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以后,白起为何不造反,反而被秦王赐死?
创始人
2024-11-01 09:44:09
0

原标题:长平之战以后,白起为何不造反,反而被秦王赐死?

长平之战,是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展开的一场大战。在此次战役中,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使得各国无不震惊。

按理说,白起为秦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秦昭襄王理应对他加官晋爵才对。然而在长平之战不久以后,白起就被秦昭襄王赐死了。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疑问:长平之战胜利以后,白起曾经要求继续出击,但是被秦王拒绝了。此时的白起应该已经能够猜到秦王对自己有所顾忌,那么他为什么不趁机拥兵自重,反而要回到秦国自投罗网呢?

秦昭襄王手中必定有着白起的亲人作为人质

战国时期,人质的运用是十分流行的。在国与国之间,经常会采用互换人质的方式,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诚意。而且通常情况下,这种人质的地位还不会低。比如楚怀王为了赢得他国的救援,就曾经两次派遣太子外出为质。当时的人将这种人质统一称为质子。

这说明在当时,人质的概念十分流行。而白起从底层平民做起,依靠着军功一步一步爬上大良造的位置。可以说他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因此,秦昭襄王肯定是对他又爱又怕。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昭襄王以白起的亲人为人质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当时底层百姓们的观念

在战国时期,虽然已经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型阶段,但是贵贱之分依旧十分严重。比如山东六国之中的封君制,其封君的对象依旧是那些宗亲贵族。

因此,许多奴隶制社会的习惯依旧会被传承下来。这种习惯,是刻在骨子里的。也许这种习惯在贵族身上没有多少体现,但是在当时的平民身上却能找到。

忠君报国的观念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在白起身上也必定有着这种观念。这和白起当时的地位无关,纯粹是思想层面上的枷锁。白起再有才能,也只是体现在军事领域,这种骨子里烙印并不是他想突破就突破的。

白起崛起于微末,是秦王给了他这个机会。因此,他是不会造反的。士为知己者死,这在当时是一句实话。

白起就算造反,也无路可走

当时的战国领土,早已被以战国七雄为首的诸侯瓜分。长平之战以后,哪怕是白起发动叛乱,他也无处可去。

秦国,他肯定是去不了的。白起的造反行为肯定会激起秦人的激烈抵抗。赵国,更加指望不上。毕竟白起刚刚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

至于其他国家,白起也攻打不了,毕竟白起一旦造反,就属于无根之水。没有后勤保障,哪怕白起再厉害,只要他国只守不出,那他也获胜不了。

再者,当时的战国全部是诸侯。他们之间的战斗不休,是因为他们都是站在一个层次上面的。此时突然跑出来一个造反的将军,必定会激起诸侯们的强烈不满,甚至群起而攻之。

结束语

长平之战以后,哪怕白起知道秦昭襄王对自己起了猜忌,他也必须回去。因为他造反成功的机会太渺茫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倘... 康熙皇帝常说,借力使力,能事半功倍。这种智慧的运用,也许正是他能够长期稳坐皇帝宝座的原因之一。康熙在...
原创 山...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开始进攻山东。随着侵略的推进,山东地区接连爆发了抗日起义,人民纷纷组织起...
股市必读:萃华珠宝(00273... 截至2025年11月13日收盘,萃华珠宝(002731)报收于15.51元,上涨2.78%,换手率7...
原创 陶... 《——·前言·——》 陶谦在临终时,将三员猛将交给刘备,原本这应该是他稳固徐州的有力保障,但刘备...
原创 为... 1852年9月,太平军对长沙南门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尽管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清军最终逐渐稳住了防线,太...
原创 苏... 苏联公告撕碎日本幻想:原子弹竟是“虚晃一枪”? 【前言】 当东京街头响起天皇终战诏书时,没人想到这份...
原创 赵... 赵构对岳飞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我们通常知道岳飞是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但事实上,背后...
平均220万美元 中国内地高净... 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但高净值人群对艺术品的投资仍逆势增长。 11月13日,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
原创 汉...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东汉朝廷正式实施废史立牧政策。从此以后,朝廷任命州牧成为汉末各地大军阀的标...
原创 杨...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传说中的美人,名叫杨玉环。她不仅拥有令人惊艳的容颜,更因其美貌成为了四大美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