐批评而来的是,全苏各地都出现了拆毁斯大林的纪念碑和纪念像的浪潮,新闻媒体上对斯大林的贬低和控诉铺天盖地,最终对斯大林的批评上升成为对斯大林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的否对,甚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也被否定。

可以想象,在全民批评斯大林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他们本来就对社会主义缺乏基本认知,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缺乏信心,又在一个充满了对社会主义的批评和否定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他们内心几乎不可能养成对社会主义的坚守,而他们这代人,就是将来苏联解体和瓦解的最大隐患。

苏联从上而下的腐败

苏共的腐败是完全的,彻底的,从核心高级官员开始,由上而下,腐败犹如一颗毒瘤,由内至外,一步一步侵害苏联。苏联的腐败从勃列日涅夫时代开始,或者说,勃列日涅夫就是腐败的带头人,而勃列日涅夫本人,就是曾经成长于对斯大林的全面批评下的一代。

这就可以看出,缺乏信仰的这一代青年长大进入政坛,执政的目标不再是奉献牺牲为人民服务,而只是为自己赚取利益。正是对理想的迷惘导致了他们对个人利益的贪婪。

勃列日涅夫十分喜爱奢侈品、轿车、猎枪,他曾在电视媒体镜头前,毫不掩饰地玩弄一枚阿利耶夫送他的大钻戒,这对官员收礼品贿赂、权贵走后门的腐败现象都是一种纵容和刺激,勃列日涅夫不仅自己滥用职权收礼,还任人唯亲,纵容自己的亲属贪污走私,庇护他们,让他们逃脱法律制裁。

上行下效,上面大贪,下面小贪,上面勾结党羽,下面也拉帮结派,一时间苏共内部风气一团糟,几乎没有官员把心思放在为民众考虑,为经济发展考虑上,所有人忙着站队,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权力职位。

苏联长期实行的领导干部终身制和干部任免制,作为既得利益者的领导干部们为了维护自己现有的利益和特权,反对威胁自身权力的任何改革,即使这种改革对苏联的发展前景有很大好处,勃列日涅夫就曾经散漫地回应民众要求改革的呼声:“改什么呀?把工作做好就行。”

腐败导致的恶果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政,他却一反勃列日涅夫的守旧,积极推行新改革,但这种改革,实际上也是变相为自己揽财。

比如他反对国有制,推行私有制,但让一些本就掌控着国有企业的官员,却利用特权直接把国有资产侵占成私有资产,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实际就是把特权官员的私有财产合法化了。

而有的官员把贪污受贿得来的巨额财富用于办银行,开公司,后来直接演变成新的金融寡头,一个同时身为特权官员和资本家的“共产党员”是不可能再想发展共产主义的,因此,此时在苏共内部的许多已经变质腐化的党员看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为了自己谋利的阻碍。

苏共的腐败对内瓦解了社会主义,一大批高级干部背离了社会主义,1991年,有一项针对高层官员的思想意识的调查,得出的结果是,全部苏共核心官员中,具有共产意识形态的人仅仅只有9.6%,而76.7%的人则认为应当实行资本主义。

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首先苏联政府没能成功开辟出一条在社会主义背景发展经济的道路,对个人来说,合法积累财产没有途径,而大批精英权贵通过贪污获得的财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又有被揭发充公的危险,所以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这些苏共精英的利益。

而苏共的腐化对外早已激起了民愤,广大群众用各种形式表达对苏共的不满,比如新加入共产党的人数逐年递减,而基层老党员也不断退党,根据1991年民意调查,苏联政府当时的支持率仅剩13%,不支持率足足有73%。

而1991年12月25日苏联政府宣布解体后,官方记载没有民众为了支持苏共采取一定声援措施,苏共政府连同他们曾经引以为豪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同在民众的冷眼中倒塌。

小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苏联这样一栋曾经代表着社会主义的希望的大厦,也是毁灭于内部的腐败,苏共精英,用特权为自己牟利,最终为了更大的利益,亲手把自己的制度推翻,他们如同苏联这栋大厦内部的蛀虫,慢慢蚕食掉这一个强大的国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刚开始接触茶叶的新茶友,大致...
原创 一... 岳钟琪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罚银七十万两,表面原因是“误国负恩”,实际上是受了党争的连累,而更深层次的原...
被称为招商“卷王”,“江苏模式... “江苏模式”有何启示? 招商,承载着地方产业培育的重任,历来是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尤其是近年来,面对...
原创 清... 年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称号。它不仅仅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之名号,同时还是在寄托着皇帝对一个...
原创 明... 要说朝鲜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件莫过于当年的壬辰倭乱之战,它是当日本侵略朝鲜时,朝鲜被迫向明朝求援,明朝派...
原创 魏... 魏延如果单挑五虎上将,凭他的能力,打别人不好说,十拿九稳能击败张飞。 魏延,是蜀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
原创 李... 前言: 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
原创 苏...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国家,他令盟友崇拜邻居敬畏,更让每一次对垒的敌人感到恐惧,他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装甲...
原创 为... 纵观春秋战国历史,秦国与虞烈第六代交战,从西方四面楚歌的偏远封建国,到被大肆羞辱的弱小西蛮国。 卫楚...
莫砺锋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2024年10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聘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的通知。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名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