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北京市委书记,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成就不凡,活了99岁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毛主席曾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要有流血牺牲的。
在革命期间,无数先烈为了革命,为了新中国献出了生命。前言的两句诗就是两位革命先烈在慷慨赴义前写下的壮烈诗句。共产党人不怕死,不怕牺牲,为了新中国努力奋斗。
如今这个可爱的中国已经傲立在世界的东方,诸多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再回首,往回看,看看这些可爱的人为这个可爱的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
今天我们要提到的这个人,
他叫郑天翔,在抗战期间担任聂荣臻元帅的秘书,在建国以后曾担任了北京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后来调任最高人民法院担任院长,在我国的政法事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天翔出生于1914年,内蒙古凉城县人,此时清朝才刚刚覆灭两年,百废俱兴,本该是大力发展的时代。但各地的军阀目光狭隘,忙着和其他的军阀混战,
全国各地又陷入混乱。天下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很多有志之士都在读书期间就参加学生运动,积极参加革命事业。
1934年,郑天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南京中央大学(今为南京大学),次年转入北平清华大学。
1935年,日本加快了侵华的脚步,学校是先进思想的温床,诸多学生高举双手,振臂高呼,呼吁全国统一抗日,要保全国家领土,国家不可被日本分裂。要把日本人完完全全地从中国的领土上打退。
这一年十二月九日,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和有志之士一万多人参加了此时游行,郑天翔也在此时活动中。
在参与了党组织的一二九运动后,郑更清楚地明白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马克思才能挽救中国。同时,也更加的向组织靠近,终于在次年,1936年,郑天翔得以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郑天翔到延安进行学习,更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1939年,郑担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宣传部科长,从事抗战宣传工作,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抗日。
在1943年时,
因为工作能力突出,业务能力强,郑天翔成为阜平县委副书记兼任宣传部长,在此期间他还担任聂荣臻元帅的秘书。
为聂帅排忧解难,为聂帅处理一些文件信息,为聂帅安排行程等。
建国后,郑天翔开始担任包头市的市委书记,三年后,调任北京,担任市委常委兼秘书长。在此期间,郑老先生主要负责北京的建设工作,当时的北京还没有现在那么大,还有很多地方需要重新规划。
所以很需要费心,在充分的调研后,确定了一个原则就是要保护北京的文物,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重新的建设。
文革期间,郑天翔老先生遭受不公平待遇,被关押了7年。文革后期,1975年,郑老先生得以重新恢复工作,
担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继续负责城市规划的工作。1977年,郑老先生升任北京市委书记,当时还设有第一书记,在任期间他积极发展北京的经济,同时提出了要大力保护长城的想法。
1983年,郑天翔开始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奋斗,调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开始做政法工作,他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干了五年,推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而
当年也是严打的第一年,有很多违法分子被逮捕,郑天翔坚持要有法可依,依法审判了这些违法分子。让国内的治安得到了大力提升。如今凌晨在街上行走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而在几十年前,这是不敢想象的。
后来,郑天翔逐渐淡出了领导职位,开始做起了顾问,为后面的领导提供经验。
2013年10月10日,郑天翔与世长辞,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