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以前的西方殖民国家,不愿意把殖民地直接变成自身国土?
创始人
2025-07-25 22:32:16
0

其实历史上的那些西方殖民帝国,并不是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殖民地变成国土,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扶持傀儡政府以及建立相对半自治的殖民地方政府,更符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想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进行分析。

一、中西思想差异

中国是一个有着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大国,而欧洲不一样,欧洲总面积仅有1016万平方公里,但是却足足有45个国家和地区,这和欧洲本身没有像中国一样有着大一统思想是直接关联的。

为什么在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就适用,就是因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大一统思想的雏形。而秦代统一天下,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封建君主制王朝,更是让大一统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不管国家分裂成什么样子,最终它都会走向统一。

但是欧洲国家完全不同,分裂了那就或许是真的是分裂了,因此即便欧洲国家哪怕是在全球范围内四处建殖民地,也没有把这些殖民地同化为自己国家本土的想法,毕竟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基础。

二、建立半自治型的殖民政府以及傀儡政府的统治成本显然要更低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欧洲国家为什么要四处设立殖民地,设立这些殖民地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当地的资源,把自己的产品倾销到这些殖民地市场,推动自己本土的发展,甚至有的时候殖民地上的人口也是掠夺的对象。

也就是说其实殖民者根本就不把殖民地上的人当作是人,只把他们当作是商品或者是物品在对待。但是若欧洲国家想要把这些殖民地变成自己的本土,需要考虑的东西就显然更多了。比如说种族同化、文化同化等等。

而采取这些同化政策,是需要大量成本的,甚至有的时候殖民地的产出都不够这些同化政策所需要的支出,那么这不就代表着欧洲殖民国家,还需要从本土抽调资源去支援殖民地吗?很显然这违背了他们设立殖民地的初衷。

殖民地在绝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眼中,仅仅是推动他们本土发展的“大血包”,他们看中的只是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当地的权贵阶层,乃至于那些封建帝国的领袖们进行合作,向他们过渡一部分权利,之后建立一个傀儡国家,或者干脆是直接把这些土地分封出去,建立那些半独立性质的殖民地政府显然要更好一些。

因为这些殖民政府也可以起到方便帮助掠夺资源的作用,而且还不需要这些殖民国家在殖民地问题上付出太多功夫,毕竟这些地方自治政府或者是傀儡政府的成员,显然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努力。所以从统治成本的角度上来看,这要比直接统治要好得多,基本上什么都不用付出什么心血,每年还可以获得巨额利益。

三、欧洲殖民帝国的国家体量和人口体量,不足以让他们吞并殖民地

首先想要把殖民地变成本土,就代表着殖民地的文化起码要和帝国本土的文化是高度相似的;而当地的人口中,起码要有1/3以上是和本国国民血脉相通,同宗同源的人口,才算是基本完成了同化。

而且1/3的人口比例也并不足以完成对于地方统治的完全巩固,就算是主体民族超过50%的国家,尚且都有非常严重的民族危机,更别说是那些欧洲的殖民帝国,动不动就是以本国几千万的人口去管理上亿的殖民地人口。

我们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出名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在二战爆发前期,整个帝国本土加上殖民地的总人口达到了惊人的4.4亿,当时大英帝国的人口要比中国的人口还要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口大国,这也赋予了英国非常庞大的战争潜力。

但是其实大英帝国对于自己各个殖民地的统治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作为整个帝国主体民族的英国人,只占了所有人口的1/9左右,英国本土的人口为4799万,而殖民地的人口却接近了3.9个亿,光英属印度殖民地的总人口就高达了惊人的3.78亿。

也就是说,作为帝国主体民族的人口仅占帝国总人口的刚刚超过10%,所以说就连英国这样的庞大日不落帝国,对于自己殖民地的统治能力也是非常有限度的,它根本就做不到对于这些殖民地的完全同化。

哪怕英国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控制这些殖民地新生人口的思想,可是很多东西都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印度人依旧有着属于自己本土的文化和民族特性,仅仅依靠东印度公司以及极少数定居在印度的纯种英国人,想要实现整个国家的同化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把所有英国本土上的人口全部搬到印度,都做不到这一点,甚至还有被同化的可能。

主体民族人数的严重不足,就决定了殖民帝国绝对不可能完全同化自己的殖民地。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采取更加间接的统治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总结

其实并不是说这些殖民帝国不想要同化这些殖民地,只是同化殖民地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超过他们能够获得的东西,这是一笔极其不划算的买卖。

当然更别说这样的统治还是非常不稳固的,因为殖民地有着极高的自主性,一旦作为帝国主体的英国衰落,整个帝国的崩溃就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结束以后,欧洲的殖民帝国纷纷失去了对于自己殖民地的控制权,殖民帝国体系“生而不义,死而耻辱”,靠武力维系起来的帝国体系迟早会崩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王朝的皇帝最痴迷于狩猎,分别是辽王朝、元王朝和清王朝,其中清朝的皇帝们堪称“狩猎...
原创 李... 皇室贵族为国为民者有,骄奢淫逸者有,闲云野鹤者有,骄纵任性者有。作为皇室子弟,有人出行为了脸面得装的...
原创 苏... 在历史的洪流中,苏共的解体无疑是一个震撼世界的事件,它不仅标志着苏联这一超级大国的终结,也让千万苏共...
原创 演...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在北宋中期杨家将的故事就开...
原创 川... 川岛芳子是谁。 民国元年(1912年)清朝灭亡,遗臣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复国,将女儿送给日本川岛浪速做养...
原创 左... 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为大清做出了很多贡献,在阿古柏入侵新疆期间,左宗棠几次上表,才引起了清廷的...
原创 奸... 一本家喻户晓的《水浒传》,让大奸臣高俅成了妇孺皆知的人物。 小说中,他逼走王进,陷害林冲,毒死宋江,...
原创 李... 李斯是扶苏的岳父,且又拥有大权,为何还和赵高一起立胡亥为帝? 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在他的最后一次巡游的...
前央视主持人杨茗茗离职后自曝后... 7月24号,前央视主持人杨茗茗首度分享了离职四年以来的心酸,表示自己后悔了,并辟谣自己因“睡懒觉”而...
原创 胜... ? 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殁于公元前210年,秦庄襄王异人与赵姬之子。 他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