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我们每个人的志向不同,所以所做出的选择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人一生清贫,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有限的一生当中,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不断的付出;
有的人志在功名,所以他们努力的读书,为了自己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前途;有的人则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他们只此一生,最大愿望就是可以不付出任何的劳动,就能享受到成功的果实。对于人生不一样的选择和不一样的看法,也把他们导向了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在中国古代,等级分化是非常严重的,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那么唯一能走的一条路就是科举考试。
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考取功名,自己的一生才能够被改变,才能够彻底摆脱劳苦大众的命运。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清朝最穷的状元,这位状元在殿试的时候,在考卷上写了8个字,皇帝看后落泪。
1.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尊,选拔人才也根据儒家学说
儒家思想传承至今对于我们而言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但是其实在以前各种思想可谓是百花齐放。后来儒家思想之所以一枝独秀,是因为汉武帝刘彻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那之后,各朝各代都以儒术为尊,也把其视为是唯一的正统思想。
作为封建时代的普罗大众,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力,皇帝以什么思想为正统思想,平民老百姓就要效仿,那个时候以儒术为尊,所以他们也必须效仿儒家义理。选拔人才的查举孝廉制度也是根据儒家学说为参照标准的。
到了隋炀帝杨广执政时期,他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度,以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可是当时考核的内容仍然是儒家学说,所以说如果想要高中,就只能够拼命苦读儒家学说。后来随着科举制度不断的完善,慢慢形成了乡试,会试,还有殿试一系列固定的流程。
乡试,会试都以笔试为主,成功通过了这两门考试之后,在殿试的时候是由皇帝亲任主考官,只有通过了皇帝的问答,才能够获得状元的头衔,也才能够真正的鲤鱼跃龙门。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清朝的一位传奇状元,这位状元的名字叫做骆成骧。
2.清朝最穷状元——骆成骧
骆成骧7岁丧母,之后他跟着自己的父亲相依为命,因为父亲并不是擅长管理家,所以父子俩的生活非常的艰辛,父亲不忍心儿子跟着自己吃苦,后来把骆成骧过继给了骆姓夫妇为子。虽然说骆家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可是骆成骧的继父还是花钱请人单独教骆成骧念书,因为骆成骧自幼聪慧过人,在1893年的时候参加了四川省的乡试。
那一年骆成骧以全省第三的成绩通过了乡试,两年之后,他又通过了会试,考中了进士,当时对于他而言只差临门一脚,只要殿试过了,那么他就能高中了。
照理来说,以往都是考的跟儒学相关的知识,可是骆成骧的那一次殿试和以往不一样,因为当时清朝被列强打的一败涂地,原来是中国附属国的日本都能够击败北洋水师,朝廷意识到了之乎者也根本就没有办法去抵抗外敌,大清真正需要的是救国良策,所以这一场殿试考的是时政策论。
考时政可就真的难住了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跟别的书呆子不同,骆成骧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国家当前的情况,他也是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对于国家当前的时局,所遭遇的窘境,他非常清楚。
于是在殿试的时候他慨然提笔,洋洋洒洒的写下了自己对于当前时局的理解和对策。
3. 骆成骧殿试时在考卷上写8字,皇帝看后落泪,钦点他为状元
在快要写完之时,他抬头看坐在宝座上面的光绪皇帝,虽身为一代帝王,却是满面的愁思,光绪皇帝并未握有实权,即便是心有余,可是却力不足,骆成骧又想到这个风雨飘渺的国家,本来的太平盛世,却因为这些列强的侵略变成了满目疮痍,他悲愤地在世间的结尾处写下了8个大字: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也正是这8个大字改变了他一生的际遇。
当时慈禧太后才刚刚结束垂帘听政不久,光绪皇帝终于获得了权力,他想要大展拳脚,所以他迫切地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科举考试,选拔出一些可以为己所用的人才,这也是他第1次真正主持殿试。
当光绪皇帝看到骆成骧试卷结尾那8个大字的时候,他深受感动,光绪皇帝心想,一个外人可以心疼自己为君的不易,能够明白自己的苦衷,于是大笔一挥,钦点他为状元,骆成骧也成为了历史上四川唯一的一位状元。
当官之后,他并没有利用自己的官职来谋求任何的福利,一生为官清廉,为人坦荡。
辛亥革命之后,他虽然出任过临时议会议长,但是也从未利用自己的职位来谋私利。因此他为官多年,家中还是一贫如洗,他也被称之为是布衣状元。在1926年夏天的时候,这位状元在家中病逝,终年61岁,这么以为清官就这样去世了,当地的百姓闻此噩耗,非常的伤心,家家挂白凭吊,在他出丧的时候,有上万人前去送别他。
总结:骆成骧一生为官清廉,为人民谋福祉,他所做出的功绩,百姓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他是真正为人民着想的父母官,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精神并不会就此而被我们遗忘,他带给那个时代的贡献会随着历史不断地流传下去,对于他,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历史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我将与你同在!
参考文献《布衣状元——骆成骧》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