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乱世,一定会有一批英雄好汉脱颖而出,他们行侠仗义,挽救这个日渐衰落的世道人心。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传统,因为不论是在哪一个年代,都有一些人为了自己深爱的同胞们不惜一掷千金,不惜自己的千金之躯,战国时期不就有一大批奔走游说的人杰吗?
鲁仲连等人奔走不为荣华富贵,就是为了能够让天下的百姓少受一些战乱之苦。这样的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永远敬仰。到了清朝末年,天下黑暗腐朽,朝廷已经无力回天,仍然出现了许多的仗义豪侠,他们做事情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完全是一派英雄胆气,令后人在回顾那一段黑暗的历史的时候还能够看到一丝丝的曙光。
熟悉近代史或者是喜欢观看一些武侠作品的人可能都知道,在清朝末年那个浑浊不堪的世道之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英雄好汉的出现令那个黑色的世道发生了改变——大刀王五!一个响彻清末的名字,正是这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太多的中国人。但是因为他的一生英雄色彩太浓,故而被很多的艺术家加以加工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小说话本之中的人物,令他的很多故事都有些失真。今天我们就向大家还原一位乱世豪侠!
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
王五本人是一个武师,但是他从来没有持强凌弱,而是因为自己的有着超出常人的能力,便主动担负起了许多的责任。王五生平刚正,喜欢打包不平,但是他也并不是一个鲁莽的傻子,他和很多的维新派人士是至交好友,最终也为了维新事业而以身殉道!回顾王五的一生,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太多的东西。
其实王五本人虽然不吝啬资财,但他的家境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早年更是一贫如洗,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撒手人寰,丢下年幼的王五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小小的王五就没有度过一天轻松的日子,经常要干各种各样的杂活来维持生计。但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让王五沉沦在痛苦中或者是和那些社会底层的地痞流氓一起同流合污,王五虽然辛苦可是他却始终都有一颗正值善良的内心。所以后来有机会拜肖和成做老师学习武术,也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历来沧州有豪侠和武术大师,所以王五年纪稍大一些的时候就前去沧州学习更加高深的武艺。但是要知道武术大师通常不会那么轻易就收徒弟,他们不仅要看继承人的资质,同时还要看他们的品行和悟性。王五用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毅力打动了双刀李凤岗,成为了他的徒弟!因为有一个拳拳赤子之心,王五练习武艺从来不肯懈怠,很快就赶上了自己的老师。
于是王五便在师傅的介绍下前往京城做了镖师。因为武艺高强加上人品好,王五很快就在北京城开了一家自己的镖局。彼时的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镖局老板,但是行事却颇有古代君子的作风,而且经常会出资帮助一些落难的江湖人士。很快就积攒起了名声,他的镖局生意也渐渐风生水起,人称“镖界的楷模”。
随着时间的变化,大清国终于是到了衰亡的时候了,彼时甲午战争失败,整个中国人心惶惶,那些延误战机的大臣却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是有着拳拳爱国之心的臣子们被一个个全部贬值出外。大刀王五虽然是个江湖人士,他也看不下去了。于是便主动出面护送这些被贬官的官员。在这个过程中,王五和谭嗣同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两人一同习武,相互之间甚至以兄弟相称。
1898年开始,谭嗣同维新变法而四处奔走,王五甚至谭嗣同有一颗爱国之心,但是变法的过程之中充满了危险,所以主动担任起谭的保镖。谁也没有料到,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谭嗣同却不愿意放弃,他虽然是一个书生,可是也决心为了变法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王五当然不会坐视自己的兄弟被人谋害,于是到处活动想要救出谭嗣同。但是他们的好意被谭嗣同拒绝了,他决定杀身成仁!最终王五也只好作罢。
这口气始终憋在他的心里,他暗地里组织了很多次刺杀行动。但都没有起到什么大的作用。于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时候,王五立即就参与到了其中,但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而丧命!一代豪侠,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