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知道,罗瑞卿大将是毛主席的“大警卫员”。之所以加个“大”字,是因为罗瑞卿负责的工作很多、很重要,却能时常陪在毛主席身边,保护他的安全。建国前后数十年时间,只要毛主席外出,总会有罗瑞卿的随行身影。关于罗瑞卿的“大警卫员”身份,毛主席是这样评价的:“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天塌下来,有他顶着。”
建国前夕,毛主席亲点罗瑞卿,担任未成立的新中国的公安部长一职,提前抓起公安部的工作。罗瑞卿坚决不要,反常地跟毛主席唱起了“反调”:“此人比我更合适!”毛主席亲点罗瑞卿,自然有毛主席的理由。罗瑞卿坚决不要,反手推出另一人,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事到底谁对谁错呢?
初次见面,罗瑞卿就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他个子太高了,尤其是站在一群较矮的南方人中。于是,毛主席主动找上罗瑞卿,问道:“你是南方人?”罗回答自己是四川南充人。毛主席听后十分惊讶:“呃,川湘子弟身材不高,可你我都是长人,真是缘分。看上去你比我还略高一些,称得上是个‘长子’。”
就这样,罗瑞卿“罗长子”的外号被毛主席叫响了。罗瑞卿在保卫和公安方面的工作,可以追溯到1929年,参加闽西游击队时期:当时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罗瑞卿在蛟洋一带担负警卫大会的任务。
古田会议后,罗瑞卿先后担任红4军2纵政治部主任、2纵政委、红4军政委。他在红4军政委的任期内,不幸头部重伤,只得退出一线战场,住院治疗。回到部队后,因职位被顶替和身体未恢复,罗瑞卿被任命为红1军团保卫局长。
长征时期,罗瑞卿对首长的保卫工作做得极好,一点差错都没有,深得毛主席、周总理的认可。1936年“西安事变”后,尽管罗瑞卿已是红军大学教育长,但组织还是委派他负责那些前去和平谈判,解决西安事变的代表们的安全保卫工作。他的保卫工作做得很出色,给毛、周再次留下深刻印象。
正因为有过这样的工作背景和经历,所以在红色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主席物色各级部长的人选时,选中了罗瑞卿。1949年5月14日,毛主席致电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团政委的罗瑞卿:“部队开动时,前来一叙,部队工作找人代理。”这通来电,打乱了罗瑞卿的计划,拦住了正欲随军南下的他。
等交接完工作,匆匆赶赴北平后,通过周总理的口,罗瑞卿得知毛主席有意让自己出任即将成立的公安部长。毛主席让周总理同罗瑞卿说,也有周给罗做做思想工作的意思在里面。但罗瑞卿依旧表示:“我希望能随四野南下,况且李克农比我更合适这个职位。”
周总理回:“各人有各人的事,李克农有李克农的事,你就不要讲价钱了。”说完,他告诉罗瑞卿,毛主席晚上还要见他。晚上,与罗瑞卿见面后,毛主席开门见山,说起他不愿干公安部长,想去打仗的事。罗瑞卿憨厚一笑没说话,毛主席继续说:“现在新政权要建立了,这些工作我们都不干,能行吗?”
罗瑞卿成功被毛主席的这番话说动,表示自己虽然还是不想做公安工作,想随大军打到西北、西南、东南,但既然组织把这个“警察”任务交给自己,自己决心一定做好!毛主席听后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所以,在当不当公安部长一事上,是不存在谁对谁错之分的,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