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同样是御驾亲征,为什么很多人对宋真宗和明英宗的态度截然相反?
创始人
2025-07-25 02:32:30
0

这并奇怪,因为辽国十分强大。在其大兵压境,兵锋直指东京,大宋王朝危如垒卵,而宋军又兵无战心将乏斗志,朝廷大臣主张南迁避敌之际,唯有宋真宗御驾亲佂,或许能为大宋王朝赢得一线生机!

1.辽军直指东京,宋真宗必须御驾亲征

因此,参知政事寇准才会力排斥众异,竭力鼓励宋真宗御驾亲征。

此外,尽管辽国的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似乎在公元1004年,出兵之后,军事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但却未夺取沿途宋朝的重要城池。虽然他们一路打到澶州城下,但却因孤军深入,后勤补给困难。只利于速战速决,而不利于长期消耗。

而对于此时的宋军而言,面临的局面既不是缺粮乏饷,也不是敌众我寡实力对比悬殊,而是缺乏斗志,以及难以克服的畏缩心理!

因此宋真宗的御驾亲征,相当于给宋军打了一针强心剂,瞬间便激发了宋军将士的斗志。当将士们发现老大与我们在一起,士气必将大受鼓舞。

有资料记载,当宋真宗出现在澶州北城门楼时:宋军望见宋真宗后,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顿增百倍。辽军数千骑逼至澶州城下,宋军开城迎敌,斩杀辽军大半。

而此后宋军将领又利用弩箭,射杀了辽军大将萧达揽,使辽军大受震动,萧太后也因灰心失望而产生了妥协念头。

公元1005年,宋辽两国以澶渊之盟的方式达成妥协:宋辽以兄弟相称;宋每年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并在边境设立榷场互市。

澶渊之盟达成后,宋辽两国便消除了大规模战争,边境地区恢复了安宁,客观上有利于北宋王朝巩固统治和发展经济。

尽管妥协退让既不光彩,也不可能真正消除隐患,但是对于文强武弱的宋朝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要不是宋真宗接受了寇准御驾亲征的建议,而是听从朝臣迁都避敌的主张,恐怕不仅澶州会丟,汴京也会丟,甚至可能丢掉整个中原!

由此可见,宋真宗的御驾亲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是北宋王朝唯一的生存机会!

2.瓦刺不过癣疥之患,明英宗无须御驾亲佂

如果说宋辽两国势均力敌,宋真宗若不亲佂将有国破家亡之险!

那么明朝时的瓦刺却没有辽国那样强大的实力,也先的骚扰也多在边境一线,尽管如同癞蛤蟆一样讨厌,但却无法伤及大明王朝的根基。

纵然瓦刺再可恶,也只是癣疥之患而非腹心之疾!完全用不到明英宗御驾亲征,只要派出善于用兵之人,因势力导、因时力导,当紧则紧,当缓则缓,攻守自如,进退有方,自然能够逐渐消弥瓦刺边患!

然而,明英宗却迷信宠阉王振的鬼话,自我膨胀的认为:朕乃真龙天子,必令也先望风而遁。朕或许能像先帝成祖朱棣那样,既立威名又收实功!

明英宗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由于明英宗缺乏战争经验,而全军主帅王振又是个虚浮不实之徒,结果明军出师之后不久便连遭败绩。

明军自公元1449年的农历七月十六日出兵,到了农历八月便被迫匆忙退兵!

又因王振误判形势,导致明军大部队未能及时撤回关內,被也先追上并围困在缺乏水源的高地——土木堡!

最后终于演变成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惨败!不仅明朝的五十余万大军全军覆没,而且连明英宗也成了也先的俘虏。

至于罪有应得的权阉王振,也在混乱中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毙命!

土木堡之变,不仅使明朝损失几十万大军,而且还使其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从此之后只能采取战略守势,历史上将土木堡之变视为明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

造成这个被动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偏听偏信而又轻敌自大的明英宗,及其御驾亲征的草率决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雄安发现两只罕见唐代彩绘龙首 本报记者 韩梅 记者日前从雄安新区获悉,在新落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和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
原创 芈... 前言 在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芈月(即秦宣太后)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政治手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拥有...
原创 盘...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成就,被后世铭记并传颂。其...
原创 顺... 清朝一共有三大陵墓: 清东陵 清西陵 关外三陵 关外三陵埋葬都是满清入关之前的皇帝、皇后以及妃嫔公主...
原创 北... ###标题:《北魏风云:尔朱荣的铁骑平叛》 ####第一章:乱世之始 在北魏末年,六镇的士兵因不满...
原创 朱...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下令杀了开国元老李善长,李善长说道:“老臣已经70多岁了,还能干什么呢?”朱元璋...
原创 粟... 1984年,粟裕大将病重,一位四野出身的开国元勋不顾身体老迈,坚持去看望粟裕。 同年2月,粟裕去世后...
原创 礼... 文︱陆弃 今天的美国,依然高喊着“自由”“民主”的口号,依然以世界警察自居,似乎在全球事务中无所不能...
原创 皇... 干掉六位帝皇,揭开南朝序幕 大汉王朝一过,就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乱世,而南北朝就是这段乱世的片尾。 ...
原创 大... 1、洪武明军。 洪武明军脱胎于元末农民起义军,在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名将的领导下,这支军队先后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