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的废除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经专门分析过朱元璋这个人,在古代能从农民做到天子的人,情商、智商非常人能比,
就算是刘半仙也算不过朱元璋。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就想着先得让老朱家发扬光大,
于是老朱家人口几十年翻了好几番,由于他自己吃过苦,于是他的子孙都被养的白白胖胖,不知苦为何物。
朱元璋为了天下永远姓朱,把功高震主,自己子孙可能驾驭不了的文臣武将屠戮干净。这其中蓝玉案杀了一万多人,后来胡惟庸案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像汪广洋、胡惟庸,曾经有着巨大功劳的皆被处死,甚至是自己的江东父老李善长都难逃一死,不得不说论狠,估计没人能比得上朱老八。
据说十几万屠戮之后,导致明朝有些岗位无人可用。
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他翻阅史书,看到几乎所有的“改朝换代”都由“丞相”把持大权,致使皇权衰落,最后演变成诸侯割据,天下大乱。
于是朱元璋大刀一挥,存在中国上千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丞相也就消失了。
到了这里,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于是正式设立了锦衣卫,从此锦衣卫一直延续到顺治年间才被废除。朱元璋的后世子孙在锦衣卫的基础上又搞了东西两厂,也就是“厂卫”,负责监视朝廷官员的一举一动,尽管大幅加强了皇权,但却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很多人把称其为“祸国殃民”的鹰犬。
其实,史书上对朱元璋的评价褒贬不一,他的过错在于大开杀戒,屠戮功臣,这其中包括一起发家的好兄弟。
“洪武四大案”中被处死的人数超15万人,比起杀人,始皇帝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朱元璋也是中国历史上五百多位帝王中杀人最多的。这其中被杀人的中,或连坐、或冤枉,真正犯大错的没有多少人。
而这一切,你敢肯定说他是为了老百姓?这样的话,恐怕连鬼都不信。
其首要目的只有一条:保证天下永远姓朱。
其实,朱元璋忘记了一件事,外因只是诱因,内因才是根本,若是根烂了,就算杀掉所有有能力的臣子,明朝也照样会被外因攻破。
宰相的转移
很多人分不清楚宰相和丞相。其实很简单,
一个是名义上的制度,一个是具体的职称。宰相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第一代宰相应该是齐国的管仲。
到了战国时期宰相成为诸侯国的标配。
秦汉“三公九卿”时期宰相制度成为“左右丞相”,但是汉武帝时期搞了“内外廷”,真正的宰相实权在内廷手中。后面有了大司马、司空、司徒。东汉末年又有了“曹丞相”,
隋、唐、宋,为了削弱相权,宰相一分为三,宰相制度也变成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同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职称。后面时而被废时而又立。相权再次被削弱,直到设立了左右丞相。元朝基本上就是左右丞相。
明朝建立之后,直到“胡惟庸案”之前,沿袭前朝,为左右丞相。胡惟庸案之后,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由皇帝一个人直接对六部下达任务,
然而也就开国皇帝朱老八有这样的精气神,后世子孙吃苦能力根本驾驭不了,于是朱老八的四子朱棣设立了“内阁制”。然后宰相职权实际上转移到了内阁首辅身上。
到了清朝之后,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力,以及吸取明朝“党争”的教训,康熙花了大力气来整合朝廷内部的各种矛盾,恩威并用同时坐收渔翁之利,最终将明珠索额图等人统统拿下。到了雍正时期,设立了军机处,架空了内阁,宰相的权力其实已经转移到军机处,此后,军机处便军政一肩挑,一直持续到溥仪被迫设立责任内阁,180多年的军机处正式被取消。
不管是丞相还是内阁首辅,亦或是军机大臣等等,其实他们都是宰相制衍生出来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换汤不换药,
这些所谓的机构都是为了裁撤旧机构,加强皇权,最终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