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主政东北十余年,他从一个绿林人物发迹,逐渐发展成了一个称霸一方的大元帅。而从张作霖的发家史来看,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七个拜把子兄弟,他们分别是: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和张作相。
这些人辅佐张作霖十多年,曾把奉系推向了当时中国各大派系军阀之首。但1928年6月4日凌晨,随着一声爆炸声响起,一代枭雄张作霖殒命于日本人的暗杀行动中。而在张作霖死后,东北局势骤变,奉系内部矛盾频发,张作霖的七位拜把子兄弟也由此人心涣散、各奔东西。至于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我们来了解下。
首先大哥马龙潭,马龙潭出身军人世家,所以他的文化和军事水平相对较高。年轻时他曾目睹过八国联军侵华,所以自那以后他便立志报国。后来辗转腾挪来到了东北与张作霖相遇相识,接着就一起进行了打拼。
马龙潭本人平时比较低调且不善于交际,所以奉系内部的争权夺利很少看得见他的身影。而也正是由于他行事低调,其他人对他都比较尊重。在张作霖死后,日本人曾想要收买他,让他出来主持大局以便为日本做事。但他比较硬气,严正拒绝了日本人的提议并摔破头以此来抵抗,所以他的气节还是高的。再后来他一直隐居在四平,并于1940年病逝享年83岁,也算是得以善终了。
然后老二吴俊升,此人在奉军中的地位很高,是仅次于张作霖和冯德麟的奉系三号人物。并且相比于其他人,吴俊升更深得张作霖的赏识和重用,而他本人对张作霖也很忠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讨逆郭松龄等战斗中,吴俊升均被委以重任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过不幸的是,他在前往山海关迎接张作霖返奉时,在沈阳皇姑屯与张作霖一同被日本人炸死,卒年65岁。
接着老三冯德麟,冯德麟是秀才出身,所以他自视清高始终看不起大字不识几个的张作霖。在张作霖担任奉天督军的时候,冯德麟仅捞得了个帮办军务,于是他心里就特别的不舒服。最后出于嫉妒他背地里联合起了汤玉麟不断地给张作霖使绊,最终忍无可忍的张作霖与这二人闹掰,并用手段把他们踢出奉军的核心局,而冯德麟也因此失去了28师师长的位子。
被踢出核心圈后,冯德麟再无力对抗张作霖,于是争权无望的他便退隐二线。1926年也就是张作霖被炸死的前两年,冯德麟因病去世,年仅60岁。而当时张作霖还是念及旧情,为他举办了一场风光的葬礼。
下来到汤玉麟,这个人跟冯德麟联手对抗张作霖的事前面已经说了,但在此之前他与张作霖的关系还是挺好的,因为在早年汤玉麟称霸辽西时,曾救过张作霖一命,所以他与张作霖算是生死之交了。但张作霖主宰东北后,他因迟迟得不到想要的位置便与张作霖心生嫌隙,最终闹得不可开交。
不过虽然张作霖已不再重用汤玉麟,但事后经过其他兄弟的调解,两人最终言归于好。而在张作霖死后,汤玉麟一度成为了张学良极力争取的父辈,所以晚年的他辅佐张学良,为稳定东北局势做出了一些贡献。而他本人也一直活到了1949年才去世,算是活得比较久的一个。
再下来是张景惠,张景惠也是张作霖最为信任的人之一,因为两人结交得较早,并且他十分地为张作霖考虑。所以在张作霖主政东北后,他也被委以重任并被安排在张作霖身边做事。而在张作霖遇刺时,张景惠也在火车上,不过他只是被炸成了轻伤幸免于难。事后他还是在奉军中担任重要职位,但在918事变后,张景惠居然公开变节投靠了日本人。不过后来他被苏联军队所抓获,并关押在了抚顺战犯管理所,于1959年病逝。
老六孙烈臣,孙烈臣可以算是张作霖的左膀右臂了,也是关系最为亲密的一个。但不幸的是他在1924年就因病去世了,为此张作霖在前去吊唁时还抱着孙烈臣的尸体哭了半个多小时,从这也足以看出张作霖对他的重视程度。
最后一位张作相,他在奉军中的功绩更多的还体现在建设上,像他创办了吉林大学、修筑铁路、兴办自来水工程等。这些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当时奉系能走向巅峰的源泉,所以他在奉军中的威望也很高。
在张作霖遇刺后,他有机会主政东北,但他却甘心辅佐张学良。后来张学良入关后,他就一度成为了东北的实际掌权人。为此日本人还积极拉拢他入伙,但均被张作相拒绝,从这也可以看得出他的民族大义。而他本人也在日本全面侵华后隐居关内,最终于1949年3月病逝在天津。
以上就是张作霖七位拜把子兄弟的最终结局,可以看得出他们的结局有好有坏,不过除了张景惠以外,其他人都算是比较硬气的,至少在日本人的淫威下没有叛国。所以对于他们生前的功过是非,在此也不再讨论了。