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以后,白起为何不造反,反而被秦王赐死?
创始人
2024-11-01 09:44:09
0

原标题:长平之战以后,白起为何不造反,反而被秦王赐死?

长平之战,是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展开的一场大战。在此次战役中,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使得各国无不震惊。

按理说,白起为秦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秦昭襄王理应对他加官晋爵才对。然而在长平之战不久以后,白起就被秦昭襄王赐死了。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疑问:长平之战胜利以后,白起曾经要求继续出击,但是被秦王拒绝了。此时的白起应该已经能够猜到秦王对自己有所顾忌,那么他为什么不趁机拥兵自重,反而要回到秦国自投罗网呢?

秦昭襄王手中必定有着白起的亲人作为人质

战国时期,人质的运用是十分流行的。在国与国之间,经常会采用互换人质的方式,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诚意。而且通常情况下,这种人质的地位还不会低。比如楚怀王为了赢得他国的救援,就曾经两次派遣太子外出为质。当时的人将这种人质统一称为质子。

这说明在当时,人质的概念十分流行。而白起从底层平民做起,依靠着军功一步一步爬上大良造的位置。可以说他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因此,秦昭襄王肯定是对他又爱又怕。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昭襄王以白起的亲人为人质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当时底层百姓们的观念

在战国时期,虽然已经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型阶段,但是贵贱之分依旧十分严重。比如山东六国之中的封君制,其封君的对象依旧是那些宗亲贵族。

因此,许多奴隶制社会的习惯依旧会被传承下来。这种习惯,是刻在骨子里的。也许这种习惯在贵族身上没有多少体现,但是在当时的平民身上却能找到。

忠君报国的观念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在白起身上也必定有着这种观念。这和白起当时的地位无关,纯粹是思想层面上的枷锁。白起再有才能,也只是体现在军事领域,这种骨子里烙印并不是他想突破就突破的。

白起崛起于微末,是秦王给了他这个机会。因此,他是不会造反的。士为知己者死,这在当时是一句实话。

白起就算造反,也无路可走

当时的战国领土,早已被以战国七雄为首的诸侯瓜分。长平之战以后,哪怕是白起发动叛乱,他也无处可去。

秦国,他肯定是去不了的。白起的造反行为肯定会激起秦人的激烈抵抗。赵国,更加指望不上。毕竟白起刚刚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

至于其他国家,白起也攻打不了,毕竟白起一旦造反,就属于无根之水。没有后勤保障,哪怕白起再厉害,只要他国只守不出,那他也获胜不了。

再者,当时的战国全部是诸侯。他们之间的战斗不休,是因为他们都是站在一个层次上面的。此时突然跑出来一个造反的将军,必定会激起诸侯们的强烈不满,甚至群起而攻之。

结束语

长平之战以后,哪怕白起知道秦昭襄王对自己起了猜忌,他也必须回去。因为他造反成功的机会太渺茫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前言 1940年5月底,英国政府决定派塞缪尔·霍尔赴马德里去尽力设法改善两国关系。英国政府首先建议霍...
原创 俄... 提起历史课本,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就像日本,他们将二战的历史作为选修课程,放在青少年的教学体...
原创 共...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原... 公元68年,暴君尼禄在众叛亲离中逃离罗马,元老院得知后,当即宣判尼禄为“国家公敌”,任何人都有权追捕...
原创 原... 大家好,我是新人up主墨家君。今天,我们先来讲一个渣到极致的渣男故事。 1942年,希腊有个叫多里斯...
原创 一... 在过去我们聊五代史的开端时,往往都会绕不开李克用和朱温这两个人,好像这一时期只有这两人能左右乾坤,天...
原创 8... 1980年,韩先楚来到北京任职,先后担任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身居高位,他却从来没有忘记生他养...
原创 上... 夏朝来自哪里,自从挖掘二里头以来,砖家们认为那就是夏朝遗址,虽然和夏朝有关的文字文物一件也没找到,为...
原创 2... 2011年,刘强火烧靖国神社,直接引起世界轰动,对于他的举动,无数人掀起了铺天盖地的讨论。 有人称他...
原创 直... 直奉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军事斗争,发生在1920年代初期。本次战争中,奉系最终胜出,张作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