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中国有哪些帝王是有道明君,估计很多人的答案不是康熙乾隆,就是李世民赵匡胤,不错,这几位帝王全都是在我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君主,他们的丰功伟绩会被世代所铭记。不过,如果说我国历史上哪位君王人缘最好,估计大家一时半会答不上来,其实这位君主在位期间虽然没有太突出的政绩,但确实能让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民声很不错,这位君王就是宋仁宗赵祯。
说起赵祯,大家估计都会想到包拯。脍炙人口的打龙袍等故事都是包大人的杰作。一提到他,那传说可就多了。赫赫有名的三侠五义都来源于这个时代,其中南侠展昭可是陪着包大人出生入死的贴身侍卫,御前四品带刀宫内行走,帮助包大人破了不少大案要案,民间威望很高,被世人称为“南侠”。当时包大人还有一位智囊叫做公孙策,他不但精通医术,还通晓断案之道,为包大人解决了很多难题。此外还有包大人的四大护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他们同心协力在开封府效力,也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正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包青天的名号,那时的开封府也成为百姓们伸冤的不二去处。不过百姓们都在赞美包大人,却并不清楚包青天成功的背后却有赵祯的一份功劳。因为包大人刚正不阿,当时在朝堂之上得罪了很多人,而赵祯则将包大人保护了起来,这才能让包青天秉公断案,真正实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说到赵祯的身世,估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狸猫换太子。因为这个传说过于真实,不过传说只是传说而已,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不过赵祯的背景也不同于常人,他是宋真宗赵恒和一位尼姑所生,您没听错,就是一位尼姑。
当时赵恒来到寺庙礼佛,尼姑李氏听从主持安排,小心翼翼地服侍着皇上,因为李氏曾是大家闺秀,通情达理且知道分寸,后来家道中落,才来到寺庙剃度成为了尼姑,由于她容貌秀丽,气质不俗,所以赵恒看到她时有着不同的感觉,当晚李氏服侍赵恒洗澡的时候,赵恒临幸了她,并决定将她带回宫中,从此李氏便还了俗,后来生下了赵祯。
赵祯虽然并无雄才大略,但是他一生主张和平。对外政策也本着和平的态度,所以他在位期间几乎没有战争,也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颐养天年。而且在他在位的时期,出现了很多重量级人物,这些和他的仁德是分不开的。
这其中,苏澈就是一个典型。“三苏”之一的苏澈,年轻的时候十分狂傲,他在会试考试时,曾经凭借道听途说,就写下了宋仁宗荒淫无度,不思进取的行为,当时这种不正当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考官认为必须要严惩此人,以正视听。同时考试的考生们得知这个消息,纷纷认为他完了,弄不好连命都没了,暗地里都为他捏一把汗。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赵祯不但没有龙颜大怒,反而觉得苏澈并不是在恶意中伤自己,而是用这种方法来提醒自己,让自己不要犯这种错误,而且他从年轻的苏澈身上。看到了包拯的影子,他觉得假以时日,此人必成大器。所以赵祯不但没有怪罪,反而赏赐了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苏澈成为了一代文豪,他也逐渐懂得当年宋仁宗对他的一番苦心,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
赵祯不仅仅对苏澈很宽容,对其他文官也十分照顾。他觉得这些学成的才子读书不易,所以要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和鼓励,这样才能在朝堂之上听到更好的建议,他的苦心并没有白费,王安石、欧阳修等著名文学家都受其影响,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赵祯一生,一直贯彻仁政爱民,鼓励学士,所以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人缘最好的一位君主,当他逝世的时候,举国上下一片哀嚎,所有百姓都为他的死而难过,为君若此,夫复何求。
在我们工作的环境中,也会有自己的伯乐,他们会容忍你的失误和轻浮,教你更多做人的道理,让你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熟练胜任各种工作。当你的生活中出现这样的人,一定要虚心听取他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与态度,因为这样的领导很难遇到,宋仁宗赵祯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