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印度尚且贫瘠,上世纪40年代的印度其实也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富饶,日本确实有占领印度的计划,但也仅仅是将其视为向中东发展、与轴心国盟友会师的跳板,这里的资源不是日本迫切需要的,250万平方公里的东南亚有大米、铝土矿、铁矿石、金刚石、石油、橡胶、糖等等所有日本需要的资源,所以在占领东南亚之后,日本就开始考虑如何巩固胜利果实,而不是冒险进犯印度了。
1942年,日军在进攻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同时,大约在2月份也集中了9万余人侵入缅甸,并在这一年的5月份完全占领缅甸,切断了滇缅公路,甚至还侵入了我国云南,以不到5000人的代价,消灭了英军1.3万余、国军5万余人,但它并没有马上进攻近在咫尺的印度,老实说,这其实是一种失策。
1942年4月,日本南方军不仅地面兵力充足,还有强大的海空力量支援,联合舰队的6大主力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都开进印度洋内,参与了对锡兰岛(今天被称为斯里兰卡)的进攻,这个小岛云集了皇家海军部署在印度洋的海上力量,包括3艘航空母舰和十几艘巡洋舰、驱逐舰,但他们缺乏对航空兵部队的使用经验,因此被南云忠一按到地上打,此时渡过孟加拉湾侵入印度,对日军来说是最佳时机。
但是可惜,1942年4月18日,美军航空兵中校詹姆斯·杜立特中校带领16架轰炸机,空袭了日本的首都东京和其它几个主要城市,虽然日本的损失微乎其微,但造成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尤其是日本海军将领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山本五十六决定集中所有联合舰队的主力,在中途岛来一场大会战,以达到一战消灭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目的,这当然受到陆军将官们的一致反对,他们更希望海军继续配合陆军对印度用兵。
(缅甸和印度之间不仅有海拔3000米的若开山脉,还有河流密布的恒河三角洲,单靠人力是不可能通过这里的)
但山本五十六坚持要在这中途岛一劳永逸地解决美军舰队,因此,南云忠一不得不率部撤出印度洋,除了翔鹤、瑞鹤两艘航母放假休整之外,其余全部主力航母都加入了中途岛海战。
失去了南云忠一航母的配合之后,缅甸的日军就失去了海空优势,尽管此时英国在印度的军事力量也是非常薄弱的,但日军受困于缅甸、印度糟糕的道路状况和自然条件,也不可能经陆路侵入印度,它需要海空力量帮助渡过孟加拉湾,以抢滩登陆的方式占领印度。驻缅甸日军其实是有这种计划的,只是中途岛海战的惨败让这种计划无限期搁置了。
南云忠一和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在日本陆军最需要它们的时候选择了离开,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印度洋,不过驻缅甸的日军没有放弃进攻印度的计划,陆军先是渡海攻占了安达曼群岛,后又出动轰炸机空袭
加尔各答
,这里是当时印度第一大城市,也是盟军的战略基地。自认为时机成熟的第15军司令牟田口廉也,不顾手下参谋的反对,坚持经陆路攻入缅甸,它集中了9万余人进行了尝试性进攻,这就是英帕尔战役,但日军的后勤补给基本靠两条腿,在东南亚雨季泥泞的折磨下,这些日军几乎全军覆没。
牟田口廉也的失败说明,单靠日本陆军的机械化水平,是不可能经由陆路攻占缅甸的,要达到战役目的必须有海上力量的支持,从仰光港乘船出发直接进攻印度东部的港口城市,比如上文提到的加尔各答。但经过中途岛海战的失败之后,日本联合舰队一直未能恢复元气,且深陷西太平洋的岛屿争夺战中不能脱身,根本不可能再帮助日本陆军发动入侵印度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