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慈禧,很多人都会把她和清末的衰败联系到一起,仿佛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清朝走向衰败的标志。作为清朝晚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慈禧当时手握的权力比皇帝都要大,但人人都有不同的一面,慈禧也不例外。
这位慈禧太后能从贵人一步步登上太后之位,除了颇具手腕之外,也是十分懂得为人处事之道的。不仅会关照夜里执勤的侍卫,和统管侍卫的张勋说笑,还经常赏赐他们肉食和馒头,在当时封建王朝的背景下,如此“亲民”的太后可是十分受人爱戴的。
一、历经三朝
关于慈禧的身世,一直都是有争论的。历史上对她的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但也有人指出,慈禧应该是汉人,是后来被卖到叶赫那拉氏为婢的。是在精心的培养之下,以惠征之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被封为兰贵人。
十九岁时被晋封为懿嫔,随后生下同治皇帝,咸丰七年成为了懿贵妃。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孱弱多病的咸丰帝经常让懿贵妃代为批改奏折,本就十分有见地的懿贵妃在咸丰的默许下,还会经常表达自己的看法。大臣们是绝不允许后宫干政的,以至于对她的不满越来越多。
1861年,咸丰帝去世,临终前将皇长子托付给皇后和懿贵妃,并将怡亲王、郑亲王等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朝政。同治帝即位后,皇后慈安与懿贵妃并尊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先后发动了辛酉事件,清除了顾命八大臣对她掌权的威胁;而后平复了太平天国运动,缓解了当时清朝的统治危机。为了进一步稳定清王朝的统治地位,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臣的建议之下,慈禧默许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仅提升了清王朝的军事实力,加强了海军、陆军的战斗力量,还使工商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同治中兴”。
可惜年纪轻轻的同治帝在他十九岁时,就因天花离世了,两宫太后只得再立新帝。1875年1月,醇亲王的儿子登基为帝,史称光绪帝,其母叶赫那拉·婉贞正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
光绪帝继位后,慈禧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掌权,虽然光绪帝名义上亲政,但朝堂实际上一直被慈禧把控。在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张迎战,拒绝向外敌妥协,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却想议和。
为了继续把控朝堂,慈禧与袁世凯密谋,发动戊戌事件幽禁了光绪帝,并粉碎了光绪帝主导的变法维新。此后,光绪帝再无实权。光绪帝死后,久病不愈的慈禧也知自己大限将至,将醇亲王的儿子溥仪册封为帝之后,便病逝了。
二、政治举措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五次侵略战争。慈禧在还是咸丰帝的懿贵妃时,就曾极力劝阻咸丰帝逃往热河避战,认为应该留京应战。可以看出,年轻时期的慈禧对于清政府的懦弱是深以为耻的。
但后期随着清军的接连失利,慈禧开始意识到清军的作战能力是无法与列强相较的,由开始的主战派转变为议和。这就直接导致了列强野心的再次扩张,割地、赔偿,越来越多的不平等条约被签订。
为了改变大清在列强中无能的形象,慈禧开始实行“新政”,在经济发展、军事实力、官僚制度以及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这对把控朝堂多年的慈禧来说,不光是为了稳固自己手中的权力,更是为了清王朝的稳定。
先前慈禧就已经默许了洋务运动,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她所主张的“新政”更是加速了工商企业以及民间商会的发展,改变了长久以来重农抑商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慈禧废除了科举制度,开始兴办学堂,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清华园修建清华学堂,也就是今天的清华大学。慈禧还主张兴办女子学堂,并废除了缠足的陋习,女性的地位开始逐渐提高。
除此之外,禁止吸食大烟也是“新政”中十分重要的举措。慈禧认为,吸食大烟不仅使人荒废时间和生命,还常常伴随着败光家中财产,导致家破人亡的后果。多年来清朝走下坡路,与大烟是脱不了关系的,必须要割除净尽。
虽然“新政”颁布没多久慈禧就去世了,没能看到这场改革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她为政时的多项举措,对后来中国近代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三、双面评价
很多人都把慈禧本人与毒辣一词联系在一起,毕竟历经三朝与四代皇帝,国家还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没有手腕是绝无法立足的。从后宫到朝堂,慈禧凭借自己的筹谋与手段,一步步把控了政权。
说到底,慈禧的最高目的也只是为了维系清王朝的统治。以至于慈禧多番同意割地赔偿,不仅在镇南关大捷之时突然议和,未能守住清军的优势局面,还加速了国力的衰竭;与此同时宫中的奢靡之风也未曾停止,慈禧还曾因自己的寿宴预算被削而斥责官员。
但不可否认的是,慈禧作为历史上少数当政的女性,十分懂得平衡势力,若没有她干练的政治手段,清王朝早已走向末路。慈禧懂得任用贤臣,多次提拔汉人,可谓知人善用。
慈禧对女性解放所做出的贡献也十分注目,她不仅废除了缠小脚的陋习,还为女性开设了专门的学堂。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受到了大批封建顽固派人士的抵制,但却再也无法阻止女性求学。
曾有当时在皇宫里执勤的侍卫回忆道,在宫里执勤时经常一站就是一晚,冬日夜里冷,吃再多都扛不住寒风,只能硬挺着到天亮。没想到有一日,慈禧竟然遣人给大家送来了馒头和肉,大家都十分感激太后的赏赐。
当时的宿卫营统领张勋,经常会得到慈禧赏赐的夜宵,因为张勋喜爱吃狗肉,有时慈禧还会开他的玩笑,加之慈禧对侍卫们的饮食起居很关照,偶尔还会过问大家穿得暖不暖,以至于清朝覆亡之后,张勋也不愿剪掉自己的辫子。
四、总结
慈禧太后绝对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政治家,即使身为女子,在封建王朝的背景下也依旧做到了独揽大权。她不仅懂得任人唯贤,还知道体谅下属,和张勋说笑,关照地位低下的侍卫,还会经常赏赐给大家馒头和肉,所有人都是看在眼里的,以至于清末也有很多人为她卖命。
如果慈禧没有身处清王朝衰退的末期,她一定会大有一番作为。很多人总是会同情没有实权的皇帝,把慈禧看做贪恋权力的守旧派,其实从不同的观点与立场出发,慈禧也的确是为清王朝政权的稳固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