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过后,遭受重创的赵国是怎么打败强大的秦国的?
创始人
2024-11-01 09:44:10
0

原标题:长平之战过后,遭受重创的赵国是怎么打败强大的秦国的?

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赵国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万大军,震惊中原。而作为战胜国的秦国也没讨到什么好处,损失过半。

是以,当白起要求继续发兵灭亡赵国的时候,秦昭襄王拒绝了他的请求,理由就是秦军亦伤亡严重。长平之战几个月后,秦昭襄王认为时机成熟,真被一举歼灭赵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只能苟延残喘的赵国竟然在秦国的强烈攻势下,一直屹立不倒。

而这一场战争也被称为邯郸之战,秦国在此次战役中遭受重创,并因此停止了吞并六国的步伐。那么赵国是如何在这种情形下击退秦国的呢?

邯郸之战,君臣生隙,白起和秦昭襄王发生了剧烈冲突

长平之战结束以后,白起想要趁胜追击,但是被秦昭襄王拒绝了。而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范雎的谗言外,还有一层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昭襄王对白起不放心。

长平一战,赵国被杀的国内青壮年皆死,而秦国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白起手上的军队很可能就是秦国的大部分军队。

一旦白起成功地消灭了赵国,那么赵国就成了白起的囊中之物。这是十分危险的。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在前线抵抗项羽,而韩信顺势消灭了魏、赵、齐。在韩信消灭了齐国以后,就像刘邦提出要称为齐国的齐王。因为韩信有兵有地,所以刘邦不得不从。

如今的情况亦是如此,白起手上有着秦国最精锐的将士,又有着赵国的领土作为根基,那么他完全可以称为下一个赵王。

因此,秦昭襄王自然不会同意白起的请求。白起心中亦有自知之明,所以在长平之战以后,白起就一直称病在家。

随后,秦国发动了邯郸之战。秦王本来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谁曾想秦国却屡屡失利。于是,秦昭襄王只好向白起求和,希望他能够带兵出征。结果,白起也是个牛脾气,不仅不答应秦王的请求,还出言嘲讽。

秦王十分生气,便失去了理智,连续发兵,攻打邯郸。然而秦王毕竟是王,而不是将军。他的此举已经犯了大忌,秦军在屡屡失败之下,气势低弱,更是无法获胜,从而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赵国外交上,联络楚国和魏国,内政上,平原君散尽家财,鼓励国内士气

长平之战,赵国刚刚惨败,士气低弱,是趁胜追击的最好时机。邯郸之战则不同,经过了几个月的沉淀,赵国子民都知道了自己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因此这个时候最容易激发人的斗志。背水一战,破釜沉舟都是基于此。

因此,邯郸之战实际上要比长平之战难打得多。

另外,在邯郸之战中,赵国并不是孤身一人。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楚王,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都发兵支援了赵国。

最终,赵国终于支撑到援军到来,并击败了秦国的军队。

结束语

长平之战以后,赵国之所以能够击败秦国。一是因为秦国内部出现了问题,二是因为赵国内部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企业办公室字画傅继英书法“雄才... 文/梨花 画作/傅继英 傅继英老师不仅是书法艺术领域的佼佼者,更是心怀大爱、践行公益的先行者。多年来...
原创 朱... 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一生共育有26个儿子。然而,尽管他有这么多子嗣,他始终只宠爱自己的大儿子...
原创 范... 范蠡和勾践之间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其中隐藏的深刻智慧让人深思。范蠡是如何洞察到勾践的性格...
原创 中... 前言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提出“台海冲突即日本存亡危机”的言论,迅速引起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应。中...
“什么自割咽喉?西班牙就要做中... 【文/观察者网 齐倩】 从马德里到成都、北京,两大文明古国跨越欧亚大陆的握手,正为一个多极化世界该...
原创 中...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是历史上被广泛传颂的绝世美人。她们的美貌常常被赞誉为...
原创 倘... 康熙皇帝常说,借力使力,能事半功倍。这种智慧的运用,也许正是他能够长期稳坐皇帝宝座的原因之一。康熙在...
原创 山...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开始进攻山东。随着侵略的推进,山东地区接连爆发了抗日起义,人民纷纷组织起...
股市必读:萃华珠宝(00273... 截至2025年11月13日收盘,萃华珠宝(002731)报收于15.51元,上涨2.78%,换手率7...
原创 陶... 《——·前言·——》 陶谦在临终时,将三员猛将交给刘备,原本这应该是他稳固徐州的有力保障,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