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靖难之役时,仁心仁德的马皇后如果还活着,朱棣还会反吗
创始人
2025-07-25 11:32:27
0

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止,但却可能因为一个人而改变。自古皇权之争都是血腥之争,看似威武的皇位下,其实暗藏杀机,多少人死于对此位的渴望。

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以皇太孙之名继位,仅仅4年,安定的天下再次掀起了腥风血雨,朱家也难避免内部斗争,叔侄相争。此时,人们开始幻想,如果马皇后还在,那这场动乱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朱棣就会乖乖地做他的燕王,朱允炆也能安稳地做皇帝。

但事实真如幻想的那般,仅凭仁慈的马皇后,就能扭转局面,我认为不可能。

首先:我们要知道靖难之役发生的原因和背景。靖难之役并不是朱棣与朱允炆二人之间的战争,而是朱允炆与所有的藩王之间的战争。朱允炆从爷爷朱元璋手里接过皇位时,开国功臣、能人贤臣、名将都被朱元璋清理干净了,剩下的只有那些位于四方的藩王叔叔们。朱允炆心里害怕呀,他怕这些拥有兵权的叔叔们起兵造反,所以他要先下手为强。

而朱允炆这个想法并不是在他当了皇帝之后才产生的,而是在他还是皇太孙时就已经有了。

《明史窃》记载的朱允炆与朱元璋关于藩王的讨论是这样说的:“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是也,无以易此矣'。

说明朱允炆早已产生了削藩的想法,所以即使马皇后在世,作为太皇太后的她也改不了孙子心里的削藩想法,因为人的恐惧使人本能的想要驱除威胁。所以朱允炆执政后,一定会执行削藩的政策。

朱棣为什么会起兵呢?

人被逼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拼死一搏,而朱棣起兵就是在这种被逼到无路可走的边缘,不得已而为自己的命运拼死一搏。

朱允炆削藩的手段相当残忍,对待自己的亲叔叔也毫不留余地,先后将周王以谋反之罪直接贬为庶人,发配云南、齐王也是谋反,废为庶人、代王被废、湘王更是被逼得举家自焚。

此时的朱棣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他的亲侄子手法毒辣,根本不给他们生存的机会,此时朱允炆又要收回朱棣在北平的兵权,朱棣眼见着自己那些兄弟的下场,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他也会成为下一个,综合利弊下,他不得已而谋反发动靖难之役。

马皇后若在世,能阻止这一切吗

此时,若是马皇后还在,也阻止不了朱棣,毕竟刀都架在脖子上了,朱棣能乖乖听母亲的话,束手就擒吗?

若马皇后还在,他会劝朱棣不反吗,毕竟朱允炆削藩的手段如此残忍,受伤害的都是她的亲儿子,马皇后会为了一个孙子而置众多儿子的生命于不顾吗,作为一个母亲,她能眼睁睁的看着吗?

马皇后手中一无实权,二无兵权,朝中已无元老重臣,她剩下的仁慈和名望而指挥得动朱允炆当政下的官员吗?

所以我认为,即使马皇后还在世,也阻止不了靖难之役的发生,她也改变不了任何历史走向。

参考资料:《明史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洪水涌入县城一金店首饰被冲走,...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7月25日,陕西吴起县受洪灾影响,县城北洛河边部分商铺进水。网友发帖称,该县碧...
共和报:米兰将1800万欧报价... 直播吧07月26日讯 据意大利媒体《共和报》报道,AC米兰计划报价尤文中锋弗拉霍维奇,转会费1800...
原创 如... 笔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还是从一篇讲“俄罗斯的GDP和中国一个省相当”的文章开始的。之前一直知道俄罗斯...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自从昭烈帝刘备魂断白帝城之后,蜀国朝政就由诸葛亮一个人一力承担,刘禅和其他大臣都处于彻底摸...
原创 安... 虽然说,黄巢起义才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却是“安史之乱”。基本上,...
原创 项...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
原创 明... 在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明军一直没能征服蒙古,反而这些蒙古骑兵和后金联合,打败了强大的明军,葬送了...
原创 黄...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张颌同败军退守阳平关东。凯旋而归的黄忠兴奋地来到刘备面前,自信...
原创 战... 一座偶尔被发现的流沙墓埋葬了30多具盗墓贼的尸体,墓室内的陪葬品保存完好。墓主人以超人的聪慧得以珍贵...
原创 二... 战争是最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它能使得一个国家面目全非,甚至是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且无论是战胜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