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过后,遭受重创的赵国是怎么打败强大的秦国的?
创始人
2024-11-01 09:44:10
0

原标题:长平之战过后,遭受重创的赵国是怎么打败强大的秦国的?

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赵国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万大军,震惊中原。而作为战胜国的秦国也没讨到什么好处,损失过半。

是以,当白起要求继续发兵灭亡赵国的时候,秦昭襄王拒绝了他的请求,理由就是秦军亦伤亡严重。长平之战几个月后,秦昭襄王认为时机成熟,真被一举歼灭赵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只能苟延残喘的赵国竟然在秦国的强烈攻势下,一直屹立不倒。

而这一场战争也被称为邯郸之战,秦国在此次战役中遭受重创,并因此停止了吞并六国的步伐。那么赵国是如何在这种情形下击退秦国的呢?

邯郸之战,君臣生隙,白起和秦昭襄王发生了剧烈冲突

长平之战结束以后,白起想要趁胜追击,但是被秦昭襄王拒绝了。而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范雎的谗言外,还有一层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昭襄王对白起不放心。

长平一战,赵国被杀的国内青壮年皆死,而秦国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白起手上的军队很可能就是秦国的大部分军队。

一旦白起成功地消灭了赵国,那么赵国就成了白起的囊中之物。这是十分危险的。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在前线抵抗项羽,而韩信顺势消灭了魏、赵、齐。在韩信消灭了齐国以后,就像刘邦提出要称为齐国的齐王。因为韩信有兵有地,所以刘邦不得不从。

如今的情况亦是如此,白起手上有着秦国最精锐的将士,又有着赵国的领土作为根基,那么他完全可以称为下一个赵王。

因此,秦昭襄王自然不会同意白起的请求。白起心中亦有自知之明,所以在长平之战以后,白起就一直称病在家。

随后,秦国发动了邯郸之战。秦王本来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谁曾想秦国却屡屡失利。于是,秦昭襄王只好向白起求和,希望他能够带兵出征。结果,白起也是个牛脾气,不仅不答应秦王的请求,还出言嘲讽。

秦王十分生气,便失去了理智,连续发兵,攻打邯郸。然而秦王毕竟是王,而不是将军。他的此举已经犯了大忌,秦军在屡屡失败之下,气势低弱,更是无法获胜,从而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赵国外交上,联络楚国和魏国,内政上,平原君散尽家财,鼓励国内士气

长平之战,赵国刚刚惨败,士气低弱,是趁胜追击的最好时机。邯郸之战则不同,经过了几个月的沉淀,赵国子民都知道了自己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因此这个时候最容易激发人的斗志。背水一战,破釜沉舟都是基于此。

因此,邯郸之战实际上要比长平之战难打得多。

另外,在邯郸之战中,赵国并不是孤身一人。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楚王,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都发兵支援了赵国。

最终,赵国终于支撑到援军到来,并击败了秦国的军队。

结束语

长平之战以后,赵国之所以能够击败秦国。一是因为秦国内部出现了问题,二是因为赵国内部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田间到茶杯——解析玫瑰花茶的... 玫瑰花茶,这一源自东方的草本饮品,正以其独特的香气与疗愈价值,重新赢得现代人的青睐。在中医理论中,玫...
原创 曾... 提及湘军大家立即想到的应该是统帅曾国藩,却鲜知湘军大将曾国荃。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弟弟,家中排行第九。他...
文明的逻辑:藏富于民才是文明的...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一辈子的读书、思考 一辈子的智慧追寻 藏富于民才是文明的基本特征 作 者:陈 志...
原创 袁...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袁世凯的家族命运如同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而袁世凯的六姨太叶蓁及其孙...
原创 范... 前言 历史上提起范蠡大多都是关于他和西施的轶事,除外就是被他的远见所折服, 在越王勾践灭吴后他果断地...
原创 汉... 你以为的汉匈之间的战争,或许只是一场被精心包装的“神剧”。 我们从历史小说、影视作品中看到的, 往往...
原创 民... 在历史的长河中,货币往往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与传奇。民国时期,“袁大头”银元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风...
原创 知... “我爸是冤枉的,请国安局将他释放,还我们一个公道!” 2021年5月,一场记者会在北京召开。主角不是...
原创 宋... 北宋前中期(960-1127年),宋夏关系经历了从对峙到局部和解的复杂演变,宋夏之间的冲突既体现为军...
原创 奸...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二十一日,宋高宗赵构在大批随从的护卫下,来到了丞相秦桧的府邸。原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