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平天国:胜保与陈玉成交战40多场,每战必败,却能擒拿英王
创始人
2025-07-25 19:32:19
0

陈玉成被俘虏,胜保笑了笑:成天豫,我虽说打不赢你,但你终究被我擒拿。胜保与陈玉成大战四十多场,每次必败,但胜保依然能抓住陈玉成,着实有意思。

胜保、陈玉成,晚清两位风云人物,彼此之间有很多交集。

陈玉成的第三位王娘吕氏,陈玉成死后,被胜保纳为小妾。胜保被慈禧抓捕时,吕氏又落到德楞阿手中。

除了生活有交集,陈玉成、胜保在战场上也是兵戎相见。皖北战场,胜保、陈玉成大战十几天,交锋四十多次,胜保每战必败。

胜保,军事能力一般,招降纳叛的本事很强,心理素质也是一流。

1853年,胜保率一万兵马围攻高唐,与李开芳的630兵马厮杀。前后十个月,胜败损失惨重,高唐依旧如此,清军连门都摸不着。

咸丰很生气,当即撤换胜保,发配边疆。

1858年,胜保再次复出,负责剿灭淮北、山东起义军,每次战斗,大多是失败。

但是,胜保懂得“养寇自重”,招抚李昭寿、宋景诗、苗沛霖,并袒护他们的部众,纵容劫掠。

苗沛霖、宋景诗、李昭寿都是“随风倒”,立场不坚定也就罢,军队纪律还特别差。

1858年,陈玉成取得三河大捷,全歼湘军6千精兵,着手经营皖北。

1859年,安徽巡抚李孟群、袁甲三、胜保等在庐州、六安驻扎重兵,阻止陈玉成与“捻军”联手。

陈玉成挥兵北上,苗沛霖见势不妙,便暗中倒向太平天国,作战不积极,不配合清军。

胜保率骑兵2万,与李孟群南北进军。陈玉成分兵迎战,先以刘苍琳拖住李孟群,本人对决胜保。

陈玉成乃一代名将,胜保不是对手。双方交战十几天,大小战斗四十多场,胜保每次都失败,所部损失殆尽。

数万清军覆没,胜保只带十几人逃走,非常狼狈。接着,陈玉成围攻李孟群,将其俘虏。

陈玉成劝降李孟群,希望他认清现实,归顺太平天国。李孟群拒绝,被处死。

史载:“贼内称胜宫保,名小孩,盖以带兵为儿戏。最怪者,与英王见一仗,败一仗,共见四十余仗,皆败北。”

胜保打仗不行,不敌陈玉成也正常。但是,苗沛霖两面三刀,作战不积极,也担心清朝报复。

1862年,陈玉成困守庐州。苗沛霖、张乐行正在围攻颍上,却没有进展。

此时,苗沛霖又投降胜保,但需要一份“见面礼”,苗沛霖把目光对准陈玉成。

苗沛霖书信陈玉成,说自己有百万雄兵,能助力英王东山再起。

陈玉成不听部将劝告,从庐州突围,去寿州找苗沛霖合作,被苗景开诱捕。

抓到陈玉成,苗沛霖第一时间把他送到胜保大营。

看到陈玉成,胜保笑了笑:成天豫,见了钦差大臣,为何不下跪。

陈玉成痛斥:清朝将领,你最差,祸国殃民。你是我手下败将,白石山一战,你的两万骑兵,可有一人逃走。

胜保没有生气,微微一笑:你这么厉害,为何还被我俘虏呢?

陈玉成:是我自投罗网,不是你的本事。我今天死了,苗贼也活不过明天。

陈玉成这么说,胜保不想自找没趣,便好酒好肉招待,劝说陈玉成投降。

胜保打仗有个特点,打不赢对手,就拿出“招抚”的大招。即便对方多次“摇摆”,胜保也乐此不彼。

苗沛霖、李昭寿都是如此,对付西北起义军也是这样。如此,慈禧忍无可忍,便将胜保处死。

陈玉成不投降,又痛斥胜保:大丈夫,死就死了,还说这么干嘛。

1862年,陈玉成被凌迟处死。1863年,苗沛霖又一次起义,被僧格林沁击败,死于部将之手。同年,慈禧一声令下,胜保被赐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可道》:浅析茶文化之道 茶文化之道,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古代至今,品茶与喝茶都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事情。因此,人们如何...
原创 老... 我特别喜欢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人只有经历过非常清醒的时刻,才会知道...
原创 朱... 关于毛主席和朱德司令的关系,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朱毛不可分。 这句话可是出自朱司令之口,就连毛主席...
珍妃井连头都塞不下,慈禧如何将... 故宫中有很多的井,数量庞大的井,除了供给皇宫的饮用水之外,预防火灾也是最大的用处之一。“珍妃井”最为...
原创 戈... 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那个时候的苏联整个国家已经处于很糟糕的局面,很多官员都非常腐败,他们在其位...
原创 历... 第一位就是八贤王。相信很多八零后九零后都看过《少年包青天》这部剧,剧中的八贤王仁义贤明,是正义的化身...
原创 南... 在南宋末年,有这样一位宰相。 他坚决主张北伐,力挺为岳飞翻案,还慧眼识珠,提拔了辛弃疾这样的英雄豪杰...
原创 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具有雄才伟略、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明君,而魏征是敢于犯颜直谏的千古第一人。 ...
原创 小... 历史书上记载的几乎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关于小人物的记载少之又少,但并不说明小人物是可有可无的,相反有...
原创 为... 标题:为何大家都说雍正王朝无贪官?其实原因很简单,雍正就用了一招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清朝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