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源是什么?是它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吗?
创始人
2025-07-27 07:32:06
0

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呢?任何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酝酿的根源,安史之乱也同样如此,它的爆发也是唐朝积弊已久的必然结果。这件事儿的根源,还得从唐玄宗李隆基身上去寻找。因为在封建君主的王朝里,最高裁决权掌握在皇帝手里。如果皇帝有作为并能一以贯之,则这个封建王朝就能保持兴旺发达。倘若皇帝懈怠了,不再勤于政事了,那就必将出现权臣趁机攫取权力,依靠皇帝的宠信独揽大权。

安史之乱它不仅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更使得原本正处于顶峰的汉唐文明开始走下坡路。那安史之乱是必然会发生的吗?可不可以避免呢?事实上,这场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甚至只需要一些小小的改变就够了。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爆发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起决定因素的,有两个,一是安禄山做大,二是玄宗怠政。

安史之乱爆发之因,宋代以后,许多人把安史之乱的爆发归结到节度使制度本身,但实际上节度使制度本身是非常完善的一种制度。安禄山属于一种特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权力太大,节度使作为坐镇地方的长官,中央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权力,比如军权、财权、人事权,事实上,唐朝中央政府原本对节度使这些权力的放权和克制上做得非常好,既让节度使有空间施展自己的抱负和职责,又让节度使总体上处于朝廷的控制之中。

玄宗后期纵情享乐,几乎不理朝政。其实如果只是不理朝政,但是把朝政委托于忠心而又能干的大臣的话,也没什么影响,但玄宗却让李林甫、杨国忠之类的奸臣、庸臣把持朝政,以至于国事崩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李林甫为人奸佞,株连异己,但当官还是有两把刷子,倒也能镇住安禄山,但是李林甫之后,杨国忠不仅为人奸佞,本身还是个无能庸才,遂给安禄山叛乱提供了可趁之机。

安史之乱如何避免?其实很简单,只要对症下药即可。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条:严格执行节度使数年一轮换的制度,避免土皇帝的诞生;削弱节度使在藩镇内的财权、人事权;一人最多领一镇节度使。不仅可以组织安史之乱的发生,更能组织其他所有与安禄山类似的情况。当然了,这几点都是治标之法,真正治本的方法更简单:只要玄宗能保持初心,不怠于朝政,安史之乱是绝无可能发生的。

事实上,纵观整个唐朝,从建立到结束一直都是“造反”不断,为什么,那个时代通讯不发达,民情普遍“尚武”,很容易造成局部反叛的事件,只不过“安史之乱”是一场能把唐玄宗赶到四川,影响力比较大的一场叛乱。破坏性特别大,所以历史课本上把它作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一方面由于唐朝经常对外用兵,边境势力一直很强大,将领长年在外掌握兵权民政,很容易出现“黄袍加身”的情况,“安史之乱”不足为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如果当初我选择另一条路,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这是当我们面临困境或是结果不甚如意的时候,常常会做的假设。...
原创 年... 在大清朝历史上,雍正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勤劳皇帝。 或许也是为了洗刷当年九子夺嫡时所引发的争议,他一生都...
专家学者齐聚杭州 共探章太炎学... 中新网杭州10月19日电(曹丹)10月19日,章太炎研究中心第二届小型学术工作坊暨《章太炎研究》集刊...
原创 原... 1912年2月12日当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在故宫宣读完退位诏书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终结,清朝的...
原创 这... 在我国历史上,我们听过太多的灵异事件,在这些事件当中,有许多的故事都来自于民间传说。正是因为人们对于...
原创 吕... 山东六国的遗民都在翘首以盼,嬴政不是子楚的儿子,而是吕不韦的儿子。那秦灭六国便不存在了,变成了六国灭...
原创 溥... 提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我想很多人应该都不会陌生吧。 一方面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是王...
原创 爱... 《清史稿》:“大变既起,遽谢政权,天下为公,永存优待,遂开千古未有之奇。虞宾在位,文物犹新。是非论定...
原创 万... 万里茶道:从商贸古道到茶叶赋能的时代效应 作者/孙树恒 一、“片叶度关山——石头记万里茶路中国行(2...
原创 传... 说起“丹书铁券”,经常看小说演义或者是古装电视剧的想必都不会陌生,理论上来说拥有了这个东西那可真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