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代的后期,蜀国的人才显得有些凋零,尤其像前期五虎大将的猛将更是寥寥无几。不过蜀国虽然人才凋零,可是也有些前期的二流大将在支撑着后期的蜀国,跟随着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有一个人可以勉强算得上是蜀国的二流大将,他以前是赵云的得力副将,并且还多次跟随蜀国的诸葛亮、姜维北伐,立了不少战功,最后竟被小兵所杀,实在可惜。
公元214年,一直被人追着到处打的刘备老板终于从刘璋的手中夺取了益州地区,并且自领益州牧。平定了益州地区后,刘备不但夺得了天府之地,而且还收获了刘巴、严颜、李严等人才。当时刘备还收获了张翼这位人才,并任命其为书佐。在众人眼中,张翼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谁也没想到他竟然在蜀国后期成了诸葛亮、姜维手下不可多得的大将。
公元218年,刘备与曹操展开了汉中争夺战,张翼也参加了这场规模不小的战役。汉水之战成就了赵云,而跟随赵云的张翼也跟着主将一起露了把脸。汉水之战,曹兵势大,刘备军势弱,在前线作战的赵云兵力也不会超过1万,然而却表现出色,一举打败了曹兵。
当时赵云采用了偃旗息鼓的战略方针,然后以疑兵的方法打败了数量占优的曹兵。汉水一战中,张翼主要负责准备弓箭来严阵以待,也算很好地完成了赵云的战略部署。
从公元234年到公元259年期间,张翼跟随诸葛亮一起平定了南蛮,而且还跟随姜维参与了多次北伐。公元255年,姜维准备再次对魏国进行北伐,然而张翼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张翼觉得蜀国毕竟国力有限,连年征战加重了国家的负担,百姓苦不堪言,如果再妄动干戈也许会对加速国家灭亡。
然而一心为了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姜维并未采纳张翼的建议,而是选择了继续北伐。可是姜维的伐魏之战却输多胜少。
公元263年,司马昭兵以邓艾、钟会为大将,派数十万大军攻打蜀国。姜维在前线抵挡魏军,张翼、董厥负责镇守阳安关隘口,并且准备随时支援前线将士。诸葛亮死后,蜀国政治陷入混乱,加上国力衰弱,于是魏国灭掉了蜀国。
可是当时张翼与姜维兵合一处,并且在剑阁抵挡钟会大军。剑阁易守难攻,钟会被姜维、张翼成功牵制,然而邓艾却偷偷溜到蜀国的后方,奇袭了成都。刘禅投降,姜维、张翼也被迫向钟会投降。无论在演义中,还是在《三国志》中,张翼都可以算是蜀国二流的武将,并且在三国后期帮助姜维撑着蜀国多年。
公元264年1月,姜维与张翼跟随钟会回到了成都。为了恢复蜀国的江山,姜维利用钟会,准备与其一起密谋造反。可是蜀国灭亡后,魏国将士认为功成名就不愿再以身犯险了。就这样,魏兵与姜维、钟会的手下发生了激战,最终姜维、钟会、邓艾均死于乱军之中,同时成都陷入一片混乱。当时张翼跟随姜维一起力敌魏军,可是蜀兵势弱,最后张翼被一个无名小卒给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